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艷陽高照、酷暑難耐,可卻難以抵擋一群熱愛探寶的同學們的好奇心。這不,7月9日,螺絲釘親子戶外活動俱樂部召集了一群家長和孩子們,他們穿著戶外裝備,拿著專業的挖寶工具,滿心期待地趕赴此次探寶之旅。
由北京出發,行進200多公里(千米),就到了我們這次的藏寶地——河北宣化地區,這里盛產一種叫“戰國紅”的瑪瑙。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尋寶小隊的同學們躍躍欲試,準備一探究竟,用自己的雙手去揭開瑪瑙礦石的面紗。
腦補“戰國紅”
在探寶之路上,同學們有一大堆問題等著要問兩位指導老師,兩位隨行老師也現場為我們的“尋寶”初學者耐心補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都渴望了解哪些探寶知識吧!
尋寶小隊員:瑪瑙屬于什么礦物呢?
段博林:瑪瑙其實是一種玉髓類礦物,通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瑪瑙的品種很多,一般情況下,瑪瑙按照其不同的顏色、花紋、光學特征,及其所含包裹體的形態等分成不同的種類。
尋寶小隊員:這次我們尋找的戰國紅瑪瑙有什么與眾不同啊?
朱泉龍:“戰國紅”在寶石學上被定義為紅縞瑪瑙的一種。由于戰國時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瑪瑙飾物用它作為原材料,因此,這種以紅、黃為主色的瑪瑙被人們稱之為“戰國紅”。先秦時期,這種玉石還曾被人們稱為“赤玉”。戰國紅瑪瑙以紅黃縞為主,偶有黑縞、白縞等,以顏色艷麗、通透為主要特點。河北宣化的“戰國紅”瑪瑙常呈鵝蛋型,我們可以看到它常與水晶共生。
礦山,我們來啦!
到達礦區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一點了,這時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同學們不怕太陽公公的暴曬,一邊興致勃勃地尋找瑪瑙,一邊請教老師們,希望讓老師給予更加專業的指導。
尋寶小隊員:我們如何去尋找瑪瑙呢?
段博林:瑪瑙常常產于火山巖的杏仁狀氣孔或裂隙中,如果你發現某處的礦體多呈層狀、似層狀、塊狀、脈狀、橢圓狀等塊度大小不一的情況,很有可能是瑪瑙集中的地質區域。在宣化某礦山的主礦區,沿著河道會有一些透明的瑪瑙碎片,因此,若留心河道附近或礦體形狀多樣的地區,說不定就能發現優質的瑪瑙。
在主礦區體驗尋寶樂趣
火辣的太陽懸在空中,經過將近40分鐘的跋涉,大家終于來到了主礦區,開始了真正的尋寶。每個同學都在仔細地尋找瑪瑙,大家恨不得要敲開每一塊巖石看看其中是否隱藏著“小寶貝”。同學們找到的瑪瑙多以紅、黃兩色為主,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有些戰國紅中還有橫斷的色紋。緊接著,同學們的問題來了。
尋寶小隊員:這么美麗的瑪瑙是怎樣形成的呢?
朱泉龍:瑪瑙主要產于火山巖裂隙及空洞中,也產于沉積巖層中,是二氧化硅的膠體凝聚物,與水晶、碧玉等一樣,也都是一種石英礦,其化學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硅。在瑪瑙形成的過程中,可能還有氧化鋁、氧化錳、氧化鐵、氧化鈣等一些氧化物常常混入熱液中,從而使它具有紅、黃、綠等多種多樣的顏色。這次我們在藏寶地所看到的瑪瑙,主要是呈環帶狀的“戰國紅”瑪瑙,環帶的成因可能是熱液結晶過程中出現周期性的變化,從而形成條帶狀紋路。
尋寶小隊員:這里的有些戰國紅中為什么會有橫斷的色紋?
段博林:某些戰國紅中的確會有一種橫斷的色紋,俗稱“水線”或“石線”。那么,這些色紋是如何形成的呢?橫斷色紋的出現意味著這里曾經經過二次地質的變遷,已形成的瑪瑙再次震裂,巖漿再次涌入瑪瑙中,冷卻后形成水線。水線通常將戰國紅的絲或色隔斷,在用手電為戰國紅制造的器物打光的時候,水線能將光阻隔,在器物中形成兩個光感世界。于是,你就會看到這種橫斷的色紋了。
一天的尋寶之旅結束了,幾乎每個人都收獲滿滿。尋寶小隊員們不僅每個人收獲了一大袋寶石,也收獲了豐富的寶石知識。離開主礦區,同學們依然熱情高昂,老師帶著孩子們去瑪瑙市場將采集的原石進行切割,加工成漂亮的工藝品,孩子們都說,要將這簡單卻也貴重的禮物送給親愛的爸爸媽媽!
(感謝中國地質大學的在讀碩士朱泉龍、段博林對本文的科學支持)
(責任編輯/王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