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王彥榮,胡文靜
?
·臨床研究·
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
劉洋,王彥榮,胡文靜
?METHODS: Fifty-seven cases (60 eyes) with orbital fracture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e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9 cases with 30 eyes) and control group (28 cases with 30 ey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 plate f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The diplopia grading, grading of ocular movement disorder before and at 1, 3mo after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lapse, dislocation,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both group, all the 60 eyes were healed without scar formation. The rate of diplopia grading as grade 0 1mo postoperatively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63% and 40% (P<0.05); diplopia grading 3mo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eye movement barrier obstructs 1 and 3mo postoperativel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3% and 20%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has a good effect for orbital fractur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目的: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的分析。
方法:選擇2013-03/2014-04我院收治的眼眶骨折患者57例60眼,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9例30眼和對照組28例30眼。觀察組給予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在治療前、治療后1、3mo比較兩組患者的復視分級、眼球運動障礙分級情況以及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脫出、移位、感染)。
結果:兩組患眼均為Ⅰ期愈合,均無瘢痕形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1mo的復視分級為0級的比例分別為63%與40%,觀察組在術后1,3mo的復視分級,術后1、3mo的眼球運動障礙分級的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與2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良好,能提高治療效果,且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眼眶骨折;臨床療效;并發癥
引用:劉洋,王彥榮,胡文靜.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國際眼科雜志2016;16(7):1325-1328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工業的日益發展,眼外傷的發病率呈現出逐漸增加態勢[1-2]。
表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觀察組(n=30)對照組(n=30)統計值P男/女(眼)19/1117/130.27780.59821平均年齡(x±s,歲)42.2±9.842.8±11.20.21550.8302病程(x±s,h)2.8±1.22.6±1.80.49520.6224體重指數BMI(x±s,kg/m2)22.34±4.5322.52±3.320.17060.8652雙眼眼眶骨折患者[例(%)]1(3)2(7)1.0000眼別[眼(%)] 左眼18(60)17(57)0.00310.9557 右眼12(40)13(43)創傷原因[眼(%)] 交通傷4(13)5(17) 撞擊傷10(33)8(27)0.36360.8338 鈍擊傷16(53)17(57)骨折類型[眼(%)] 單壁骨折14(47)13(43)0.06730.7952 雙壁骨折16(53)17(57)受傷面積(cm2)2.3±0.92.4±1.00.39710.6928
眶壁或者眼球在受到外力的沖擊瞬間,眶內的壓力會迅速增高,其眶壁很容易發生眼眶骨折,該骨折為眼科中最為常見的眼外傷之一[3]。眼眶輕度骨折者若患者無復視則不需手術,而嚴重者則會導致視力喪失以及面目毀損,其修復需要需眼、耳鼻喉以及口腔科,甚至需要神經外科的多學科合作聯合進行整復[4-5]。目前對于眼眶骨折的手術方法以及修復材料暫時沒有統一定論,其療效各異,為目前眼科臨床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我院研究了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的分析,報告如下。
1.1對象選取2013-03/2014-04我院收治的眼眶骨折患者57例60眼,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9例30眼和對照組28例30。觀察組有1例患者雙眼眼眶骨折,對照組有2例患者雙眼眼眶骨折。納入標準[4]:(1)經CT確診,有明確的眼眶骨折;(2)患者的眼球完整,均無眼球的破裂傷;(3)患者健側眼矯正視力為正常,患側的在傷前也正常,至少≥0.3;(4)患者同意被施行眼眶的骨折修復手術;(5)患者的一般狀況良好,無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無惡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排除標準:(1)患者的一般狀況較差,不適宜手術者;(2)患者不接受手術者。整個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下完成,并同時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與實施。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眼眶骨折多為開放性損傷,在行清創及縫合同時,需行Ⅰ期的骨折修復,首先根據術前的CT重建的結果,充分掌握骨折的部位,決定采取延長或者不延長創口。觀察組給予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其中12眼眶外側壁的骨折患者選擇眉下向外眥的橫形切口,剩余的18眼均向兩側做適量的順延創口。若發生兩個部位的錯位骨折,需要先用組織鉗以及骨膜的剝離子二者協同先復位骨折,再使用微型鈦板將斷端的兩部位進行固定。其中在有3眼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微鈦板橫形跨過骨碎片,再進行兩端的固定。若合并眶下緣骨折,或者眶下緣骨折合并上頜竇前壁的骨折患者需采取唇齦溝的切口,逐漸向上分離并向上翹起向下以及向后發生塌陷的上頜竇的前壁,在上頜竇腔內使用水囊固定,眶下緣骨折采用微鈦板進行固定。對照組患者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該組患者的切開復位方式均與觀察組相同,于固定時給予患者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所有患者除整復骨折以外,還需要對鄰近的器官損傷進行相應的處理措施,有鼻骨以及上頜骨等其他部位骨折者還需要相關專科的合作處理。在術后均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在治療前、治療后1、3mo比較兩組患者的復視分級、眼球運動障礙分級情況以及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脫出、移位、感染)。
療效標準:復視分級分為四級[6]:0級表示無復視;Ⅰ級:表示周邊的視野復視(其>15°);Ⅱ級表示正前方以及閱讀位(<其15°)沒有復視,在其余方向均有復視;Ⅲ級表示在正前方以及閱讀位均有(其<15°)復視發生。眼球運動障礙的分級分為四級[7]:0級表示眼球的運動不受限;Ⅰ級表示患者向一個或者多個方向的極限運動會受限;Ⅱ級表示患者向一個或者多個方向的極限運動明顯受限;Ⅲ級表示患者向一個或者多個方向的運動均不能達中線位置。

2.1兩組患者愈合情況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30眼均為Ⅰ期愈合,均無瘢痕形成。
2.2兩組患者復視分級比較術前兩組復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3822,P=0.7023),術后1mo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0428,P=0.0411),術后3mo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 1.9991,P=0.0456)。觀察組在術后1、3mo的復視分級的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復視分級的療效比較 眼(%)
注:觀察組:給予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對照組: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Z值和P值為術后1,3mo與術前比較的統計值。

表3 兩組患者眼球運動障礙分級比較 眼(%)
注:觀察組:給予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對照組: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Z值和P值為術后1,3mo與術前比較的統計值。
2.3兩組患者眼球運動障礙分級比較術前兩組患者眼球運動障礙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0985,P=0.9216),術后1mo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1533,P=0.0313),術后3mo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1805,P=0.0292)。觀察組在術后1、3mo的眼球運動障礙分級的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的并發癥比較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與2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眼眶骨折為在外力作用下包繞眼球所構成眶的顱頜面的骨骼發生斷裂或者移位[8-9]。眶內側壁以及眶下壁都較薄,其在較小外力作用下就很容易導致骨折,發生爆裂性眼眶骨折。發生骨折裂縫以后,眼內組織的肌肉很容易嵌頓在骨折縫以內,從而導致眼球發生位置的改變,如眼球后退、眼球下陷甚至發生復視等。部分患者會發生眼球的運動神經受損,受損以后會導致眼球的運動障礙,患者張口受限以及眶下神經的損傷等癥狀[10-11]。該類患者若不能及時得到救治,嚴重損傷就很可能會導致無法逆轉的眼球內陷以及終身復視,從而極大地會影響患者的視力以及面部的美觀[12]。因此,對于該骨折的治療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發病嚴重以及嚴重影響其外觀及功能者的骨折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13]。
眼眶骨折分為單純性的眼眶骨折以及復合性的眼眶骨折兩類。單純性的眼眶骨折僅僅為眼眶的眶壁骨折,但是患者的眶緣完整,即臨床上通常將其稱為眼眶的爆裂性骨折,而單純性的眼眶骨折又可以按骨折的部位將其分為眶內側壁骨折、眶底骨折、眶底以及眶內側壁的聯合性骨折。眼眶爆裂性骨折為眼眶骨折當中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其眼眶的眶內壁的骨質最為薄弱,其厚度小于2mm,特別當其受到明顯的外力時很容易發生骨折[1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的并發癥比較分析 眼(%)
眼眶骨折整復的重點為恢復患者的眶架結構以及眶的三維容積。眶骨組成和周圍的骨組織解剖關系較為復雜,且其要對眶內的軟組織起到支持和保護的作用,所以對于眼眶的骨折的治療既要涉及眼眶和周圍骨解剖位置的修復,又要注重外觀的修復,且還要恢復其對眼眶的保護和支持功能。
在修復過程當中,需要應用合適的修復材料以恢復眶骨連續性。合適的材料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術為手術成功的根本。在術前首先需要對患者的骨折進行CT的三維重建。使用螺旋三維CT的成像能夠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旋轉觀察,并能夠逐層的、立體地顯示骨折的解剖結構,明確眶腔內的情況,使醫師更能精確知道患者的具體傷情[15]。我們還可以通過對眶損傷的體檢以及影象學的檢查實施對眶周骨整體的三維重建,實施分割提取以及三維顯示,該技術可以對需要觀測的有意義區域實施定性乃至準確定量分析。在術前了解患者眶腔的缺損大小以及眶內所需填充量,從而使眶骨達到完整重建以及精確的復位,解決復視以及眼球凹陷問題。
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起源自微鈦板堅固內固定技術,后者源自于Converse與Smith,修復重建眶壁的骨折的修復重建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進步。鈦的比重較小,其隨機體的含氧量濃度的增高,其硬度也會逐漸增加,其為一種具有可塑性、穩定性、堅固性、抗磁性的惰性金屬材料。微型鈦板與機體有極強組織相容性,且其無致敏性、無毒性,其在體內一般不會產生排斥反應以及化學性的腐蝕等。在體內不會導致炎癥反應以及無致癌性,在體內植入以后便可以永久留置,以上優點決定其明顯比目前其他的骨折修復材料更為適合。我院采用先預熱高溫消毒的微型鈦板,然后術者再根據CT的三維成像以及術中根據患者的眼眶骨折以及缺損的形狀,對鈦板進行塑型、固定以及修補,使手術的操作更為方便以及更好塑形。且鈦板上的孔可以有利于患者傷口周圍的肉芽組織的生長,從而具有極強的抗感染能力,又能夠使鈦板與骨質的融合更為徹底和牢固。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為傳統的眼眶骨折所用材料,其治療效果有限且常常由于其材料的特質而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生增多。
我院研究了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分析,研究發現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的與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眼均為I期愈合,均無瘢痕形成。但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的與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在術后1mo的復視分級為0級的比例分別為63%與40%,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3mo的復視分級,術后1、3mo的眼球運動障礙分級的療效也更好,顯示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視以及眼球運動障礙的發生。此外,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的與給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內固定治療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與20%,顯示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這與鈦固有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估計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板的宿主相容性較差導致脫出和移位的例數較多,觀察組與對照組均且有1例患者發生了感染,分析該2例患者術后抵抗力較差且無菌意識較差所致。
綜上所述,微型鈦板塑形內固定整復術治療眼眶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良好,能提高治療效果,且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1王兆艷,陰正勤,魏世輝,等.預成形鈦網在眼眶骨折眶壁修復中的應用.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3;33(7):1071-1074
2張滄霞,鄭艷霞,王義軍,等.眼眶骨折168例臨床分析.眼科新進展2014;34(9):849-851
3 Carron MA, Zuliani G, Pereira L,etal. Stability of midface fracture repair using absorbable plate and screw system pilot holes drilled and pin placement at angles other than 90°.JAMAFacialPlastSurg2014 ;16(1):42-48
4余惠英,王曼筠,鄒玉平,等.眼眶骨折患者手術后復視的康復護理.廣東醫學2013;34(12):1954-1955
5陳力,黎靜,楊吟,等.三維CT重建及微型鈦板堅固內固定術在眼眶骨折整復重建中的應用.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3(5):796-798
6賈相龍.三維CT重建及微型鈦板堅固內固定術在眼眶骨折整復重建中的應用.成都中醫藥大學2013;41(7):778-781
7韓曉輝,董志章,查屹,等.鼻內窺鏡微創技術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應用.中國內鏡雜志2015;21(9):995-998
8顧析玲,樓志平,姚文麗,等.鼻內鏡下眼眶內側壁骨折的復位及重建的效果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8):2171-2172
9李憲華,呂金紅,侯玉凡,等.鼻內鏡下經鼻腔鼻竇徑路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復術.中國內鏡雜志2012;18(8):877-879
10 Majewski WT, Yu JC, Ewart C.Posttraumatic craniofacial reconstruction using combined resorbable and nonresorbable fixationsystems.AnnPlastSurg2002;48(5):471-476
11夏德林,黃潤文,付光新,等.自體下頜骨外板在眶底重建及眼球內陷矯正中的應用.廣東醫學2012;33(5):656-658
12劉淑賢,羅瑛.眼眶爆裂性骨折行羥基磷灰石修補術的護理.護理研究2011;25(30):2794-2795
13戴艷麗,王偉,張譯心,等.影響外傷性視神經病變視力好轉的臨床因素分析.第七屆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大會暨湖北省2013年眼科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3:171-171
14 O’Sullivan ST, Limantzakis G, Kay SP.The role of low-profile titanium miniplates in emergency and elective hand surgery.JHandSurgBr1999 ;24(3):347-349
15孫黎波,肖金剛,蘭玉燕,等.個性化鈦網聯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矯正眼眶骨折伴眼球內陷畸形.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5;16(3):272-275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orbital fracture
Yang Liu, Yan-Rong Wang, Wen-Jing 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Project of Yan’an (No.2011Ks-06)
Yang Li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Yan’an People’s Hospital, Yan’an 716000, Shaanxi Province, China. liuyang716000@163.com
2016-03-21Accepted:2016-06-17
?AI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orbital fracture.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rbital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lication
延安市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No.2011Ks-06)
(716000)中國陜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眼科
劉洋,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眼外傷。
劉洋. liuyang716000@163.com
2016-03-21
2016-06-17
Liu Y, Wang YR, Hu WJ.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titanium mini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orbital fracture.GuojiYankeZazhi(IntEyeSci) 2016;16(7):1325-1328
10.3980/j.issn.1672-5123.2016.7.3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Yan’an People’s Hospital, Yan’an 716000, Shaanxi Provin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