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首先植根于國家的發展當中,而國家的發展與權力、權威、制度、文化和網絡的相聯系,因而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與這五個元素具有相關性,從政治社會學視野看,權力、權威、制度、文化、網絡的歷史發展,體現了國家能力性質的歷史發展。
關鍵詞:國家能力;政治社會學;歷史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80-01
國家能力是國家為實現其意志而具有的職能、行動力。從這一關系看,國家能力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相關聯。政治社會學關注國家發展的五元素:權力、權威、制度、文化、網絡,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國家能力的發展與這五個元素是相關聯的,權力、權威、制度、文化、網絡的歷史發展,體現了國家能力性質的歷史發展。
一、權力與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
權力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分工階段,但是與國家真正相聯系,和明顯的發展,則是在奴隸社會的城邦時期。當時的城邦,或者君主給予的臣屬的封地,便有了國家的輪廓和性質,在這個時期,伴隨國家的出現,國家能力開始形成,但這只是國家能力的初始階段,它不具有完整性。在城邦政治時期,國家的首要核心是所有者的權力,城邦、封地歸屬于誰,誰便擁有對城邦的絕對權力。在這個時期,國家能力在形成的最初便是為了保障統治者的權力,而且,由于最初時期城邦的地域范圍小,國家能力的發展有限,它在這個時期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取功能,通過權力的絕對性使得國家能力在初始的發展階段突顯強制性,這也是國家能力的第一個性質,即城邦權力下的國家強制性。
除了強制性外,國家能力在初始階段還有另一個突顯的屬性:階級性。依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家的性質決定了國家職能的性質,而國家是階級社會產物,是統治階級的工具。國家能力的實行,代表的是統治階級對國家的統治,所以,國家能力在其初始階段,便突顯了強制性和階級性。
二、權威與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
從城邦、封地的奴隸社會到后來的封建社會,國家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在地域和領域、功能上都有擴大和縱深。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是,社會狀態從奴隸社會到相對平等的平民社會。在封建社會,原來的城邦政治的絕對權力,變成了更大的國家屬性的君主的絕對權力,權力所統治的對象也由奴隸轉變為平民。在這個時期,單靠奴隸時期的絕對權力絕對的懲罰暴力,無法有效地統治平民,維護國家和統治者的利益,因而,在權力的絕對性前提下,增強國家的權威性變得很有必要。
權威是使人們自覺服從的力量。在封建社會,權力雖然仍具有強制性,但它相對溫和了下來,不再頻繁地直接暴露在平民面前,而是使用權威來樹立國家能力的合法性,這種合法性的主要形式便是規訓。這個時期便是國家能力的成長時期,國家能力在這個時期除了具有強制性和階級性之外,更突顯其合法性。國家能力通過權威取得合法性的加固,從而去實踐國家政策和意志,保證其有效性。
三、制度與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知道,城邦國家、封建君主國家是國家能力發展的初始和形成時期,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時期是和國家發展的歷史相對應的。到近現代,國家的發展又經歷了改變,在這個時期,國家的結構變得完整,國家的功能變得完善,國家能力也在這個時期得到相應的發展成熟,所以也可以將這一時期看作是國家能力發展的成熟階段。
從歷史的發展看,近現代是國家制度改換和發展、超越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便是封建社會向民主社會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當中,平等、自由、民主意識成為社會主流,并深入人心。從近代發展到現代國家,權力雖然仍代表著統治階級利益,但它從封建社會的絕對性變成了現代的相對性,在這個時期的國家,更注重的是國家社會制度的建設。
這個時期,國家的權威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加強,現代國家追求成為終極權威的擁有者。這個時期的國家,通過其強大的權威性建立起對應的社會制度,來維護國家的運行。國家能力在現代國家的發揮,是通過制度來指引社會運作的。
總的來說,現代國家的發展使得國家能力在合法性和規范性上進一步發展,當然,這些屬性發展的前提依然是強制性和階級性?,F代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使得國家能力在提取、規制、分配上不斷提升和發展。
四、文化、網絡與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
從現代國家的格局來看,文化、網絡不限于國內,在國際上,世界格局的也成為重要的網絡。在全球化的現代世界,某一社會文化特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政治維度,網絡則是一種強大的聯結體。這樣的發展環境,要求一個國家有更好的國際能力應對,這便促進了國家能力在文化和國際網絡符號上的響應能力。這個時期的國家能力,在對內對外的文化、網絡上,是相互建構的,一方面,國家能力要適應全球化的步伐,不斷改變和提升自己對符號的響應,另一方面,國家能力會在國家意志指導下去有針對性性的改變和建立一些文化和網絡的連接,構建一種反映國家主體性的文化和網絡,從而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在對外能力上的擴大,基本上是通過綜合國力的提升,在國際競爭中占優,從而在國際網絡聯結點上占有一定的主動權。
小結
通過政治社會學視角下的五元素對國家能力的歷史發展進行論述,只是一種嘗試性的思考,依據的是國家能力的歷史起點:國家權力的發展。需要說明的是,國家能力的強制性、階級性、合法性、規范性等性質,并不是在不同時期依次出現的,它們更多的是在國家能力歷史發展的初始階段便存在。本文之所以用五元素進行分析別闡述,只是為了便于分析國家能力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突顯的不同屬性,意在通過對這些屬性不同時期的突顯,來體現國家能力是如何在不同時期發展起來的。需要強調的是,強制性、合法性、階級性是貫穿于國家能力歷史發展整個過程的,而國家能力依附的核心是國家權力。
參考文獻:
[1] 安東尼·奧羅姆,政治社會學導論[J](第4版),張華青等譯,上海世紀出版社,2014(3).
[2] 黃寶玖. 國家能力:涵義、特征與結構分析[J]. 政治學研究, 2004(4).
[3] 張長東. 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基于國家能力理論視角[J]. 法學評論, 2014(3):25-33.
[4] 劉京希. 論轉型時期的國家能力與社會能力[J]. 文史哲, 1996(1):13-19.
[5] 黃清吉. 國家能力基本理論研究[J]. 政治學研究, 2007(4):45-53.
作者簡介:余增威,男,壯族,廣西人,研究生在讀,四川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方向: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