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陳旭 張凈雯
【摘要】 當前,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在國內外高校引起了足夠的重視。高校應從創新創業理論課程和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兩方面建立起連貫、持續和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本文將通過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探討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出發,從而設計出一套可行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關鍵詞】 創新教育 創業教育 課程體系構建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因此,高校要深入教學改革,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有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一、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現狀分析
1.1創新研究與創新課程的現狀
創新就是創造,創造也就是創新。創造學被列入大學教學內容當首推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該校在1948年即開設了“創造性開發”課程。1949年,奧斯本在布法羅大學開辦了“創造性思考”夜校,致力于推進創造教育。之后,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著名大學以及許多軍事院校、工商企業等,也都相繼開設了創造學及有關創造活動的訓練課程。
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學的許立言把創造學引入我國大陸。1980年,創造學最早移植于上海交通大學,隨后便在其他高校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1994年,中國創造學會在上海成立,隨后又成立了創造教育專業委員會。
1.2創業研究與創業教育課程的現狀
創業研究的興起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末,國外大學開展創業教育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最著名的是美國大學的創業教育。目前,美國的創業教育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內容涵蓋了從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我國國內近年來大學創業教育也迅速發展。2002年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9所高校試點創業教育。包括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全國青聯與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制定了KAB項目的推廣規劃,計劃在2010年以前將該項目推廣到全國2000所高等院校,培訓師資1萬名,使至少50萬名學生免費學習KAB課程。
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構
首先公共基礎課要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不分專業、不分側重。目的是培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業能力,包括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技能、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品質等。創業能力,包括事業心、進取心、開拓精神以及開創某項事業、策劃某項活動或推廣某項產品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等。筆者認為這類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為創業奠定基礎,對更好的就業也會有所幫助。這是一門素質教育的課程,目的是培養一批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大學生,無論創業或就業這種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其次,教師通過課堂作業、小組訓練、考核作品等模塊中選拔種子選手,有創業意愿,且具備較強創業素質的同學作為金字塔中間力量,進一步專項訓練(SYB項目、專家培訓、創新創業選修課、大賽等),通過專項訓練,提高和加強創業實踐能力,為學生真正創業奠定基礎。最后,通過專項訓練,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創業知識與能力,并且已經擁有比較成形的創新創業項目,從中選拔一批具有孵化潛能的學生團隊,入駐孵化器,由校內老師和校外創業導師共同一對一進行指導,通過省級、國家級大賽或搭建企業融資平臺,幫助學生項目真正落地。
這種教育模式,培養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集中資源,產出較高,持續性強,為高校從創新創業教育到創新創業實踐的開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具體可分為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隱性課程包括環境與氛圍的熏陶,第二課堂的開展和社會實踐活動。看似無課,實際上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植入與開發是潛移默化的。這部分內容需要高校宣傳處、學生處、招生就業處、團委、社團各部門的配合實施開展。顯性課程主要分為四類:公共必修課、選修課、網絡課、專業型課。公共必修課由創新創業教研室作為通識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選修課和網絡課由創新創業教研室針對具有創業意愿或創新創業能力較強,擁有項目團隊的學生開設;專業型創新創業課程由各學院自行安排,可穿插在一些專業課中開設。
總之,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教育教學創新;人人都要創新,人人都能創新,教師創新也不例外;創新需要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教學創新也不例外。創新永無止境!
參 考 文 獻
[1] 彭文博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J]. 課堂教學,2010,1(4):55-57.
[2] 孫曉梅.試論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功能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
[3] 魯保富.論教育現代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25(2):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