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娟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泰州225599)
住院患者處方點評干預前后抗菌藥物使用的對照分析
錢小娟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泰州22559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處方點評干預前后抗菌藥物使用的對照分析及效果。方法:對2015年11~12月在我院各科室采用抗菌藥物治療的526例患者的處方為研究分析對象,采用點評方法對526例處方進行干預,并討論干預后的使用效果。結果:526例處方共存在76例抗菌藥物使用問題,占處方總例數的14.45%。其中合并用藥不合理7例(占1.71%),藥品選擇不合理27例(占5.13%),用藥劑量不合理36例(占6.84%),用藥時間不合理14例(占2.66%)。結論:采用處方點評干預,可以及時發現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情況,并可進行及時糾正,提高藥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同時為患者節省治療費用,能達到國家要求,取得較好的臨床用藥效果。
住院患者處方 點評干預 抗菌藥物 使用 分析
處方點評是近年來在我國醫院管理系統中發展起來的用藥監管模式,由醫院組織藥學專業醫生對臨床處方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并對處方書寫的規范性及藥物臨床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評估,對存在的用藥隱患及問題及時反饋給臨床醫生并同時進行用藥建議,使臨床用藥更規范合理,起到監督和監測的雙重作用[1]。
近年來由于抗菌藥物的迅速發展及普及使用,臨床出現濫用、亂用的現象,患者對抗菌藥物的耐受性及使用效果每況愈下,不但無益于患者的健康恢復,還增加了治療成本,引發醫患糾紛[1~2]。
為此我們對我院部分科室在2015年11~12月使用抗菌藥物的526例處方進行處方點評干預,并將點評后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1~12月在我院各科室采用抗菌藥物治療的526例患者的處方為研究分析對象,處方對象的基本資料為:男性312例,女性214例,患者年齡2個月~82歲,平均年齡(46.6±2.8)歲。患者分別來自我院的普外科、泌尿科、呼吸內科、婦產科、心外科、骨科及ICU等。患者均需使用不同類型的抗菌藥物。
1.2方法
1.2.1由專業藥學醫生(臨床藥師)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2012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和衛生部〔2010〕28號文件《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及《藥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和法規規定對526例處方進行點評干預[3]。
1.2.2對患者的用藥按年齡、性別、臨床診斷、手術內容、抗菌藥物類別及名稱、用法用量、療程等進行記錄分析,對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與臨床醫師共同探討合理的用藥方案。
1.3評價指標: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臨床用藥須知》中規定內容為評價指標[4]。對干預后的處方進行統計分析,并抽取干預前相同數量的處方進行點評,比較干預前后的變化情況。
1.4統計學方法:將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26例處方共存在76例抗菌藥物不合理情況見表1,比例為14.45%,其中有7例為合并用藥不合理、27例為藥品選擇不合理、36例用藥劑量不合理、14例用藥時間不合理。

表1 526例患者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情況統計匯總表(n,%)
處方點評主要是將醫院各科室用藥進行合理用藥管理,對存在的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超常處方等不合理用藥通過點評達到改善單張處方藥品類型、數量合理、藥品使用符合適應癥、符合國家基本藥物的使用比例、抗菌藥物的使用符合國家規定、注射劑型的使用比例合理、用藥比例合理等目的[5]。可以有效防止亂用藥、濫用藥,尤其是在抗感染藥物的使用上,不但可以降低藥物對患者產生的副作用和耐受性,還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用藥成本,減輕患者的負擔。目前的處方點評方式還處于傳統的人工模式,存在工作量大、覆蓋面小、標準不統一等缺點,我們相信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的自動點評方式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應用。
在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對住院患者的處方點評,共發現76例處方存在問題,其中合并用藥及藥品選擇為主要問題,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臨床主治醫生沒有完全熟悉了解藥物的性能而導致。為此我們對各科的臨床醫生進行統一藥品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對藥物性能和注意內容的業務知識水平,要求他們能重視藥品說明書的閱讀與理解,每種藥品都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包括適應癥、服用方式、不良反應情況、禁忌癥,并要求對使用的新型抗菌藥進行小范圍使用后才可正式應用。在對老年及幼兒患者用藥時要綜合考慮他們的耐受性較差、組織器官開始衰老或尚未成熟、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或不足等情況,在劑量時間上要掌握控制好(通過適當降低用藥劑量并延長用藥時間等方法)。在合并聯合用藥時要注意各種藥物之間的相互抵觸及中和藥性的作用。同時臨床藥師在臨床一線可以及時發現存在的用藥問題,有利于與臨床醫師進行交流溝通,避免主觀臆斷出現用藥的不合理。
通過處方干預,及時發現并對處方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整改后并未出現一例因用藥產生嚴重影響患者治療康復的病例,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得到有效改變,并受到患者的支持和歡迎,我們認為在使用抗菌藥物時應堅持選擇療效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抗菌藥物如一二代頭孢菌素,并在使用時嚴格執行《2012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中的規定,做到規范用藥安全用藥。
采用處方點評方式雖然能及時發現并得以糾正,但仍存在一些現實問題,首先如按目前的人員配置不可能對每張處方進行點評,其次點評者的業務能力也受到較大限制而出現標準不一的情況,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視并尋求解決。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雖然采取處方點評干預對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作用顯著,但更需要我們臨床醫務人員積極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并在治療中對患者多加觀察了解,才能降低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不合理的情況,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黃榮海,劉小芹,周淑英.處方點評干預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對照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7):83-85.
[2]張靈,黃瓊,王璐,等.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干預前后的對照分析[C]//第十三屆全國青年藥師成才之路論壇暨抗腫瘤藥物合理應用與臨床藥學實踐國家級繼教會議論文集.2014.
[3]岳文靜,徐占平,劉麗霞,等.住院患者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干預前后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6):3975-3976.
[4]劉小芹,周淑英,黃榮海.處方點評干預前后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的對照分析[J].今日藥學,2015(8):591-594.
[5]鐘凱.臨床抗菌藥合理用藥的效果觀察[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5(12):138.
R95
B
1672-8351(2016)10-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