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龍
選這樣的題目,主要是想大喝一聲:不要把甲狀腺“結節”當成沉重的負擔!
近一段時間,發生了很多巧合的事:一個接一個的朋友的親屬被發現“甲狀腺結節”,我得一遍遍解釋:別慌張,沉住氣,先不用擔心,甲狀腺結節是可以弄明白的,治療是方便有效的。但是,病人和家屬總不放心,還是有點“惶惶不可終日”之狀。哎,無奈,只好抽空多說幾句,讓大伙自己慢慢看吧。

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
人體的甲狀腺大小因地域及年齡變化較大,超聲測量時一般為長3-6厘米,寬2-3厘米,厚2-2.5厘米,峽部不厚于0.8厘米。正常成人甲狀腺重量為:男性約18克,女性約15克。雖然就這么小小的一片肉,卻是人體存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因為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對于機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人體每天的新陳代謝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梢哉f,沒有甲狀腺激素,人體一天也活不了。
由于甲狀腺激素是在由甲狀腺濾泡細胞里合成的,甲狀腺濾泡細胞及濾泡腔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部位,是甲狀腺的基本功能單位。在人體復雜的動態過程中,甲狀腺細胞也就一會兒“活躍”一會兒“休息”著。長年累月的“勞累”中的甲狀腺細胞總會有一天出現“紊亂”而過度“活躍”起來,于是,甲狀腺里面就出現局部細胞增生增多增大,當甲狀腺內出現多余的細胞并聚集成團時稱之為“結節”。
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十分常見,尤其是隨著超聲檢查和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逐年增加。
多是B超惹的“禍”
由于甲狀腺位于頸部皮膚下面,一旦增大,很容易被發現并可觸及。雖然人類歷史上幾千年來就已經不斷認識和深入,但過去診斷甲狀腺疾病僅靠醫生手感觸摸,因為受到結節在甲狀腺內的位置、大小、患者頸部粗短、肥胖和檢查者的經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真正發現甲狀腺病變的機率不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超聲和彩色超聲技術的出現,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得到革命性的改觀,過去無法觸摸到的1厘米以下的結節以及甲狀腺周圍血流改變都清晰可見。尤其是近年來采用的甲狀腺高頻超聲技術,不僅能夠清晰地顯示甲狀腺解剖結構、血流動力學、微循環灌注等表現,更能夠發現2-3毫米的微小結節。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
甲狀腺出現結節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原因。主要包含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性結節(良性腺瘤、惡性腫瘤和轉移癌)、囊(實)性結節和各種甲狀腺炎癥性結節。
現在醫療條件下,甲狀腺結節常常是通過體檢,主要是超聲檢查而發現,自身不會有任何感覺的。只有當結節大到壓迫了附近組織時,可出現相應的表現,如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和聲音嘶啞等。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時,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炎癥性結節時常伴有局部疼痛、發熱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等表現。一旦發現甲狀腺有結節,先不要慌張,因為,95%以上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
甲狀腺癌中90%以上都是可以治愈的
在大量的甲狀腺結節的檢查中,甲狀腺癌是不可避免出現的。人們一聽到“癌”字,自然心驚膽顫,驚慌失措起來。其實,甲狀腺癌起碼有10多種類型,常見的有:濾泡型癌、乳頭狀癌、鱗狀細胞癌、未分化(間變性)癌、髓樣癌……雖然甲狀腺癌有這么多種類,但最多見的是“乳頭狀癌”,可以占到95%左右。而乳頭狀癌中,又有95%治療后是可以完全治愈的。這樣說來,即使是癌,可以進一步弄清楚是哪一種,才知道治療效果會怎么樣。甲狀腺癌一般采取外科手術切除、碘-131治療與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的聯合應用(三部曲),這是國際上公認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理想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規范的綜合性治療,是高治愈率的最重要保證。
總之,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但惡性的比例少、惡性程度低,多數良性甲狀腺結節自然轉歸良好。當前,國內外醫學界對甲狀腺良性結節采取不積極干預,定期觀察已形成共識,重點是需要提高甲狀腺超聲檢查的診斷水平。對甲狀腺結節而言,定期檢查觀察隨訪是最適宜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