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江
洗墨刮刀是膠印機中更換色序和清洗墨輥時必不可少的裝置,其作用是攔截墨輥表面的稀釋油墨以及回收殘墨。規范的安裝、調試、維護是延長洗墨刮刀使用壽命及保證墨輥清潔質量的關鍵。然而,實際調研表明,洗墨刮刀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得不到規范的使用與維護,經常在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使用,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延長了墨輥清洗時間,降低了生產效率,浪費了材料。如何正確規范地使用和維護洗墨刮刀,是印刷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污染的重要關注點之一。下面,筆者對洗墨刮刀的分類及其工作流程進行介紹,并分享幾點洗墨刮刀使用維護技巧,與業內人士交流學習。
洗墨刮刀的分類及工作流程
根據印刷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洗墨刮刀分為自動與手動兩種類型,手動洗墨刮刀由操作人員手動操作,因此受人為影響的因素較多,具有時間長、效果較差、成本高的特點;自動洗墨刮刀由自動化程序控制,具有高效、節能、減少污染排放的優勢。自動洗墨刮刀的工作流程如下。
(1)進入清洗功能選擇頁面(如圖1所示) ,設置清洗液(環保型)的用量及清洗時間。
(2)選擇需要清洗的印刷單元。
(3)開始執行清洗程序。在7000轉/小時的速度下,先噴灑清洗液,充分稀釋油墨。
(4)自動洗墨刮刀的橡膠條與墨輥接觸,將稀釋的油墨攔截至自動洗墨刮刀的刀槽內。
(5)在各墨輥表面基本清洗干凈之后,噴灑蒸餾水(純凈水),使墨輥表面快速干燥。
(6)洗墨刮刀離開墨輥,即完成了墨輥的清洗工作。
手動清洗時,將印刷機運轉至中速(7000轉/小時)。首先,手動添加適量的清洗液到墨輥表面,目測墨輥表面的油墨充分稀釋后,手動靠合洗墨刮刀,期間應視情況添加適量的清洗液;之后,當墨輥表面清洗干凈后,向其表面手動添加蒸餾水(純凈水),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加大摩擦力,使墨輥表面迅速干燥;最后,手動將洗墨刮刀與墨輥分離,完成清洗過程。
調試與安裝
1.調試(靜態)
洗墨刮刀在使用之前,要對其進行調試,查看橡膠條與墨輥是否平行接觸,可以通過調整安裝在洗墨刮刀兩側的張力螺絲,調節洗墨刮刀與墨輥整體的接觸角度與接觸距離,保證二者整體接觸一致,避免一邊緊一邊松的情況發生。調試工作應在停機狀態下進行,手動將洗墨刮刀與墨輥分離,在二者接觸時進行目測調試。
2.測試清洗(動態)
完成洗墨刮刀的調試之后,設置清洗參數(自動清洗可以使用出廠設置參數)。清洗過程中,觀察洗墨刮刀橡膠條與墨輥的接觸狀態,確保稀釋的油墨整體均勻地流至洗墨刮刀的刀槽。
清洗結束之后,墨輥表面無殘留油墨及液態的清洗液,墨輥表面無殘留墨色,即可立刻進行油墨的傳遞。圖2所示為墨輥清洗前后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洗墨刮刀與墨輥的接觸狀態調試好之后,印刷企業沒必要在每次使用前進行調試,應每季度檢查一次,做好日常保養即可,以盡可能延長橡膠條的使用壽命,比如進口橡膠條在保養得當的情況下,壽命可達5年以上。
維護經驗技巧
1.維護的必要性
洗墨刮刀使用過后,需要及時對橡膠條表面及支架面板、刀槽內的油墨進行清理。但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印刷機得不到及時清洗,即使清洗也是敷衍了事,導致其表面的油墨與空氣產生氧化反應,發生干燥結皮。久而久之,洗墨刮刀橡膠條就會失去橡膠的韌性,降低了清洗質量。在此,筆者不得不提的一個操作誤區是,許多操作人員試圖通過調節橡膠條與墨輥的接觸壓力及延長清洗時間,來達到合格的清洗質量,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會進一步加重橡膠條及墨輥的磨損,還會增加清洗液的使用量,假如使用的清洗液具有一定污染性,無疑會產生更多的揮發性有害氣體,排放到車間和大氣中,對人體和環境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
洗墨刮刀使用較長時間之后,由于油墨堆積過厚,清洗液基本難以充分稀釋油墨,導致清洗工作異常艱難。為了達到清洗要求,許多操作人員經常錯誤地使用金屬刀片等鋒利的工具削鏟洗墨刮刀表面已經干燥的油墨,這樣會導致洗墨刮刀的橡膠條出現缺口、裂縫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橡膠條報廢,而市場上進口膠印機洗墨刮刀的橡膠條價格普遍較高,這無疑會增加印刷企業的額外成本。
2.經驗技巧
為了正確維護洗墨刮刀,筆者總結了以下經驗技巧。
(1)在洗墨刮刀橡膠條及支架面板上粘貼透明膠帶(如圖3所示),并用棉布擦拭壓實。
(2)每次印刷清洗完成后,都應使用棉布將洗墨刮刀里外側的油墨擦拭干凈(如圖4所示);每次使用洗墨刮刀后,立即用棉布擦洗橡膠條表面的殘留油墨,清洗干凈的洗墨刮刀應放置在干凈的臺面上擺放整齊(如圖5所示),以備下次使用。在此,筆者建議擦拭洗墨刮刀時應選擇棉布類較為柔軟的擦洗工具。
(3)根據使用次數,定期清洗洗墨刮刀刀槽內殘留的油墨或其他雜質。
(4)禁止使用帶有腐蝕性的清洗劑擦洗橡膠條;禁止使用金屬材質且帶尖刃的工具來刮鏟洗墨刮刀橡膠條的表面。
(5)定期檢查洗墨刮刀與墨輥的接觸狀態,并做適當調試。
加強洗墨刮刀的日常維護,用心總結一些方便且好用的小技巧,不僅能延長洗墨刮刀橡膠條的使用壽命,降低材料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墨輥清洗的質量也大大提高,從而在印刷生產中實現高效、節能、環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