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爍
(廣東省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廣州510440)
插畫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陳賢爍
(廣東省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廣州510440)
包裝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包裝個性化的發展,插畫的多樣性的也隨之得到充分發展,并在包裝設計中日益廣泛地運用。插畫可以不拘一格,根據商品的特性和面對的消費群體進行定位,用不同風格的插畫,表示不同的商品。插畫在包裝圖片上運用,能表達出與攝影絕然不同的感受,創造出令人炫目的多元化形態。
包裝設計插畫藝術兒童畫抽象圖形街頭藝術
從字面上講,“包裝”一詞是并列結構,“包”即包裹,“裝”即裝飾,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裝飾起來。從設計角度上講,“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東西裹起來,其根本目的是使東西不易受損,方便運輸,這是實用科學的范疇,是屬于物質的概念;“裝”指事物的修飾點綴。這是指把包裹好的東西用不同的手法進行美化裝飾,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這是美學范疇,是屬于文化的概念。單純的講“包裝”是將這兩種概念合理有效地融為一體。因此,包裝設計不僅應該具備保護產品的功能,還應該具有積極的促銷作用,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更多的人在想盡辦法使之發揮出后一種作用[1]。
現代包裝大多用實物攝影,真實地再現物體的色澤與質感,表現手法單一,容易導致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而使消費品失去積極的促銷作用。但如果在包裝設計上應用插畫,用一些具象或抽象的方法繪制傳統或現代的繪畫,用不同手法的插圖來代替效果單一的商業攝影,不僅能表現商品的外形,還能使設計者用繪畫的藝術手法更好地提示商品的獨特本質,使藝術和商品這兩個互不相干的名詞相互融合、滲透交叉后形成一個有機統一體。這不僅僅是為了介紹產品和顯現產品的個性,還蘊涵著一種日益強烈的社會文化需求的發展趨勢。在當代社會文化中,視覺文化成為當代文化的一種主流形態。美國文化學者丹尼爾?貝爾在談到“視覺文化”時說:“我相信,當代文化是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還強調“當代傾向的性質”是“渴望行動,追求新奇,貪圖轟動”[2]。視覺文化成為當代文化的主流形態,對人們耳濡目染,影響深刻持久。另外,張舒予教授在《視覺文化概論》一書中對視覺文化的定義為:“將以圖像符號為構成元素、以視知覺可以感知的樣式為外在表現形態的文化統稱為視覺文化”[3]。因此,除了傳統的繪畫等視覺藝術樣式外,攝影、電影、電視、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大眾傳媒也是視覺文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插畫在包裝圖片上的運用,能表達出與攝影絕然不同的感受,創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多元化形態:幻想性的、幽默性的、諷刺性的、裝飾性的、象征性的、寫實性的、趣味性的等等。用鋼筆或針管筆能描繪出相當寫實的細密畫;用馬克筆、蠟筆或毛筆能描繪出十分瀟灑、粗獷或爽快的圖形;用對印、刻印、版畫等手法描繪出極富傳統韻味的剪紙或木刻效果;也可用水彩、國畫、油畫、沾水筆、鵝毛筆及其他工具手段來創造出新的肌理效果與圖形。
(一)兒童畫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包裝要起到促銷的作用,首先要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因為只有引起消費者注意的商品才有被購買的可能。因此,包裝要使用新穎別致的造型,鮮艷奪目的色彩,美觀精巧的圖案,各有特點的材質使包裝能出現醒目的效果,使消費者一看見就產生強烈的興趣。造型的奇特、新穎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兒童畫具有的特點與包裝設計中追求的醒目這一原則不謀而合。今天,兒童畫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和關注,五彩繽紛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的展廳里懸掛著。只要還有童年,就不會磨滅人們對于那個奇幻世界的記憶和興趣,就不會缺少表達這種細膩情感的工具和手段。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無法控制的自然規律中成長,而兒童畫中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卻一如既往。將兒童畫的稚拙味和色彩斑斕的特征運用于包裝設計,能很大程度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因為這些因素最能表現出可愛感與親切感,其想象性創造空間非常大。據調查,包裝設計中的色彩美是人最容易感受的,有的市場學者甚至認為色彩是決定銷售的第一要素,他們在長期的市場調查中發現,有的顏色作為產品的包裝,會使產品驚人地不好銷,灰色便是其中之一。
(二)抽象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成功的包裝不僅要通過造型、色彩、圖案、材質的使用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注意與興趣,還要使消費者通過包裝精確理解產品。抽象圖形在包裝上的應用,極大地詮釋了“理解”這一原則。
抽象圖形是用點線面等幾何圖形構成的形象,它可以表現得更為概括,簡潔,新穎,且具有現代美感,由于抽象圖像沒有止境的含義,具有中性的特點,更利于在出口食品包裝上使用。另外,圖形作為包裝設計的信息傳遞要素之一,在包裝設計中往往能喚起消費者的感情,具有明確的視覺傳遞功能。
圖形創意在插畫的創作領域中,其內在的靈活性,可塑性,能夠更多的服務于產品.插畫表現手法根據整體構思可以達到寫實的或寫意的等不同效果.在包裝圖形上應用,能表達出與攝影截然不同的感受,創造出不同的多元化形態。
抽象圖形具有一種特殊的裝飾效果,注重意義的聯想及形式感的創造,是現代藝術設計中常用的一種形式。抽象圖形的規則排列常以大面積的底紋形式出現在包裝設計中,能產生富麗而又不失優雅的裝飾效果。在包裝設計中也可以通過對各種形式圖形的延伸或截取,來豐富畫面。日本東京寶來公司奶制品包裝,色彩以澤西種乳牛的黑白花紋為主色調,以綠色為輔色,圖案以乳牛黑白花紋的不規則圖形,給人一種秩序感,包裝并沒有直觀地顯示乳牛和牛奶的形象,卻更形象地向消費者揭示產品的本質:新鮮、質量上乘的牛奶。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的包裝設計“美心”咖啡,便應用了文字變形的圖形,傳遞著一種簡便實用親切感,沒有浮夸的裝飾語言。
(三)街頭藝術風格插畫運用在包裝設計中
包裝的造型、色彩、圖案、材質要能引起人們喜愛的情感,因為人的喜厭對購買沖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好感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實用方面,即包裝能否滿足消費者的各方面需求,提供方便,這涉及包裝的大小、多少、精美等方面。好感還直接來自包裝的造型、色彩、圖案、材質的感覺,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效應,與個人以及個人氣息的環境有密切關系。針對這一原則,將街頭藝術風格的插畫應用于包裝設計中,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二戰以后的穩定與和平造就了嬰兒潮,現在嬰兒都已經成長起來,從商業到政治執掌了話語的大權;大規模戰爭,全球瘟疫等巨大的傷痛漸漸推到世界的背景,符號趣味,卡通圖型,前所未有地占領著從平面設計到電子媒介,從T恤到插圖的各個領域。
從柏林到北京到堪培拉,全球的兒童在新媒介的哺育下有著類似的成長環境,文化之間的雜交也更趨多樣化,藝術和設計領域的從業人員也從專業走向寬泛,并且有低齡化的趨勢。在迪士尼,麥當勞,耐克等等的形象和符號下,青少年更多,更頻繁地接觸圖形和卡通。街頭藝術涵蓋了很寬廣的范圍,重點是將從屬于其街頭涂鴉應用于包裝設計中。街頭涂鴉不僅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新興行業。我們身邊日趨增多的時尚用品,諸如T恤,公仔,滑板,板鞋,貨車帽等,都有他們的影子。這一熱潮(仍然在上升趨勢)已經吸引了許多的追隨者,游戲是聽著Hip-hop。玩著電子游戲的年輕一代,他們的作品通常有著較高的設計意味和品質。在主流文化及城市法規的干預下,作為一種產生于街頭的藝術形式,當它被主流文化接納后,一批勇于探索的涂鴉藝術家們不斷打破界限,標新立異,進行了跨行業合作的嘗試,也為街頭藝術拓寬了發展的空間和生存的權力。因此也有不少新銳設計新星閃現,由街頭走進產品生產線于商店。因而,將街頭藝術風格插畫運用在包裝設計,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要創造更多富具藝術魅力和實用價值的商品包裝作品,應運用諸多的繪畫風格及結合自己的構思,使創意滲入藝術,藝術滲入商品,商品滲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平庸的設計使商品黯淡無光,而優秀的包裝使商品光彩照人,提高了附加值,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它是無聲的廣告,具有明顯的促銷作用,最終目標是影響消費者的觀念及行為,樹立品牌形象,取得營銷戰略的勝利。找到產品的個性特點,針對目標市場劃分消費階層,給產品進行準確的定位,符合產品鮮明個性,這些是包裝重要切入點。插畫藝術在包裝設計的運用將是這個切入點最好體現工具。
[1]中國藝術設計聯盟網站印刷技術交流討論專欄包裝設計的三個原則。
[2]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書店1989年版。
[3]張舒予:《視覺文化概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頁。
TB482
A
1005-5312(2016)29-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