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峰
摘要:斜拉橋具有受力性能好、造價成本低等優點,同時具有高空作用多、設計難度大、構造復雜等特點,因此,對其懸臂掛籃施工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文章以某斜拉橋懸臂施工為例,對其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進行了重點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施工質量。
關鍵詞:斜拉橋;懸臂施工;掛籃;質量控制
1 斜拉橋結構形式
斜拉橋結構主要由主桁承重系統、錨固系統、定位系統、走行系統以及模板系統四個部分組成,具體的系統結構與功能如下:(1)主桁承重系統是確保橋體功能的重要保障,其中滑槽是主桁承重系統中必不可少的設置項,通過錨固系統與前所系統,掛籃承擔著全部施工負荷。(2)錨固系統主要是橋梁施工中的加固系統,由側錨、中錨、后錨三個部分構成,該系統承接者牽索系統的水平反力和主桁承重的垂直反力,施工過程中,在側錨的扁擔梁與墊梁之間設置千斤頂,能夠為錨固系統的安裝與拆除提供支持。(3)定位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兩種類型的楔塊構成,一種位于掛籃主桁的尾端橫梁,一種位于掛籃的中間橫梁,主要實現對掛籃進行初定位以及微調定位。(4)走行系統,主要由滑道、滑靴、走行輪、牽拉精軋螺紋鋼筋等結構構成,在走形過程中,精軋螺紋鋼筋一端與穿心式千斤頂連接,另一端與走形牛腿連接,能夠在掛籃施工完成后轉移到下一段。(5)模板系統主要由底模、側模、橫隔板底模以及支撐等構成。
2 懸臂施工工藝
斜拉橋懸臂施工主要流程如下:
(1)掛籃設計與拼接,根據工程需要選擇合理的掛籃設計,可以借用工程本身結構作為掛籃的前支點,將已經澆筑的橋梁作為掛籃自身承重,合理選用升降系統與施工工藝,確保施工安全;安置牽索式掛籃桁梁,桁梁安裝后鋪設底模,借助調高系統、錨固系統對其進行錨固,確保桁梁與底模的協調性;安裝外側模;連接斜拉橋牽索系統,進行斜腹鋼筋綁扎與螺栓綁扎,確保綁扎質量,松緊度適中,防治脫落;安裝開箱與閉箱頂模,進行綁扎;掛籃加工與拼接,對鋼筋綁扎以及各模板的尺寸進行檢查,按照《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 205-2012)進行加工質量檢驗,對于設計存在的出入進行及時調整。
(2)預留掛籃錨固孔,在懸臂灌注混凝土時需要預留一段錨固孔,注意灌注順序,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80%時拆除模板。
(3)掛籃行走狀態施工工序,主要工序為脫模、張拉千斤頂工作、軌道前移、掛籃下降、安裝行走反滾輪、安裝牽引機構、掛籃前移并初定位。
(4)混凝土澆筑,嚴格按照主梁的設計需求選擇混凝土材料,按照配合比進行施工,摻入適量的減水劑與緩凝劑確保混凝土質量,主梁各節段都需要進行澆筑,掛籃懸臂澆筑必須對稱進行,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先主肋、后橫肋、再到頂板的順序進行澆筑,每次澆筑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的超方,自重誤差控制在2%左右,在頂板鋼筋上焊接3 排鋼筋,確保混凝土的平整度與橫坡,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表面用塑料布或土工布覆蓋,并灑水養護,待同等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其抗壓強度達到梁部混凝土設計強度的80%時,揭開塑料布,灑水繼續養護,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濕,養護天數14 天以上,同時進行底面和側面的養生。
(5)主梁斜拉索施工流程,通過安裝模版與錨具,混凝土澆筑后進行整索張拉。
3 懸臂澆注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 線型施工方式
在斜拉橋懸臂澆注連續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這其中包括;梁撓度觀測、混凝土澆注觀測、縱向張拉前后控制,主要觀測橋梁施工中出現的饒度值。完成梁實際撓度值和測量的撓度對比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根據數據統計結果對撓度值進行修正,并且還要把非彈性變形去掉,對彈性變形進行全方位的測試,這樣的實驗主要是為了給掛籃高度提供有效數據。在懸臂澆注連續梁施工法施工前期,還需要在了解具體方案和加工工藝的基礎上,根據施工具體方案以及加工工藝去對整個過程進行模擬,然后完成對數據的整理,最后將有效的數據錄入到電腦中。
3.2 曲線平線施工方式
在很多因素的影響下,橋梁中心線位置會發生變化,為了應對這些改變一般會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做好大橋三角網角度設置工作;對標準計算模型的計算上,在計算過程中要精確地計算出橋梁的開端、中心點和坐標方式,然后要根據這些數據對線型進行精確地計算,以更好地達到提高數據準確性的目的;完成橋梁中心線工作。要想完成橋梁中心線測量工作,需要對橋梁中的線型數據進行全面的掌握,并且在掌握的基礎上完成橋梁中性線施工工作。
3.3 偏差改正方式
偏差糾正方式,主要會在混凝土強度較差的情況下采用,為了保證橋梁施工中合攏兩端高度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方式,要想保證線型工作能夠做好主要有兩種方式:
(1)在了解現場施工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選擇,用合龍段來完成懸臂兩端的平衡工作,而其中為了保證兩端重量相等一般會采取加水或者放水方式來平衡。
(2)在對橋梁施工中出現的預應力情況的控制中,一般會選擇用鋼束縛的方式去改變橋梁段水平方向出現的懸臂撓度值。為了保證懸臂撓度值的正確性,需要采取橫向用鋼束縛的方式完成,而且還要保證其在箱梁合龍段頂板上完成。
3.4 觀測施工控制方式
在完成懸臂澆注線型觀測和控制施工的過程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測量儀器始終處于較高的精確度,要想做好這項工作最好采用全站式觀測儀器完成對測量軸線的方向定位和方向測量。
(2)在完成線型工作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平衡點分布情況進行掌控,要保證平衡點的設置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3)設置梁段觀測點時,要保證每個施工階段都有觀察點,而且還要保證觀測點要安排在觀測段最前方。
(4)做好掛籃工作。做好掛籃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在完成混凝土澆注工作以后,和完成張拉力施工以后,必須要對掛籃平移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并且好要保證一旦發現實際測量值和目標測量值出現偏差,需要立刻采取正確方式完成對偏差的糾正工作。
(5)做好因溫度對橋梁影響的工作,為了防止溫度的影響,在施工的時候一定要采取較為合理的方案對其進行調整。
(6)在選擇施工觀測工作點時,一定要選擇好時間,一般會將早上六點多種,另外,盡量要選擇風和日麗的日子,并且還要保證溫度變化不能太大,光照不能太強,最重要的是在施工前期必須要做好檢測儀器和檢測人員確定工作,從而更好地推動測量工作的進行。
4 總結
斜拉橋是一種重要的橋梁類型,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工程的條件選擇懸臂施工,能夠滿足工程建設的需求。在斜拉橋懸臂施工過程中,需要從設計施工、原料進廠、懸臂拼裝、懸臂行走等方面控制施工,與工程的水文地形條件緊密結合,從而確保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申林.基于誤差流理論的斜拉橋懸臂拼裝線形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3.
[2]梁鑫.懸臂拼裝斜拉橋主梁線形的計算[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9(04):91-94.
[3]周景明,郭彥錄,王世杰.懸臂拼裝主梁方法簡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0):271.
[4]侯滿,劉波,彭運動.混凝土斜拉橋施工荷載及組合的探討[J].公路,2015(01):85-87.
[5]丁如珍.五河口斜拉橋主梁懸澆施工技術[J].公路,2005(11):50-55.
[6]楊永宏.斜拉橋主梁掛籃懸臂施工控制[J].鐵道建筑技術,2011(07):34-38+48.
科學與財富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