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地位,從課程性質與定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與要求、實施建議等方面進行課程標準設計探討。
【關鍵詞】高職 組態軟件控制技術 課程標準 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C-0074-03
隨著當前工業自動化集成度越來越高,管控一體化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大,從而推動了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在高職自動化類專業中的開設,并將其作為專業骨干課程,但各高職院校在開設課程過程中對課程目標、內容和要求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別。筆者根據多年來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經驗,設計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類專業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標準,在此與大家進行探討,共同推動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該課程標準展示如下。
一、課程性質與定位
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是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其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在電氣工程師崗位上從事電氣設備和自動化系統集成開發等方面的職業能力,達到本專業獲取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考證的基本要求,也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要素。
在課程設置上,前導課程有電工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PLC控制系統安裝與編程、變頻調速系統安裝調試與運行維護等,后續課程有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等。
二、課程設計思路
引入自動化儀表與裝置行業標準,以工程項目和企業自動化技術員職業成長過程所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學習內容,將職業素質培養融入課程,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過程性評價方法,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第一,組建以學院專任教師和企業專家的課程開發和實施團隊,分析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專業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排序,對完成任務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做出較為詳細的描述,形成團隊成員認可、線索清晰、層次分明的工作任務分析表。
第二,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召開有教學專家、課程建設團隊人員參與的課程標準建設會議,形成課程標準。
第三,引入自動化儀表與裝置行業標準,校企共同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單元設計、教學組織設計、教學情景設計。
第四,以相關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操作、維護維修等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導向,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設計反應車間監控中心控制系統設計、開關量組態工程設計、模擬量組態工程設計、鋁加工組態控制系統綜合設計四個學習項目,包含簡單工程的建立與運行、南南鋁業模擬鋁擠壓組態控制系統綜合設計等16個情境。
第五,根據教學規律及認知過程,構建教學計劃、考核評價辦法、課程考核標準及題庫、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評價反饋等步驟組織教學。
三、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學習,學生掌握組態軟件控制技術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并具備工業自控系統組態、控制軟件編程、參數設置調整能力,為從事電氣工程師等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并注重職業素養和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具體目標
1.知識目標。(1)掌握課程中組態控制技術中常用的基本術語、定義、概念和規律,在今后工作中應能較熟練地應用這些概念和術語;(2)掌握組態控制技術組態方法,通過工程實例,學會制作組態相關工程;(3)對組態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2.能力目標。(1)具備組態軟件編程的基本能力;(2)具備組態軟件與開關量設備、模擬量等設備的聯機調試能力;(3)具有較強的典型自控系統設計能力;(4)能完成組態控制系統綜合設計。
3.素質目標。(1)具備自我管理、團隊精神、交往能力;(2)誠實守信,具有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具備創新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4)具有吃苦精神和責任心,勇于承擔責任,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四、課程內容與要求
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的項目、學習情境、要求以及對應的學時數,如表1所示。
五、課程實施的建議
(一)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的學習情境,選用不同特點的教學方法,主要教學方法如表2所示。
(二)教學評價
課程考核與評價采取筆試、口試、實操、作業展示、項目總結等多種方式,學生自評、小組評分、教師評分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注重能力和過程考核,過程考核占總成績60%,結果考核占總成績40%,如表3所示。
(三)師資條件
組成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專兼比例合理的課程教學“雙師”結構師資隊伍。主講教師由校內專任教師擔任,應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能綜合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較好掌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新知識新技能,并具有相關職業資格技能證書,動手能力強;輔助教師由企業兼職教師擔任,應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技能,具有較豐富的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四)教學條件
1.教學場地條件。教學做一體化教室:要求配備有電腦、組態王軟件、PLC、板卡、智能儀表等設備,并且配備多媒體教學軟件、投影儀和白板,方便開展一體化教學。
2.實訓設施、儀器配備要求。學生每人一臺電腦,4人為一個小組,需要配備PLC、板卡、智能儀表等設備;組態王6.55網絡版軟件(50用戶)一套。
(五)其他說明
1.由于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對實踐經驗及操作技能要求較高,應由專業技能熟練的骨干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按照“教、學、做”一體的方式組織實施。
2.同時組態軟件控制技術應用性強,應重視現場教學,通過認識企業生產流程,掌握組態軟件控制在工業生產上的應用,提高教學效果。
六、小結
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標準在自動化類專業中經過多年檢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普遍反映良好。當然,該課程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軟件的更新換代和功能提升,教學方式多元化發展,需要不斷修改課程標準來適應需求,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將來課程標準會得到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佐芳.高職院校課程標準建設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
[2]王雨華.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標準建設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1(5)
[3]鐘建珍,李桂霞.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轉變的思考[J].職教通訊,2012(3)
【基金項目】2014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課題(2014JGZ159)
【作者簡介】覃貴禮(1976— ),男,廣西鹿寨人,工學碩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技術及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與研究。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