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深耕助豐收

自全面開展秸稈禁燒工作以來,玉米秸稈粉碎直接還田已成為河南省大部分農村地區秸稈處理的主要方式。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后,采用大型旋耕機直接旋耕逐漸取代了傳統小四輪耕翻,但長期旋耕的弊端也隨之凸顯,已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
1.耕層過淺。旋耕的土壤耕層不足15厘米,有的甚至只有10厘米。耕作層過淺會導致小麥根系分布淺,植株難以吸收深層土壤的水分和養分,從而引發不耐旱、易早衰、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還增加了環境污染。
2.還田的秸稈處于耕作表層。若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后僅用旋耕機旋耕,則還田秸稈處于耕作表層,小麥種子難以與土壤充分接觸,不利于種子對土壤中水分的吸收,影響種子發芽及出苗。同時,還易于滋生地下蟲,尤其是蝸牛。
3.旋耕后表土層過松。旋耕后表土層過松易導致小麥播種過深,播種深度多在8~10厘米,最終出現小麥苗弱、分蘗少、穗小、易倒伏、病害重等問題,難以獲得較高產量。此外,表土層過松還會導致小麥播量增大,造成麥種的浪費。
當前,深耕作業機械不足是制約土地深耕技術推廣的最大因素,且大型深耕機械購買成本較高,深耕機械作業補貼資金依然不足。此外,土地深耕技術還未被大部分農民群眾所認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高、比較效益低,農民難以接受。地塊零碎,大型機械作業不方便也是影響土地深耕技術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
1.加大補貼力度,用好財政補貼資金。對于大型深耕還田機械,建議實行2次補貼,力爭補貼額度在5%以上,以此推動深耕作業。同時要用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中的深耕補貼,積極探討農機深耕作業的補貼方式和方法,或按照作業面積對農機手進行補貼,或直接對實行深耕作業的農民進行補貼。此外,可將秸稈禁燒工作與推廣土地深耕技術掛鉤,將獎勵和罰沒資金用于購買大型深耕深翻機械。
2.利用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機深耕整地作業。要積極開展好農機深耕整地作業實用技術培訓,委托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施深耕訂單作業、合同作業等,逐步實現此項工作的整村整鄉推進。
張劍昊 史進來 河南省商水縣農業局4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