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電影業內人士對《魔獸》在內地影市的火爆早有期待,但當暴風雨真正來襲時,還是被其摧枯拉朽的氣勢所震撼,不到5天豪取10億,成為內地影市最快破10億的進口片!由于《魔獸》在北美市場的票房慘淡,而中國內地影市的火爆使《魔獸》成了《環太平洋》后,又一部依靠中國內地市場扭轉敗局并引起好萊塢熱議的大片范例。中國內地市場對于好萊塢大片的重要性再次得到最佳證明,甚至開始影響好萊塢的全球戰略布局。
中國資本與好萊塢頂尖IP的結合
為《魔獸》提供雄厚資本的,除了發行方環球影業,更醒目的是雄心勃勃、強勢介入好萊塢運作以換取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一干中國影業大佬:由萬達掌管的傳奇影業、騰訊影業、中影集團、華誼兄弟、太合娛樂,這讓《魔獸》從投資啟動起,就帶著“中國制造”的特殊身份,也因此享有在內地市場的特殊待遇。萬達院線傾力給予排片優待;騰訊影業負責線上營銷和粉絲運營,充分利用網游資源舉辦各種活動取悅玩家,掀起懷舊熱潮;其他諸如早自去年12月就啟動的《魔獸》主題展,由萬達旗下電影網站大力促銷的《魔獸》衍生品,等等。線上線下全方位鎖定影片的最大消費群,不斷制造聲勢保持他們的關注度,并借著各媒體平臺的推波助瀾擴散到普通觀眾群,這種分工明確,互享優勢資源的頂級營銷合作,是其他純粹由好萊塢制片方主導的大片難以企及的,也的確收到了上佳效果。
中國情懷促使商業價值發揮到極致
從參與投資,往好萊塢大片里塞一兩個中國演員討好觀眾,到大手筆收購,集體投資IP大片且密切合作精準營銷,《魔獸》堪稱中國影業大佬進軍好萊塢的一個標桿。大佬們發現,在聚合頂尖資源同時發力,制造強烈觀影期待的前提下,影片本身的真實水準,影評人的客觀評介都不足以對票房造成影響。事實上,該片在中國內地首映前一周,網絡上就傳出北美影評人提前觀看后的不良評價,而內地全面公映后的評論也呈兩極化,但無論怎樣極端的批評,都無礙于影片票房的爆炸式增長,正如騰訊影業開展的促銷活動中打出的口號“十年魔獸,十年玩家”,這十年中累積的情感和期待,可以無視任何所謂客觀的評判,一旦尋找到釋放的出口,足以爆發驚人的能量。當全國各地的粉絲穿戴著全套游戲裝備,列隊迎接首映那一刻時,一部電影憑借情懷能發揮的商業價值也體現到極致。這樣的情懷,這樣對無數中國年輕人而言無可替代的回憶,好萊塢不會了解,但幕后參與的中國影人深有體會,并且懂得運用怎樣的方式點燃他們的熱情。由此可見,《魔獸》是一部依靠中國資本、深具中國情懷、濃縮中國人青春感慨、紀念意義遠超影像質量的電影,此刻問世,對內地市場可算生逢其時。
中國宅男渴求幻想類大片
在好萊塢看來,《魔獸》在中國內地的火爆不僅代表市場的繁榮,還意味著中國宅男對于幻想類大片的渴求。《魔獸》《環太平洋》這類憑空生造一個幻想世界,充滿熱血和對抗的男性大片,簡單粗暴的故事邏輯,無需美式文化根基的代入感,難怪它們因水準平平遭受北美觀眾冷遇后,在中國內地市場找回了榮耀。《環天平洋》北美票房不到7000萬美金,內地直逼7億人民幣,《魔獸》更是反差巨大,兩地觀眾口味的不同也促使好萊塢在做拍片決策時會有所傾斜,以北美標準衡量算是失敗的《環太平洋》能開拍續集,顯然是拜內地影迷所賜,《魔獸》IP若能得到持續開發,宅男粉絲的狂熱力捧當屬最大的籌碼。一直在尋求外部資金緩解大片壓力的好萊塢,本來就積極拉攏中國投資方合作,此次目睹《魔獸》的“傳奇”,更會堅定中國內地市場是救命稻草的想法。
隨著中國資本咄咄逼人地滲透好萊塢,會出現越來越多類似《魔獸》的“中國式大片”,它們有望得到最好的檔期,最強的推廣,最廣泛的關注,或許,也應該創造更多的“中國式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