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穎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常熟215500)
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方案對晚期肺癌臨床療效觀察
孫穎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常熟215500)
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方案應用于晚期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確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9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4例,采用吉西他濱聯合順鉑方案治療;實驗組45例,采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方案治療。統計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實驗組在疾病控制率及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藥物毒副作用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方案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可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有效避免藥物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培美曲塞 順鉑 非小細胞肺癌 藥物毒副作用
肺癌(lung cancer)是當前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我國城市的肺癌發生率在惡性腫瘤中高居首位,且仍處于上升趨勢[1]。肺癌患者中80~85%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2],確診時多為晚期。此時,病變多發生轉移,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預后不理想。目前臨床治療多采用第三代化療藥聯合鉑類為主的方案[3],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命周期。本研究將探究采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的化療方案對晚期肺癌臨床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確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9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0例,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59.5±4.7)歲。將89例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44例,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齡49~76歲,平均年齡(59.3±4.3)歲,病理分期:Ⅲ-b期10例、Ⅳ期34例、鱗癌2例、腺癌42例;實驗組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59.7±5.1)歲,病理分期:Ⅲ-b期11例、Ⅳ期34例、大細胞癌2例、腺癌43例。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如年齡、性別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實驗組接受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培美曲塞500mg/m2靜脈滴注10~15min,d1,順鉑25mg/m2,d1~d3,21d為一周期,3周一個療程,接受培美曲塞治療一周前開始口服葉酸400mg并肌注1mg維生素B12,葉酸持續用藥至完成化療后三周,維生素B12每9周重復肌注一次,持續到末次治療結束一個月。治療開始前一天、當天及第二天均口服4mg地塞米松片,2次/d。對照組接受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化療,吉西他濱1000mg/m2靜脈滴注10~15min,d1~d8,順鉑25mg/m2,d1~d3,21d為一周期,3周一個療程,治療前后其他用藥及措施同實驗組。所有患者接受血常規檢查3d/次,以及一周一次的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評定:至少完成兩個療程評估療效。參照RECIST療效標準,可將療效劃分為進展(PD)、穩定(SD)、部分緩解(PR)及完全緩解(CR)四個方面,疾病控制率=SD+PR+CR,有效率= PR+CR。
1.3.2藥物毒副作用:化療產生的藥物毒副作用主要集中在胃腸道反應、血液學毒性。毒副反應按國際通用的NCI-CTC3.0版的分級標準評價,分為Ⅰ~Ⅳ級。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療效評定:在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至少化療2~3個周期,從結果分析來看,實驗組的疾病控制率以及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評定(%)
2.2藥物毒副作用:實驗組血液學毒性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等毒副作用癥狀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目前全世界肺癌發病率最高,我國肺癌的死亡率日趨增加,已經成為第一位的癌癥死因。大部分肺癌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的目的為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一線化療方案是順鉑聯合第三代化療藥的聯合治療。
吉西他濱為嘧啶類周期特異性藥物,主要代謝物在細胞內摻入DNA,作用于G1/S期。但吉西他濱除了摻入DNA,還對核苷酸還原酶具有抑制作用,減少細胞內代謝物的降解,具有自我增效作用[4]。順鉑應用于非小細胞癌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應用在聯合化療中更無耐藥性,兼具協同與疊加療效。培美曲塞作為新型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的一種,應用于非小細胞癌的治療可有效避免藥物毒副作用,也成為NSCLC化療方案新的方向。相關研究表明[5~6],治療過程中使用葉酸、維生素B12及地塞米松,可能是削弱藥物毒副作用很重要的一點。培美曲塞是多靶點抗葉酸制劑,可影響葉酸代謝從而影響腫瘤細胞復制。其作用原理在于,可通過抑制多個靶點,實現阻止嘌呤及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最終實現抑制腫瘤細胞DNA及RNA的合成,實現抗腫瘤效果。培美曲塞于2004年8月經美國FDA批準作為新的第三代化療藥物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于2008年9月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經美國FDA批準用于非鱗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7]。
本文通過研究培美曲塞、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和毒副作用,結果顯示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組治療有效率為53.33%,疾病控制率為88.89%,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組治療有效率為34.09%,疾病控制率為72.23%,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NSCLC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1]王紅艷,湯虹,吳育鋒,等.康萊特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肺腺癌中的協同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138-141.
[2]石遠凱,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56.
[3]張玉梅,李春姍,陳逸恒.培美曲塞單藥維持化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3):48-50.
[4]石遠凱,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734.
[5]王靜,李峻嶺,石遠凱,等.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在非小細胞肺癌輔助化療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9):987-989.
[6]Garon E B.The race for combined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NSCLC.[J].Lancet Oncology,2016,17(3):259-260.
[7]王云霞.培美曲塞二鈉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腺型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41-42.
R734.2
B
1672-8351(2016)10-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