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仲霞
摘要:平衡尾繩在立井提升中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提升側與下放側鋼絲繩的張力差,維持整個提升系統平衡的目的。由于尾繩常年受井筒淋水影響,使用壽命縮短,需要對銹蝕、磨損嚴重尾繩進行更換。安全、快速、高效的更換工藝,不僅可以減少更換期間的人力、物力成本費用,并且可以降低施工期間的安全風險系數,進一步提高煤礦經濟效益,為此,本文針對該井更換平衡尾繩的工藝流程進行詳細表述。
關鍵詞:更換提升;平衡尾繩;工藝
0 引言
平煤股份一礦北二副井位于平頂山北麓,主要任務是提升矸石,升降人員、設備及下放材料等。副井提升高度為703米,其提升系統采用四繩提升;為減少提升側與下放側鋼絲繩的張力差,使用兩根手工編織的扁鋼絲繩,每根扁繩的重量與兩根提升鋼絲繩的重量相同,在提升過程中以通過尾繩重量的變化,達到整體提升系統的平衡。根據2016年版新的《煤礦安全規程》第412條的規定,平衡尾繩的報廢標準為4年,到期必須更換。
1 作業準備
作業之前,必須制訂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向參加作業的人員宣傳貫徹,使每個作業人員熟悉作業工序及安全事項,以確保作業能夠安全、順利完成。還要認真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提前備好兩根新平衡尾繩(有出廠合格證及煤安標志)、纏繞舊繩的空繩盤、繩盤支承架、搭建工作平臺的木板、運輸繩盤的平板車、作業使用的工具、物品等。
2 作業順序
(1)先將新繩繩盤裝于平板車上固定后下放至下井口。由于新繩盤直徑較大,裝入罐籠前須將上井口的阻車器、南安全門及其滑道、罐簾、罐籠內的大擋、扶手及安全鏈拆除;新繩盤的作業位置在下井口北端,故將下井口北安全門及其滑道、罐簾拆除。
(2)將裝新繩盤的平板車推入罐籠,慢速下放運至下井口,置于下井口北端繞道口處。
(3)把一根支承軸穿過新繩盤中心孔,然后把一副支承架置于繩盤兩側(與支承軸兩端上下對中),在支承架內分別放置2臺10t以上的千斤頂,將繩盤頂起,抽出其下的平板車,然后將繩盤調整到出繩的合適高度。
(4)在新繩盤右側后方把一根支承軸穿過空繩盤中心孔,然后把一副支承架置于繩盤兩側(與支承軸兩端上下對中),在支承架內分別放置2臺千斤頂,將繩盤頂起,調整到纏繩的合適高度。
(5)上提罐籠至距離下井口15米處,在平衡錘側梯子間平臺處將舊繩割斷。
(6)為節省作業時間,舊尾繩繩卡處的舊繩采用氣割割除:慢提罐籠,在下井口將罐籠下方舊尾繩頭拉出,然后慢下罐籠至割除罐籠下方桃形繩環以下舊尾繩的合適位置處,用氣割裝置割除5個繩卡以下的舊尾繩段,然后慢提罐籠至割除桃形繩環處舊繩的位置,電工將絞車停電閉鎖。用木板在罐籠側套架北端東西兩側的槽鋼上搭建工作平臺。
(7)用棕繩系在罐籠下端尾繩卡子處,將棕繩另一端固定在可靠之處,在尾繩最上一道卡子處用氣割裝置將其割斷,抽出桃型環上剩余尾繩及膠皮襯墊,拆掉5道夾板備用。
(8)為防止新尾繩扭轉,把自制的壓繩導向架沿東西方向用U形卡子固定在罐籠側北端的兩根槽鋼上。
(9)將新尾繩頭穿過導向架,固定在罐籠下面的桃型環上(尾繩與桃形環之間應加1塊膠皮襯墊),用5道尾繩夾板固定牢靠。
(10)將割斷的舊尾繩頭在平衡錘側上平臺系出,纏在下井口北端的空繩盤上。
(11)拆除割舊繩頭施工平臺,通知電工為絞車送電,絞車司機操作絞車以0.3米/秒的速度上提罐籠,帶新繩,除舊繩。
(12)當平衡錘運行到下井口合適位置時,在下井口北端上平臺用棕繩捆綁舊尾繩,割除尾繩卡子以下舊尾繩,然后緩慢松開固定平衡錘舊尾繩的棕繩,將舊尾繩全部纏在舊繩盤上。
(13)把平衡錘置于割除桃形繩環處尾繩的合適位置,在平衡錘下方套架上搭建工作平臺,用棕繩系在舊尾繩卡子處,用與第7項相同的方法將舊尾繩割斷,抽出剩余尾繩及襯墊,拆掉5道卡子備用。
(14)在下井口處將新尾繩固定在罐籠側的套架上,防止其扭轉。
(15)在下井口處量出罐籠側新尾繩距泵窩高度和桃型環上的長度(約45米)后,用棕繩系住新尾繩,將其割斷,并用鋼絲繩扣在接近尾繩端頭處纏綁;用2臺5噸滑輪分別掛至井口套架梁南北兩端,把井口南端小絞車鋼絲繩分別穿過2臺滑輪,鉤住鋼絲繩扣,緩慢將尾繩頭送入井窩,從配重側系出,扭轉好尾繩方向后用夾板固定在平衡錘下端桃型環上。
(16)拆除工作平臺及壓繩導向架,清理施工現場,由施工總負責人檢查驗收后慢速試車,指派專人在井底泵窩平臺處觀察尾繩是否有扭轉、打結現象。然后再用正常速度試車一次。
(17)為確保提升系統的平衡,兩根尾繩分兩次更換。兩根尾繩更換完畢,將舊繩盤放到平板車上固定好,推進罐籠運至地面,然后把罐內的扶手、大擋及其防水棚、罐簾和安全門及其滑道、阻車器恢復原狀。
3 作業質量標準
(1)新尾繩卡子緊固件應齊全、固定可靠;每根尾繩繩頭夾板應不少于5道,間距約150mm。
(2)新尾繩的長度應與罐籠的過卷高度相適應,運行時無扭轉、打結現象。
4 作業注意事項
(1)作業人員在井口拆除設備部件時,應懸掛保險帶,所用工具應有可靠的防墜措施。
(2)繩盤在平板車上應固定可靠;因罐籠內的大擋和安全鏈已摘除,平板車進入罐籠內應使用小擋,車輪應用木楔楔緊;罐籠的運行速度應不超過3m/s。
(3)支承繩盤的支承架應放置穩固,支撐千斤頂應有放倒措施;同一繩盤支承架兩端的高度應相同。
(4)罐籠及平衡錘到達作業合適位置開始作業時,電工應將絞車及其液壓站停電閉鎖,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
(5)絞車電源的停、送電工作須由專職電工負責,嚴禁其他人員私自停送。
(6)開始作業前信號工應將中間水平及下井口的安全門及阻車器關閉,搖臺抬起;上井口的北安全門、小擋關閉,以防井筒墜物。
(7)三個水平井口的把鉤工應在井口南北兩端10m處拉設警戒線,并設警示牌,嚴禁無關人員接近井口。
(8)在下井口及井窩處作業的工作人員應穿雨衣,戴保險帶,保險帶應掛至安全、可靠處;所用工具、物品應有可靠的防墜措施,且遞送時嚴禁拋擲。
(9)搭建工作平臺時每塊木板應用麻繩綁牢,嚴防滑動、翹起。
(10)施工人員進行切割作業時應使用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割焊措施》。
(11)切割前舊尾繩應用棕繩捆綁牢靠,防止由于滑脫而甩傷人員及設備;新繩頭應用鐵絲綁扎,以防散亂。
(12)向井窩輸送及拉出新舊尾繩時,應將尾繩端頭綁牢,防止其松脫而碰傷其它設備。
(13)帶新繩及試車時絞車司機應聚精會神,一人開車,一人監護,嚴格按照要求的速度操縱絞車。
(14)負責轉動繩盤的人員應將繩盤的轉動速度與罐籠的運行速度保持一致,防止過快或過慢。
(15)作業完畢應先清理現場,經負責人檢查無誤后慢速試車一趟,施工人員應仔細觀察尾繩的懸掛、運行情況,發現無扭轉、打結后絞車再以正常速度試運一趟。
5 結束語
平衡尾繩為煤礦立井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為平衡提升鋼絲繩的重力、獲取等力矩而設置,采用合適的工藝方法更換,防止平衡尾繩在運行中打結、扭轉,以確保礦井的提升安全。
參考文獻:
[1]張雷,于燦.一種快速更換煤礦立井提升機平衡扁尾繩的工藝[J].科技風,2014(14)
[2]楊旭華.一種多絞車平衡尾繩更換新工藝[J].江西煤炭科技,2002(03)
科學與財富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