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玉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活動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語言的意義。文章研究活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期使學生專注于課堂,積極體驗,主動探索,打造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英語;活動教學;靈活運用;體驗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89-01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種能力都是在相應的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顒咏虒W正是以活動為中心,以活動為手段促進語言發(fā)展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開展活動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語言的意義。這樣能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同時,教師也應強調英語教學的互動性,在游戲、表演和各項課堂活動中將英語趣味化,突出語言學習的啟發(fā)性,使學生專注于課堂,積極體驗,主動探索,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精彩綻放。
一、繪本讀寫活動,使學生專注于課堂
繪本題材多種多樣,幾乎涵蓋了學生生活的各方面,而且情節(jié)簡單,資源畫面優(yōu)美,寓意豐富。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貼近生活的繪本,可以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拓展英語學習與運用的渠道。繪本作為拓展教材開展聽讀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純正的英語語言實踐活動。例如,在復習有關動物單詞的教學中,教師借助《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英文繪本,生動有趣的插圖和簡潔重復的英語句型,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互動游戲中記憶英語單詞。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先準備了一套動物的彩色卡片,使繪本中出現(xiàn)的單詞與本課的教學單詞相一致,避免太多的陌生單詞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隨著動物的不斷登場,富有韻律的句型反復出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積極性。如先拿出一張棕色的熊卡片,問:“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再拿出一張紅色的鳥,學生回答:“I see a red bird look at me.”幾次練習下來,學生就能輕松地回答,不僅復習了新單詞,也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整合運用英文繪本,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消除學生的厭倦與排斥心理。因此,教師適當對繪本進行改編,使繪本的文本更貼近教材,就能開辟英語課堂教學新途徑。
二、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靈活運用知識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與人交流以及日?;顒又械倪\用。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向組內其他成員提問、交流,增加英語運用的機會,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傳統(tǒng)教學單向傳授向師生、生生間的多向交流的改變。例如,在教學數(shù)詞One to one hundred(1~100)及教授有關時間問答的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時,教師讓學生分成小組做接乒乓球比賽的游戲,其余學生當裁判,并用英語數(shù)1~100。不知不覺中,學生對1~100的英語數(shù)詞不再陌生了,甚至也學會了“What time is it?”的新內容??梢?,小組合作的活動教學讓學生的熱情增加了,達到了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既能讓教師得心應手,又能使學生專注于課堂,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
三、創(chuàng)造性活動,使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是新課標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感性、經(jīng)驗性的活動情境,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發(fā)揮其富有創(chuàng)造的天性,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表達機會,使學生不再覺得語言學習是枯燥單調的,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專注于課堂,提高其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設有綜合語言實踐項目,層層鋪墊、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可以確定一個主題,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環(huán)節(jié),并通過“今天我來當老師”“小小翻譯官”“英語小導游”等活動,讓學生以任務的形式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后自主改編成劇本或者通過變換人稱、改變文體或充當不同角色等方式,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大膽表現(xiàn),在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給故事創(chuàng)作一個結局,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課文,使學生從難學變?yōu)闃穼W,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玩與樂中掌握和運用英語。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使每個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四、結束語
教學實踐證明,活動教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所表現(xiàn)出來的活潑、好動的特性,促進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振奮的狀態(tài),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達到了學好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褚獻華.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設計原則[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02).
[2]于海波.小學英語拓展式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