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國進入未富先老的狀態。在老年人這一群體中,存在著一類特殊而又重要的群體——失獨老人,他們當年積極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在遲暮之年,孩子卻因疾病、意外等種種不可抗力因素離世,自己卻因生理因素導致很難或無法再育。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幫助他們的養老,但不尋常的經歷使得他們的養老問題異于常人,令人堪憂。本文實地調研了昆明市城區的失獨老人,了解其訴求,可作為當地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的依據。
關鍵詞:失獨老人;訴求;昆明市城區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31-01
一、失獨老人現狀
在中國,存在著這樣一類人,當年積極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在遲暮之年,孩子卻因疾病、意外等種種不可抗力因素離世,自己卻因生理因素導致很難或無法再育,這類人我們稱之為“失獨老人”。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的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 我國現在至少有10 萬個失獨家庭, 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 萬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 會有1009 萬人在或將在25 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國, 將有100 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2013年,人口學家預測,中國的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1000萬。隨著他們逐漸步入老年階段,這個特殊群體數量的日益增加使得養老問題變得亟待解決。
二、昆明市城區失獨老人的訴求
昆明市城區的失獨老人的對政府的訴求如下:
(一)政府應出臺地方性法規,完善云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法條例,補充對失去獨生子女父母的贍養責任內容,調整、完善法律條款的不足,更好地保障失獨家庭的權益。
(二)對于失獨父母生病住院的應給予優先照顧,提供單獨病房。重大疾病給予困難補助。
(三)照顧失獨父母提前退休,工資不受影響。由于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他們身心和精神的打擊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再加上工作的壓力,他們無法和正常人一樣上班。
(四)居住條件困難的,優先照顧安排廉租房,經濟適用房。
(五)對“失獨”母親年滿49周歲夫妻雙方可以享受扶助金補助政策,對己逾期漏報的必須從速按規定享受扶助之日起追補發放。計生部門應該簡化有關繁雜手續。應該主動上門服務。扶助金的標準按物價上漲指數逐年增加。
(六)對獨生子女死亡給予一次性的撫恤金補助不低于3萬元。
(七)建立失獨群體獨立的養老公寓。鑒于群體的特殊性,不能像其他正常家庭那樣,老少同享天倫之樂,兒孫繞膝的情景,對失獨老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刺激,所以,很有必要建立獨立的養老院,應對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生活。若在短時間內建立獨立的養老院尚有困難,省內最好的養老院應該優先讓失獨家庭入住,并減免一定的費用。對失獨群休的老、病、死及相關程序實行統一管理,妥善照顧好重癥病人及做好臨終關懷服務,妥善處理好每個人身后的喪葬事宜,真正做到讓失獨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總之,省計生委領導應該充分了解這個災難群體的現實生存狀況,重視群體的請求,盡快解決困難,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撫政策,讓失獨群體在有生之年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感受到利益導向機制帶來的關懷,讓失獨者家庭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解決昆明市城區失獨老人問題的建議
不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昆明市對失獨老人的補貼和關注都還還不夠。
(一)在物質方面,居民每人每月給予扶助金490元。據2014年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顯示,昆明市2013年人均月收入2363元,人均月消費1380元,國家補助僅達昆明市平均收入水平的20%左右,達到消費的35.5%,對他們而言,這些補助的作用可謂杯水車薪。因此,云南省政府應在國家制定的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給予失獨老人物質補貼,使他們的物質生活不至于窘迫。
(二)在醫療方面,失獨老人因痛失子女,身心遭受重大打擊,健康狀態每況愈下,在醫療上的支出要多于普通人,但昆明市在這方面并沒有給予失獨老人特殊照顧。不論是在物質方面的補貼,還是就醫手續的簡化,都無異于普通人,但對失獨老人而言,他們精神狀態不太好,就醫程序應該區別于普通人,可以設置專門的失獨老人就醫通道。但是不能注明“失獨老人便捷通道”之類的字眼,因為一方面,失獨老人本身不愿意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此類標注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其次,防止一些非失獨情況人員投機利用這一資源。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本人認為應當建立一個專門的政府、醫院、失獨老人聊天群,定期在群文件里公布相應的照顧政策和程序,使每個人對自己所受到的關愛都了然于心,也對相應的程序進行熟悉。
(三)在精神方面,失獨老人自身封閉,不愿與外界接觸,不管是政府還是社區,他們的關愛還達不到緩解他們的痛苦的程度。除了自救和同命人相惜,政府、社區和所在單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云南大學在對本單位的失獨老人信息保護方面做得非常好,不會對外公布失獨者信息,對此可以使他們免受外人不必要的干擾,不可否認,這種保護是出于好意,但同時也拒絕了很多可以幫助失獨老人的機會,因此政府、單位和社區應該分情況處理各種情況,使得失獨老人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又可以受到好心人的善意幫助。對于政府、單位和社區而言,為失獨老人篩選過濾信息顯得尤為重要,但一味拒絕并非上策。因此,政府、單位和社區有必要提高信息甄選能力,為失獨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一個良好的通道。
參考文獻:
[1]方曙光. 社會支持理論視域下失獨老人的社會生活重建[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3,04:104-108.
[2]宋強玲. 失獨家庭養老問題及對策研究[J]. 人民論壇,2013,05:126-127.
[3]賈凱.試論失獨老人社會救助:困境與建議[J].未來與發展,2014,10:58-61.
作者簡介:杜鵬飛(1989.-),男,漢族,湖北襄陽人,研究生,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