周揚
摘 要:通過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我的午餐我做主”的活動設計,反思綜合實踐課程中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設計,并圍繞學生真正感興趣的話題設計綜合實踐的活動,直面在課堂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得到各種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能力;活動設計;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4.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34-0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源于學生的直接生活經驗,它能讓學生發現身邊的問題,并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設計,帶給學生的是開放的環境和多樣化的挑戰,學生能在活動中鍛煉到各種能力。本文主要結合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我的午餐我做主”來具體反思綜合實踐課程中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設計。
一、經驗向導體驗同行,找到槽點就有話題
在綜合實踐課上,學生需要在了解的基礎上提出想要研究或者解決的問題。學生是否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取決于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有多深入,如果需要學生主動學、主動問,那么這個主題必然需要學生豐富的經驗背景——找到槽點就有話題,有了話題才有問題。
給出一個主題,往往先入為主的是經驗,經驗可幫助大家來設計活動。一開始,圍繞主題“午餐”設計了許多方面的問題,如營養午餐、午餐的價值、午餐的文化、用餐的禮儀等,但放到班上一問,發現學生根本不感興趣,反倒是在吐槽對午餐的不滿。于是教師順水推舟,讓學生盡情地說一說都有哪些不滿。這樣,學生的發言就像圍繞中心的一條條射線噴涌而出,許多設計的靈感隨著他們討論的深入一個個浮現出來了。教師想,何不順應著學生的思路設計一個吐槽加改進的活動?于是就有了整節課的活動設計思路——先吐槽不滿,再提出改進策略,最后票選推薦菜譜。第一個環節令人欣喜,學生對自己的午餐都是“牢騷滿腹”,而將學生的吐槽貼上黑板歸納整理的過程,鍛煉了他們對信息的整理和歸納能力。如學生想到可以總結的方面有“口味”“衛生”和“質量”,但對“飯菜容易冷”“肉太肥、油膩”這樣的問題卻不知道怎么歸類。這時,教師就可以來幫忙,將其歸類為“服務”和“營養”。通過幾次上課,雖然學生不同,但大家對午餐的吐槽驚人的相似,大多可以歸納為“營養、質量、衛生、服務、口味”這五個方面。如果有時學生沒有歸納出來某些方面,也不勉強,畢竟每個班級的學生不同,尊重學生的話就應該以他們的意見為主。
二、直面課堂問題,享受在活動中鍛煉能力的過程
學生在活動中會產生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問題,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爭論。這些在開放的綜合實踐課堂上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限制學生的真實想法,不讓他們天馬行空。學生們只有在說了真話的基礎上,在參與、在爭論的過程中,他們才會真正喜歡綜合實踐課堂,綜合實踐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學生分享智慧、鍛煉能力的平臺。在第二步提出改進建議的環節,學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改進方法,這是非常考驗教師應變能力的一個環節。相比較第一環節單純的吐槽,這一環節在思維層次上上了一個臺階,它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來給出建議。于是學生之間的差異就凸現出來了,有的說自己帶飯帶菜,有的說打投訴電話12345,還有的說寫一封《給午餐的建議》的信……在比較活躍的班級,這個環節的討論非常精彩,因為各種說法都會有,有時還出現了爭論……他們個個成了辯論高手,有理有據還能自圓其說,讓一旁的教師直嘆后生可畏。直面課堂上突發的問題,與其畏首畏尾,不如放開手腳,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并在展現的過程中得到收獲。
三、仔細推敲活動設計,能提升思維的活動設計才是好設計
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前后改動最大的一個環節。剛開始的設計僅僅是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菜,然后票選最喜歡的菜,活動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改進的建議增加內容,但沒有考慮到單純的推薦菜和投票并不能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意識,因為它本身沒有思考的空間,單純“喜歡”加上一種統計方法并不是研究性學習的目。所以,最后改成了推薦三菜一湯的菜譜,這樣既避免了重復菜肴的出現,也讓學生在搭配菜肴的活動中有所思考、有所取舍,并且滲透了葷素搭配合理膳食的健康飲食觀念。而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營養金字塔,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完全可以做到搭配出合理的三菜一湯,那為什么不放手讓他們去設計呢?課上到這里,其實就已經要結束了,但學生還不肯罷休,他們會追著問,老師我們下面做什么?寫好的建議交給誰?他們是真正的是要“學以致用”。這啟發了教師下一步的動作——安排學生進行采訪,讓這件事情有頭有尾。即指導學生下一步可以將你寫好的建議,按照采訪的要求去采訪你要建議的人。無論采訪得如何,他們只要去做了,都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四、結束語
在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活動設計來源于學生身邊的話題,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小組活動將話題引入到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能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切實地解決問題。可以說,活動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學生在這樣的經歷中所獲得的種種鍛煉才是最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范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2(03).
[2]丁善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關注活動細節[J].江蘇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