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系統性護理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肖燕
目的:針對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2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60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60例,系統性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兒相關臨床表現和治療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術后不良(8.3%)顯著低于對照組(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SDS情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身體康復速度快,值得推廣。
小兒急性闌尾炎;系統性護理;臨床效果
我國患有急性闌尾炎的患兒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兒童高發病和常見病。該病對患兒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臨床多表現為惡心、肚子痛、嘔吐等癥狀。對于小兒急性闌尾炎治療方法通常采用腔鏡手術。但是由于患兒年齡特點,各種不適感使患兒情緒波動很大,不利于身體康復,為了確保患兒安全,有效護理措施必不可少。本文針對急性闌尾炎的患兒采取了系統性護理干預,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做出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2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患者年齡在(2.5-13)歲之間,平均年齡(4.2±1.3)歲。男性患兒35例,女性患兒25例。選取患者均符合急性闌尾炎癥診斷標準。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
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臨床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首先,產前健康宣講。向患兒及其家屬發病原因和應對措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干預。其次,心理護理。患兒由于年齡尚小,多易哭鬧。需按照患兒特點給予及時疏導,運用兒童語言、游戲等方式分散患兒注意力,安慰其不安和恐懼心理,增加其依從性,配合治療。第三,術后護理。嚴密注意患兒各種癥狀,防止出現術后并發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相關臨床指標和治療總有效率。
效評定標準:顯效-體征明顯改善;有效-治療體征有所改善;無效-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相關資料,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對比
臨床觀察,觀察組術后不良為5例(8.3%),對照組術后不良為12例(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SDS情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癥狀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小兒急性闌尾炎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兒童患病高發病種,極大影響了患兒生活質量。造成急性闌尾炎原因包括淋巴增生或糞石梗阻以及寄生蟲侵人等因素。2.5-13歲幼兒為急性闌尾炎高發群體,該病發病速度快、不適感嚴重。患兒年齡特點,恐懼感非常強烈,劇烈腹痛感等臨床癥狀嚴重,患兒多出現哭鬧等不良情緒,其治療依從性非常低,治療效果不佳[1]。
腔鏡手術法是目前主要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首選方式,但是患兒自信心差、嚴重不配合影響臨床效果。因此對患兒開展系統性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并且得到廣大醫護人員和家屬的認可。
系統性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式,改變了常規護理的盲從性[2]。系統護理以患兒為中心。不僅對患兒進行身體護理,還注重了對患兒心理、飲食、并發癥等方面干預。急性闌尾炎患兒,心理狀態比較差,容易產生恐懼和不安情緒,增加了治療難度。護理人員運用兒童心理學,從精神上給以安慰和鼓勵,讓患兒感受到溫暖和親近。消除患者內心不良因素,提高患兒護理效果。并發癥積極有效維護,避免傷口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積極配合治療,主動進行術后復健,提高臨床治愈率。
本文從實際病例分析得出,患者通過系統護理有效的改善了不良癥狀,觀察組術后膿腫、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等臨床不良癥狀發生率(8.3%)顯著低于對照組(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SDS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情緒得到了有效控制。綜上所述,針對急性闌尾炎患兒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患兒術后恢復快,不良癥狀少,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單位: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
[1]陳格英.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應用系統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0):260-261.
[2]宋穎.系統性護理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5(16):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