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榮
炎炎夏日,雖說可以歡快地游泳,盡情地穿裙子,但是一到傍晚,那一直在耳邊嗡嗡作響的蚊子,卻著實讓人頭疼!不用說,為了跟蚊子大戰,蚊香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武器”。面對市場上不同種類的蚊香,我們該如何選擇呢?我們日常使用蚊香的誤區與禁忌又有哪些呢?
幾種常見的蚊香產品,有毒嗎?
1.傳統盤式蚊香
傳統盤式蚊香的有效成分,多為各種菊酯類殺蟲劑,由于價格相對低廉,一直都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盤式蚊香燃燒時會產生超細微粒煙塵,且因其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多環芳香(PAHs)、羰基化合物和苯等致癌物質,因此,更適合在室外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盤式蚊香的殺蟲劑配方不應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隨意調整的,這樣蚊蟲不易適應,驅殺蚊蟲的效果一般會比較好。
2.驅蚊液
驅蚊液的主要功效成分為避蚊胺(DEET),即N-二乙基甲苯酰胺,當蚊蟲的觸覺器官感受到驅蚊液的氣味后,便不敢再靠近目標物,從而達到驅蚊的效果。驅蚊液的氣味濃度越大,對蚊蟲的趨避效果就越好。但是當濃度高達一定量時,對人體便有一定的危害。一般成人能承受的驅蚊液的氣味濃度在50%以內,而嬰幼兒能承受的驅蚊液的氣味濃度則應低于10%。
3.電蚊香
電蚊香可分為蚊香液和蚊香片,這兩類電蚊香的主要區別是存在的物理狀態不同,電蚊香片是將殺蟲劑滴入紙片中制成的,其原理是通過電加熱紙片,使紙片中的除蟲菊精散發出來。雖然除蟲菊精成分對人體有一定的慢性毒害作用,但可以放心的是,即便在含量最高的傳統盤式固體蚊香中,除蟲菊精的含量也僅在0.3%~0.4%,而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使用合格產品,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在有嬰兒的家庭中,還是盡量避免使用,如果避免不了,應盡量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使用,減少嬰兒的吸入量。
新型驅蚊產品也不一定安全
1.驅蚊手環
驅蚊手環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驅蚊產品,其有效成分是香茅精油,因不含驅蚊胺等傳統驅蚊物質,同時具有裝飾和驅蚊的雙重作用,因而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
然而,號稱“100%純天然”“毫無化學成分”的驅蚊手環,被許多新聞揭露多多少少都含有菊酯類驅蚊物質。更令人擔憂的是,當下網絡上銷售的一些驅蚊手環產品成分不明確,且廠商沒有獲得驅蚊產品所必須的農藥登記證,這些手環中驅蚊物質的具體類型、具體含量都難以查證,長期使用此類產品,安全性難以保證。
2.驅蚊軟件
驅蚊軟件是一種可以裝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利用聲波的作用來驅蚊的軟件。到目前為止,科學實驗無法證明“超聲波驅蚊”原理的真實有效性,因此,此類軟件的效果并沒有科學依據來支撐。另一方面,長時間超大劑量的超聲波,有可能會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因此不建議使用這類沒有經過科學檢驗的方法來驅蚊。
兒童要避免使用蚊香驅蚊
由于兒童的呼吸道系統發育并不完善,倘若接觸到驅蚊成分中的化學物質,反應要比成人敏感。雖然現在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兒童專用蚊香,但其中含有的驅蚊成分并不少,有些甚至大于普通蚊香。目前,國家并沒有專門針對“兒童蚊香”制定具體的標準,所以說,這些專用蚊香絕大部分只是一些廠家打出的噱頭。年齡小的孩子、孕婦亦或是呼吸道較敏感的人,應減少蚊香的加熱時間和使用次數。盡量采用蚊帳等物理驅蚊方式。
同時,我們還要從自身的角度防蚊蟲叮咬。首先就是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打掃,地漏、下水道等處防止積水,不給蚊子以生存空間。其次,要注意自身的清潔,勤洗澡,保持皮膚的清爽。
購買蚊香應該注意什么?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驅蚊產品,購買時應該注意產品包裝上的兩個標識:一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的《生產許可證》;二個是農業部藥檢所頒發的《農藥登記證》,兩證齊全才是規范的產品。同時,還應注意包裝上的驅蚊有效成分的名稱和含量,避免買到三無產品。
在選購蚊香時,應選擇一些知名品牌,最好是選擇無煙蚊香、竹炭蚊香和電蚊香。因為盤式蚊香的基底材料如果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少量煙霧,而劣質產品更會釋放出刺鼻的氣味,這些對人的呼吸道會產生一定的刺激。對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來說,還可能引發哮喘。相較于傳統的盤式蚊香,電蚊香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由于電蚊香是利用發熱元件的恒溫作用,緩慢釋放電熱片或蚊香液中的有效驅蚊物質,不需要借助基底材料的燃燒,因此,基本不會釋放除驅蚊有效物外的其他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