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連雷 王海龍
【摘要】 F頻段和D頻段是中國移動TD-LTE網絡室外覆蓋使用的主要頻段,單F和單D頻段建成后的單層網不可避免會產生容量不足或弱覆蓋。本文結合近幾年TD-LTE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分析F/D雙層網演進策略,并對部分區域進行單F、單D、F+D雙層網的覆蓋效果進行仿真,結果表明:建設F+D雙層網可以有效提升網絡覆蓋效果及網絡容量,進而提升用戶感知。】
【關鍵詞】 TD-LTE F+D 雙層網
一、引言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隨時隨地高速接入網絡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網絡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中國移動要求精確開展4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網絡競爭優勢。按照“更深、更廣、更厚、更精”的要求,繼續實施“三領先、一確保”戰略。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建成TD-LTE單層網,主要特點城區主要以單F或單D頻段組網,由于城區無線環境復雜,TD-LTE網絡頻率高,空間傳播損耗大,建成網絡易產生弱覆蓋或容量不足,覆蓋效果不理想。利用中國移動豐富的頻率資源和站址資源,除采用仿真手段精確選址建設單層網的方式外,還可以考慮雙層網建設,從而提升網絡覆蓋質量和用戶感知。
二、TD-LTE頻率資源及覆蓋性能策略
2.1 TD-LTE頻率資源現狀
中國移動TD-LTE網絡擁有非常豐富的頻率資源,詳細情況如下表1所示:
注:A頻段,目前為TD-SCDMA主用頻段。隨著TDLTE網絡覆蓋不斷完善,終端不斷更迭,用戶不斷遷移,A頻段可重耕,用于TD-LTE網絡建設。
2.2 TD-LTE頻率覆蓋能力
目前F頻段和D頻段是中國移動TD-LTE室外覆蓋的主要頻段,通過鏈路預算和校正后的傳播模型,可以計算出每種覆蓋場景下的小區覆蓋半徑,如表2所示:
2.3 TD-LTE頻率使用策略
根據F頻段和D頻段不同的覆蓋能力和頻段特點,某地市的頻率使用策略如下:
F頻段:城區外采用F頻組網,可用帶寬20M+10M,用于室外宏基站覆蓋或者封閉室內場景(如地鐵)的覆蓋;高鐵專網覆蓋;小區對打覆蓋等。
D頻段:主城區和縣城城區采用D頻段組網建設,可用帶寬60M,3個可用頻點,2個頻點用于室外宏基站,1個頻點用于室外小基站補盲補弱。充分利用D頻段多頻點特點,采用載波聚合等技術提高網絡速率,發揮F頻段覆蓋優勢的同時發揮D頻段的容量優勢。
2.4 TD-LTE F/D頻段雙層網演進策略
F頻段為主組網場景,直接引入F+D同心圓雙層組網結構,F為基礎覆蓋層,D為容量層。
D頻段為主組網場景,需根據網絡不同特點,靈活選擇,D+F或者D1+D2雙層組網方式。
三、仿真
本文對某地市部分區域進行雙層網規劃情況進行仿真,該區域目前TD-LTE網絡建設的總體情況為:選定區域為某地市密集城區,已建設D頻段單層網。對選定區域進行單F頻段、單D頻段、F+D雙層網的覆蓋方案進行仿真,結果如下:
(1)單F頻段仿真
仿真站點布局以該區域現有TD-SCDMA站點為基礎,采用現有TD-SCDMA工程參數進行F頻段升級后的TD-LTE網絡覆蓋仿真。仿真結果:DL RSRP>-100dBm預測覆蓋率為93.67%,未能滿足集團單F規劃目標(95%)。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
(2)單D頻段覆蓋仿真
仿真站點布局以該區域已建成TD-LTE D頻段站點為基礎,采用現有TD-LTE D頻段工程參數進行D頻段的TDLTE網絡覆蓋仿真。仿真結果:DL RSRP>-98dBm預測覆蓋率僅為92.78%,未能滿足集團單D規劃目標(95%)。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3)F+D雙層網仿真
仿真站點布局以該區域現有TD-SCDMA站點和已建成TD-LTE D頻段站點構成F+D雙層網為基礎,進行F+D雙層網后的TD-LTE網絡覆蓋仿真。仿真結果:DL RSRP>-100dBm預測覆蓋率為98.35%,滿足集團TD-LTE規劃目標(95%)。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4)結論
【1】 TD-SCDMA站點的F升級和現有D頻段無法滿足集團連續覆蓋規劃目標(95%),通過F+D構建雙層網實現互補可滿足連續覆蓋;
【2】從F+D仿真可見,局部仍存在D/F雙弱覆蓋區域,必須加強補點建設。
四、結束語
為打造4G精品網絡,需要繼續深化雙層組網建設,增加網絡厚度,以滿足容量需求。本文結合F頻段和D頻段的組網,分析了雙層網演進的策略,并針對雙層網建設給出如下建議:
建議1:從深度覆蓋需求和后續業務發展趨勢來看,仍需要實現D頻段單層和F頻段單層網絡連續覆蓋,因此雙層網需要獨立規劃,保證單頻連續覆蓋,降低頻段插花覆蓋情況。
建議2:為保證F升級站點性能,同時不影響TDSCDMA網絡質量,需對共模升級站點功率不足的RRU進行替換。
參 考 文 獻
[1] TD-LTE無線網絡規劃關鍵技術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2012
[2] LTE系統鏈路預算分析[J]. 廣東通信技術, 2012
[3] 3GPPLTE部分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級仿真實驗[D].武漢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