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玉
中醫護理在壓瘡防治中的應用分析
●周林玉
目的:探討在壓瘡防治中應用中醫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壓瘡高危患者和60例壓瘡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壓瘡高危患者和30例壓瘡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記錄兩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壓瘡患者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壓瘡防治中應用中醫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提高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醫護理;壓瘡防治;臨床效果
目前,壓瘡防治仍然是護理學領域的重點和難點。隨著臨床護理經驗不斷增加,中醫護理在壓瘡防治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30例壓瘡高危患者和30例壓瘡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將所得數據進行匯總和統計學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壓瘡高危患者和60例壓瘡患者,60例壓瘡高危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最大75歲,最小50歲,平均年齡(61.27±14.34)歲;60例壓瘡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最大77歲,最小51歲,平均年齡(63.36±13.65)歲;臨床中醫辨證為氣血虧虛患者10例,熱毒浸淫證患者16例,血凝藴毒癥患者14例,氣滯血瘀證患者20例。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1)針灸療法:針灸具有疏通經絡、扶正卻邪、調和陰陽、運行氣血的功效,可縮短患者臥床時間,減少壓瘡的發生;(2)中藥制劑的應用:預防壓瘡可利用復方茶葉墊、紅花油等,均對壓瘡的發生良好的預防效果;壓瘡的治療可采用滑石粉合劑、散劑、粉劑、珍珠膏等方法;(3)起居護理:患者在春夏兩季機體腠理開泄,應著棉質衣物,并及時清理汗液;秋冬兩季陰氣轉盛,要及時補充水分,增強皮膚抵抗力;(4)飲食護理:飲食要兼顧壓瘡局部修復和病原疾病的需要,選擇甘淡平補、甘平微溫的食材,補益正氣,多進食蔬菜水果;(5)情志護理:護理人員在中醫情志理論的指導下,積極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6)功能鍛煉:運動可活動筋骨、健腦強神、通暢氣血,抵御病邪。適當的主動或被動運動有利于原發疾病的康復,減少臥床時間。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壓瘡患者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臨床療效評價標準[2]:無效:壓瘡面滲出物增多,甚至出現惡化;有效:潰瘍面得到控制,壓瘡面滲出物有所減少;顯效:潰瘍面減小,生長有肉芽組織,壓瘡面無滲出物,且干燥;痊愈:痂皮脫落,壓瘡面愈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數×100 %。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價量表,總分為100分,共10項,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統計描述各組數據均以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兩組間數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在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情況
觀察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情況的比較 (例)
2.2 比較兩組壓瘡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壓瘡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壓瘡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例)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x ±s,分)
壓瘡是由于患者長期臥床、經久不變換體位,導致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力、摩擦力、剪切力,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得不到供給,導致皮膚失去正常功能,組織出現破損、潰爛和壞死。中醫認為壓瘡的發生在外是由于壓力、摩擦力所致,在內是由于久臥傷氣,氣虛而血行不暢,久病而出現氣血虧虛所致。中醫護理以整體觀念為護理工作中心,根據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影響,重視內在臟腑功能相互協調,包括針灸療法、中藥制劑的應用、起居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及功能鍛煉,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整理護理服務,凸顯中醫護理的特色和優勢[3]。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壓瘡高危患者壓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壓瘡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壓瘡防治中應用中醫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提高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
[1]馬靜,鄧述華,周玉潔等.中醫藥在壓瘡護理中的應用及研究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8):547-549.
[2]石彩曉,常曉丹,時富枝等.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患兒壓瘡預防中的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5):146-148.
[3]郭薇,黃開芳.循證護理在骨科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2):160-161.
周林玉(1987~),女,大專,護師,研究方向為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