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語
他是健康大步走的倡導者,養生圈里的運動達人,是風趣幽默的健康講師,是熱愛生活的田園愛好者,是名震中老年界的“萬人迷”;他曾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做科學健身類節目,還撰寫了多部深受大家歡迎的健身保健類圖書……他就是大眾健康“偶像”——趙之心。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趙之心的精彩生活。

傾聽內心的聲音
趙之心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童年時代的他,便有著與其他孩子不大一樣的愛好——喜歡翻看醫療手冊。18歲那年,趙之心如愿進入了北京體育大學,因為那個與眾不同的愛好,使得他在學習解剖、生理、心理等醫學相關專業的課程時,看起來比其他同學更具天賦,尤其是解剖學,他的考試成績在班級里一直遙遙領先。
愛鉆研加上善于歸納,一直鐘情于琢磨運動健康的趙之心,畢業后便留校成為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名老師。大學教師這個人人看好的“金飯碗”,卻曾經讓趙之心苦悶不已——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有一股力量在較勁:這地方適合我嗎?這工作適合我嗎?這種糾結的想法一直縈繞著他,最終他做出了一個令旁人驚訝的決定——向學院提交辭職報告。當校長問其原因時,他說:“我不是不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只是認為,我到社會上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模式。”
全民健身科普第一人
1994年,趙之心離開了三尺講臺,不再面對學校里的學生,而是盯準了社會這個更大的群體。

1997年,趙之心率先提出“全民健身”的概念,并身體力行地走進社區,為大家宣講全民健身。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不被接納,到成為最受歡迎的健身科普專家,他的努力有目共睹:大到機關,小到社區,無論是高學歷的金領還是街道社區目不識丁的大娘,都是他的“學生”。趙之心的講座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深受人們喜愛。為了讓大家對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動作有更直觀的了解,他在演講的時候還會模仿不正確的走路姿態和說話方式。惟妙惟肖的“表演”不僅贏得了聽眾的陣陣掌聲,同時也讓大家思考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行為。
在趙之心的努力宣傳下,許多人開始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并加入到健身的隊伍中。尤其是他提出的“健康大步走”理論,從人體的骨骼結構、正確的走路姿勢、不同人群的行走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令很多人受益匪淺。此外,他還主持了幾千場的大型健康講座,并且在中央臺及很多地方電視臺錄制了上千期的健康專題節目。趙之心認真地對待每一次講座,真誠地與聽眾溝通、交流并最終將自己的健康觀念根植下去,從而使人們的生活得到最有益的改善。
然而,在講座過程中,趙之心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國從家庭到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普遍忽視健康教育。我國大中小學校的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肥胖人數眾多,缺乏動手能力,我們不知道身體的骨骼、神經系統、心血管都有什么作用。所以,全民健身科普勢在必行。”
美麗健康就在簡單勞作中

如今的趙之心是絕對的大忙人,各種社區活動接連不斷,但是他卻把家安在了距離市區50公里的郊外,為的就是生活在山清水秀之中。趙老師天臺小花園中的一花一草都是趙之心夫婦共同置辦的,與那些經過精心雕琢的花園相比,這里顯得較為隨性,甚至有些凌亂,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更加與眾不同的是,幾乎半個園子都是他廢物利用的成果,比如:他可以把一個空椰子殼,改裝成種植肉植的花盆;可以把路邊被枝剪掉的樹枝,撿回來做成盆景……一個個被廢棄掉的物品,到了趙之心手里都可以變為寶貝。趙老師種植的農作物可謂多種多樣,堪比一個小小的植物園。他們還在小花園里種植了一些蔬菜,勞作之余,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
在享受平靜的田園生活之余,趙之心夫婦還會經常一起做健身操。趙老師說,兩個人在共同運動中能發現彼此的特征,知道如何看待彼此的優缺點,從而增進雙方感情,正所謂享受“一起吃苦的幸福”。而且,一起鍛煉能夠起到“平衡”的效果,制定一份適合二人的訓練計劃,這一“平衡”會從健身延伸到生活中,對日常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當然,共同健身還有助于雙方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趙之心的夫人出身于體育世家,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工作,因為長年堅持鍛煉,從頭發的狀態、身材、身體素質,都在同齡人之間脫穎而出。對于這一點,趙之心很是驕傲,他說:“真正的美麗和年輕,其實無不隱藏在日常最簡單的勞作之中。”
吃動平衡最利養生
大家在跟趙老師學習健身的同時,一定對生活中的他有濃厚的興趣,趙老師究竟擁有什么不為人知的養生秘訣呢?一番交談過后,我們發現其實趙老師的養生之道并不神秘,也是走路、跑步、少吃等尋常招數,只不過,他的毅力比一般人強,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煉。
運動是趙之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天都要做,他從不偷懶,也從不給自己找借口。在日常生活中,趙之心特別提倡力量型訓練。在他的家中,能見到許多小型的健身器材,平時他便經常做些啞鈴、杠鈴、舉重的鍛煉,也會定期去健身房做其他器械的鍛煉。此外,他還強調,“必須要做有氧運動”。為此,趙之心每天堅持走一萬步,同時還會經常爬山、跑步、騎車,“如果今天實在沒時間走,第二天一定會加倍走回來”。即便是出差在外,他也會沿著該城市的街道、河邊或跑或走地活動一番,用他的話說,“順便看看那個城市,一舉兩得”。因為長年堅持鍛煉,趙之心身體倍兒棒,中老年人常見的血脂問題、高血壓、心血管的毛病,他都沒有,就連感冒也很少。
飲食上,趙之心相當控制。他說:“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如今,很多人一年365天,頓頓不落,胡吃海塞,腸胃肯定不堪重負,會罷工的。“吃東西之前,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再吃糖、吃油,那么糖、油對你就是‘毒藥”。趙之心如是說。最后,他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養生秘訣:吃動平衡,了解自己。
結語
趙之心始終生活在一個“干凈”的世界里,沒有紛爭、沒有猜疑、沒有世故斤兩的評判,有的只是那些他感興趣的人和事……在他看來,不光體育,其實所有的學科,都是用來研究人的,使用好了,都能合理地為人服務。他說,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個“中”字,人活著,就要保護好這個“中”。何為“中”?其實就是平衡,把身體的左邊保護好了,右邊好了,這個“中”就在;反之,身體有一邊不好,這個“中”也就沒了。

趙之心 帶你健康大步走
健步走是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的一種步行鍛煉方式,健步走的正確方法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雙臂用力擺
首先要審視自己平時的走路習慣,改掉不好的部分。比如有人走路時為了舒服,喜歡駝著背、背著手,這是不對的,“健走”時一定要把脊柱挺直;另外,一般人走路時不太重視四肢的用力模式,但在“健走”時一定要把手臂的擺動加進來。雙臂的擺動會牽動全身肌肉運動,對于全身血液循環有很大幫助。
2.注意節奏感
健步走的同時,還強調要注意節奏感。節奏感強呼吸才能平穩、通暢。有節奏的健走對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幫助。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在進行健走時,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歌的節奏就是為步行設計的,所以對于培養健走鍛煉的節奏感很有幫助。
在調整呼吸方法上,注意前三步吸氣,第四步呼出來。這樣反復進行,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氧運動。

3.走法因人而異
年輕者百米九十步,每日千步
速度:一般要求100米90步左右走完。
強度:步子要盡量邁大,但動作不要快。視自己的情況每天堅持走500到1000步。固定時間,固定運動量。
年長者前后快慢結合交替走
速度:因人而異,比自身正常的步速快一點即可。
強度:先做三到五分鐘的慢走,以使氣血充盈,加強身體的協調性和反應性,避免運動中的關節損傷;再做五分鐘的快走。時間控制在三四十分鐘內。年紀稍長者更要控制運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