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玲霞 付正國
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與臨床應用意義探究
●席玲霞 付正國
目的:分析研究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與臨床應用意義。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間收治的需行輸血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輸血前分別對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測定,計算其各自的檢測陽性率。結果:分別對1000例患者的各項感染性指標進行測定,結果顯示,HBsAg的檢測陽性率最高,為11.5%,顯著高于抗-HCV、抗-TP和抗-HIV的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輸血前對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性指標進行測定,可以為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提供可靠依據,促進院內感染發生率的降低,頗具臨床應用價值。
輸血;感染性指標;檢測結果;應用價值
輸血是臨床救治患者過程中十分常用的一項措施之一,但因輸血治療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也比較多,甚至因此造成醫療糾紛[1]。為保證輸血過程的安全性,判斷輸血前的感染情況、降低輸血不安全因素的影響、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檢測并分析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結果有重要意義。本文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間收治的需行輸血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與臨床應用意義。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間收治的需行輸血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來自內科、外科、腫瘤科、感染科、婦產科、泌尿科等不同科室,其中,男551例,女449例,患者的年齡在18歲到82歲之間,平均(51.5±5.2)歲。
1.2 方法
在輸血前禁食6-12h,于次日傾城空腹條件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5ml作為檢測標本、經離心分離(速度3000r/min,時間10min)處理后,將得到的血清保存在-20℃環境中保存待檢,1d內完成檢測。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檢測使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正常參考范圍是:<0.05μg/L。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梅毒螺旋體抗體(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體(抗-HIV) 的檢測均使用酶聯免疫法,正常參考范圍分別是:<1.0 s/co、<1:40、<1.0 s/co[2]。
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金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羅氏全自動化學分析儀,所有操作均嚴格遵照試劑盒說明說及儀器操作說明書的要求進行,記錄患者各項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并計算其各自的檢測陽性率。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別對1000例患者的各項感染性指標進行測定,結果顯示,HBsAg的檢測陽性率最高,為11.5%,顯著高于抗-HCV、抗-TP和抗-HIV的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患者輸血前各項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輸血這種常見的治療手段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其被認為是血液傳播性疾病傳染的重要途徑,如不加以重視,加強輸血安全管理,則一旦患者感染血液傳播性疾病,不僅威脅患者的的身體健康,對院內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也會產生威脅。對患者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有效、準確分析,旨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綜合身體狀態、感染情況,并能對可能因陽性血液污染為疾病傳播創造條件的相關物品、醫療器械進行徹底的滅菌、消毒處理,盡量控制輸血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和擴散。同時,做好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檢驗與分析也有利于相關疾病的早期診斷,避免了輸血治療后因癥狀、體征相似而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治療難度增加的情況。
臨床上經血液傳播的疾病較多,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都屬于比較常見的類型,本文通過對這四種疾病的相關指標進行測定,發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檢測陽性率最高,可以達到11.5%,顯著高于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和艾滋病病毒抗體的檢測陽性率,這基本與我國的國情相符,也與其他文獻的研究結果大致接近。但本文未對其不同年份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王碰治等[2]的研究則對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間四項輸血感染性指標的檢測陽性率進行了分別統計,總體比較波動不大,但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率有逐年增加的跡象,提示應對其提高重視程度,但總體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檢測陽性率仍為最高。
除了輸血之外,臨床手術治療、介入性檢查等過程中,也有很高的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傳播風險,特別是醫生在操作過程中,與患者血液接觸多,感染風險大[3],所以在這些醫療活動實施前對患者的相關感染性指標進行測定是預防患者與醫務人員感染發生,降低醫療糾紛率的重要保障。
綜上,在輸血前對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性指標進行測定,可以為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提供可靠依據,促進院內感染發生率的降低,頗具臨床應用價值。
( 作者單位:高安市人民醫院 )
[1]陳雪芳,許文芳.手術和輸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標檢測結果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1,23(5):248-249.
[2]王碰治,鄭建華,許偉雄.患者輸血前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及其意義[J].大家健康,2014,20(4):737-741.
[3]韓選偉,胡同平,張文蘭.10681例輸血前術前產前患者感染性疾病標志物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22(5):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