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雪菱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明月一簾無心照,詩書半齋隨意讀。”這是王崧舟老師書房里的一副對聯,也是他博覽群書的真實寫照。雖然我知道自己營造不了他那厚積薄發的詩意課堂,但惟有不斷加強自身修為,刻苦鉆研業務,無限熱愛學生,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自然會生發出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努力去汲取他形成詩意課堂的某個因素,以此來促進自己語文教學的成長。
那么,究竟什么是詩意語文、怎樣有效實施詩意語文呢?
(一)怎樣正確理解詩意語文
1、詩意語文的基本含義
何謂詩意語文?用王老師的話來說,詩意語文就是教師用詩樣唯美的語言演繹著課堂,用詩樣的精巧鍛造著課堂,用詩樣的意蘊營造著課堂,用詩樣的激情澎湃著課堂。也就是說,詩意的語文充滿了濃濃的詩意━━涌動著詩的靈性,洋溢著詩的浪漫,彌漫著詩的芳香,勃發著詩的激情,流淌著詩的旋律,演繹著詩的精彩。至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樣說:“詩意的語文具有了‘詩的一切物質。”但詩意的語文并不等同于“詩”的語文,它著眼點在于“詩意”,在于學生課堂上“詩意”地棲居。
王崧舟曾說過,詩意語文是什么?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它追求思想的力量,但對于僅僅以某種抽象的思辨抵達思想,它說“不”;它充滿感情,但對于只把它理解為直白地宣泄某種情緒和社會意識,它說“不”;它以具象為旨趣,但假如具象只意味著現象的簡單還原,它說“不”;它總是在情境中,但對游離于語言文字的某種渲染和演釋,它說“不”;它復活言語的內在之氣,但聲音的表現倘若只被加以機械的操練和刻板的模塑,它說“不”;是文化的,但對文化所作的任何形式的宏大敘事和過度詮釋,它還是說“不”。
2、詩意語文的顯著特征
(1)情感━━詩意語文的“標識”。語文本是充滿感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門學科,一篇篇經典文章本身流淌著濃厚情感汁水的字符組合而成,但一度甚囂塵上的語文學科工具性理念以不可遏制的石頭充溢著我們的課堂,麻木、冷漠和“鐵石心腸”像沙塵暴一樣席卷著我們的語文大地,我們的語文教師更以一種超然的心態帶領著我們學生冷眼旁觀地肢解著文本。劉勰說過:“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人情。”魯迅說過:“創作原本根植于愛。”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展。”王崧舟老師說:“語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營造情感氛圍和審美空間,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領略作品的藝術情感,提高語文素養和生命品位,這才是詩意語文的終極關懷。”
王崧舟老師在他的課堂里淋漓盡致地實踐著詩意語文的教學理念,情感是他的課堂的鮮明標識。教師激情地投入,用情去解讀文本,用自身的情去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案例片段】請欣賞王老師教學《萬里長城》中的一個片斷:
師:同學們,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想看看嗎?(出示課件:展示長城各方位的視頻影片)
師:(深情地)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筑物━━萬里長城;這就是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建筑年代久遠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工程浩大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施工艱難的萬里長城;這就是用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萬里長城;這就是令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永不低頭、永不流淚的萬里長城;這就是象征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掌聲)
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請把你的話寫下來!(生寫話,師巡視)
師:同學們把心中的歌,把筆下的情,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來!
生:長城是個奇跡,是一個由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建筑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跡。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
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蘊涵、都滲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
生:我為我是個中國人和為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生:啊!萬里長城,你果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殺得了的。(掌聲)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代表了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征著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掌聲)(學生每次回答后教師的評價語言略)
師:全體起立!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長城,為我們的民族━━預備!讀━━
師:真好!同學們,老師相信長城的故事一定會世代傳唱;長城的美句一定會千古流芳;長城的精神一定會永放光芒。下課!(掌聲)
(2)大氣━━詩意語文的“架構”。有專家說王崧舟的課很“精致”,精致如蘇州園林,亭臺樓閣、曲折回廊、移步換影、曲徑通幽,無一處不透示著為師者作課的匠心與靈性。王崧舟追求課堂的精致似乎容易陷入人工雕琢的泥潭,難免給人以“作秀”的嫌疑,但我卻認為王老師的課堂渾然天成,大氣灑脫,不愧為大家風范。
(3)智慧━━詩意語文的“神韻”。語文是一門情感的學科,一門人文的學科,更是一門智慧的學科。解讀教材需要智慧,構建課堂需要智慧,引領學生需要智慧,促使學生的生命發展更需要智慧。缺少“智慧”的課堂無疑是“空洞”的,缺少內涵的。
語文課堂因詩意而變得浪漫,學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馳騁。沒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呆滯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飄逸著詩意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返樸歸真,才能讓人如癡如醉,如沐春風。詩意,讓語文課堂走向浪漫!
而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只有像王崧舟老師一樣把閱讀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有著“糾纏如毒蛇,執著如鬼神”的癡勁,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著厚重的底色,煥發出詩意的絢爛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