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清
股骨骨折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分析
●張雅清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療股骨骨折手術患者154例,依據住院時間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77例,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而研究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展開整體護理,通過對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探究。結果:對照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87.67%,而研究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是98.63%,對比兩組患者醫療護理的滿意程度,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與疼痛評分 (VAS) 評分皆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并且術后恢復的時間也比較短。結論:對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展開的整體護理的效果較好,切實增強了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對患者早日康復具有促進作用,值得廣泛應用。
股骨骨折;手術;整體護理;效果
股骨是人的大腿骨,造成股骨骨折的主要因素是撞擊、骨質疏松、跌倒、暴力打擊等[1]。臨床表現為下肢不能自由活動,并且骨折的地方還會有腫脹與疼痛的現象出現。股骨骨折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骨折,不僅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還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整體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主要是基于患者為主展開的護理,在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得到了廣泛利用[2]。為了分析股骨骨折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選取在我院治療股骨骨折手術患者154例未研究對象,通過對比發現整體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效果,能夠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并且還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療股骨骨折手術患者154例,依據住院時間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77例,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而研究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展開整體護理。研究組的男為40例,女為37例,年齡在25~81歲,平均年齡為(55.21±5.01)歲。骨折的實際狀況為:股骨干骨折病患為21例,粗隆間骨折患者為18例,股骨頸骨折的病患為23例,股骨頭壞死病患為15例;對照組的女為36例,男為41例年齡在22~85歲,平均年齡為(57.32±4.91)歲。骨折的實際狀況為:股骨干骨折病患為19例,粗隆間骨折病患為20例,股骨頸骨折病患為24例,股骨頭壞死病患為1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病患采用常規護理:指導病患多食用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雞蛋、動物內臟以及豆類等。要禁忌患者吸煙,以免影響患者愈合能力。研究組病患在對照組病患的前提下展開整體護理,具體如下。
在患者手術以前對其進行訪視,主要掌握患者病情,并且展開術前宣教。同患患者進行有效交流,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還應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幫助病患進行檢查。給病患與家屬介紹手術具體流程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同時還需對病患展開心里疏導,減緩病患緊張的情緒。依據患者的資料,來對手術中可能出現的以外狀況進行預測,展開全面評估,從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護理計劃。
當病患進入手術室后,醫療護理人員需要患者的具體狀況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指導患者采用平臥位。另外還需輔助麻醉師展開麻醉,病患采用側臥位。穿刺盡量一把成,以免導致病患疼痛感加劇。當患者出現恐懼或是緊張的情緒時,需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緊張與恐懼的情緒。
手術結束以后,護理人員需應用溫水來擦拭患者皮膚,并幫助患者穿衣。在運轉患者時,切勿動作幅度過大,要時刻對滯留針與引流管進行觀察,以免脫落,需做好交接班工作。當手術結束后3天時進行隨訪,對患者的恢復狀況有一個全面掌握。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叮囑患者展開功能訓練。
1.3 效果評價標準[3]
當患者的身心情況穩定以后,通過應用本院自行設計的問卷,來向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的總分為50。基本滿意:問卷分為39~45分;滿意:問卷分為45~50分,不滿意:問卷分低于20分。利用視覺可視化模擬評分對病患術前與術后疼痛展開評估,告知患者分值為0~5分,劇烈疼痛為5分,完全無痛為0 分,由病患依據自身狀況自行評分,如果評分越高說明疼痛感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來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87.67%,而研究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是98.63%,對比兩組患者醫療護理的滿意程度、術后恢復時間與VAS評分,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與疼痛視覺可視化模擬 (VAS) 評分皆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并且研究組術后恢復的時間也比較短。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2 疼痛視覺可視化模擬 (VAS) 評分
造成股骨骨折的主要因素是撞擊、骨質疏松、跌倒、暴力打擊等。臨床表現為下肢不能自由活動,并且骨折的地方還會有腫脹與疼痛的現象出現。股骨骨折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骨折,不僅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還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并且患者在手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很可能會使患者的股骨功能喪失掉[4,5]。因此,展開優質護理至關重要。整體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主要是基于患者為主展開的護理,依據患者的實際狀況,來展開心里、生理等方面護理,促進手術順利進行[6,7]。為了分析股骨骨折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選取在我院治療股骨骨折手術患者154例未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結果為:對照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87.67%,而研究組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是98.63%,對比兩組患者醫療護理的滿意程度、術后恢復時間與VAS評分,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與疼痛視覺可視化模擬 (VAS) 評分皆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并且術后恢復的時間也比較短。
總而言之,對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展開的整體護理的效果要優于常規護理,切實提高了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對患者早日康復具有促進作用,值得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晉城大醫院 骨三科)
[1]吳雯.不同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3): 707-708.
[2]王春瑞. 綜合護理在老年股骨骨折術后心理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 2016,14(33): 225.
[3]馬云.不同護理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7): 897-899.
[4]廖燈彬,葉霞,劉曉艷,等. 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 2011, 18(23): 1-3.
[5]陳姿余.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采用預見性護理對控制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8): 46, 50.
[6]車加麗,徐紅英. 早期康復護理對股骨骨折術患者恢復狀況的作用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3): 505-506.
[7]蔡囡麗,王秀麗,倪亞琴. 循證護理在促進股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6): 1022-1023,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