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興蘭
我院開展品管圈活動降低了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內差件數
●陸興蘭
目的: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內差件數。方法:采用品管圈的手法針對內差發生的主要原因排藥數量錯誤、貼簽錯誤、和排藥品種錯誤,制訂了藥品重新布局、加用醒目標簽、完善退藥流程和更換打印設備等對策。結果:活動后有形成果評價內差件數由每月143件下降到82件;無形成果評價各項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結論:通過品管圈活動確實降低了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內差件數。
; 品管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內差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1-3](又稱QC小組,一般6人左右),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它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4-6]。
2015年4月-11月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開展了降低內差為主題的活動。經過這次活動我院每月內差件數顯著下降,完成了預期設定目標。
調配中心7名成員本著自愿的原則參加這次活動,加上2名輔導員共9人組成了品管圈小組,平均年齡30.4歲。通過提議和投票表決選出了1名圈長,并確定此次品管圈的圈名為“點滴圈”。點滴即輸液,點滴圈寓意為圈住點滴,不浪費每一滴輸液、確保輸液安全、點滴注入健康。
1.1 主題選定
圈員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列舉了5個主題供選擇。根據上級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這四個方面采用評價法的手段分別對5個主題進行打分。最終選擇了降低PIVAS內差件數作為本次活動的主題(表1)。

表1 主題選定
本圈在現狀把握階段利用責任統計表,全體圈員收集了3月-5月的查檢數據,各種原因導致的內差總數:429件,平均每月143件。繪制出改善前的柏拉圖(圖2)。根據80/20法則,內差最主要的原因是排藥數量錯誤、貼簽錯誤、排藥品種錯誤。因此本圈將改善重點定為如何減少排藥數量錯誤、貼簽錯誤、排藥品種錯誤。
1.4 目標設定
考慮到此次品管圈活動有較多新成員加入,故將圈能力設定為50%。根據公式計算得目標值=現狀值-改善值=現狀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 =143-(143×84.15%×50﹪)=82.83(件)
構成PIVAS內差的因素非常多,因此它是一個持續性改進的過程,任意一個小細節可能都需要去改進。每一次的QCC活動都只是針對關鍵過程和主要環節進行的改進。其實任意一個過程和環節的改進都不涉及該過程本身,還會影響到其它,甚至整個工作流程。因此質量系統的改善需要所有相關人員的參與。本次QCC活動的結果可以作為今后質量管理系統改進的單利。而優化后可能還存在有意料之外的問題,需要不間斷的去調整和優化。本文僅探討了如何降低PIVAS內差件數的問題,這不只是此次活動內容,更是今后不斷努力的方向。找到正確的方法,
1.2 擬定活動計劃
整個活動預計為8個月,每2周召開一次圈會。每1名圈員輪流負責一個活動步驟(圖1)。

圖1 活動計劃(注: ……表示計劃線, 表示實施線)
1.3 現狀把握
高效地解決問題,完善現有的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PDCA的規范化意識都有利于提高整體質量管理。PIVAS的內差用藥安全的威脅,也是PIVAS工作者所關注的焦點之一[9-10]。這次QCC找到了一些原因,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但內差是一個需要持續性改善的問題,我們會繼續關注,并用品管圈的手法解決更多工作中的問題。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胸科醫院)
[1] 鐘朝嵩. 品管圈實物[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2] 張幸國. 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0.
陸興蘭 (1986~) ,女,藥師,本科(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醫院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