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迪+唐強
摘 要:文章圍繞西西弗書店導識系統設計運用的具體案例,分析導識系統在復合型書店空間中與整體風格的協調性及在色彩、材質、位置、趣味性等方面的應用。得出書店的導識系統設計在滿足合理、科學的功能為前提下,更應注重藝術性和體驗性,探析具有復合功能的現代書店導識系統設計的創新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復合型書店;導識系統設計;藝術性;體驗性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0-0084-03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pound Bookstore Wayfinding System Design Take the Sisyphean Bookstore as Example
SUN Di, Tang Qiang(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example of compound bookstore wayfinding system design on the Sisyphean Bookstore as Example,then analyses application of wayfinding system on space of compound bookstore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whole style and colors and materials and location and art of aspect. On the premise of designing wayfinding system of bookstore reasonably and scientifically.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art and practice,this article explores innovative ideas and methods in design about modern compound bookstore wayfinding system design.
Key words :compound bookstore; wayfinding system design; art; practic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家優秀的書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也是傳播思想、普及文化和聯系讀者的公共場所,具有廣泛的社會性。但現在許多實體書店正逐漸在城市的地圖中消失,網絡書店逐漸興起的今天,讀者慢慢偏向于使用網絡,在書店購買書籍的傳統和態度也漸漸在改變。讓讀者在舒適溫馨的實體書店享受悠閑的閱讀時光,這是電商無法提供的閱讀體驗,成為實體書店與電商爭奪讀者的有效手段。因此復合型書店逐漸變成實體書店的發展方向之一。復合型書店,即指店中有店或從事多種業務的販售店。既滿足自身定位,又通過功能的復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升書店的體驗性,增強顧客的黏性。
復合型書店往往涵蓋閱讀、購物、休息等功能,創造出具有人文氣息的購物環境。當我們置身其中時,得到的往往是局部與細節感,并試圖將這些細節有機地拼湊在一起,讓頭腦中的景象得以完整和深化。存在于空間中的導識系統做出的表達就是對這一過程的最佳指引①。消費者如何在書店有序地找到不同的分區、迅速地查找到他們需要的書籍?解決辦法就是利用導識系統,導引讀者定位。一個完整的書店導識系統具備如下特征:整體統一、信息完整、分類規范、簡潔且高度辨識。設計書店的導識系統時,除了滿足以上條件之外,更應該把消費者的情感需求融入其中。從國內各書店的現狀來看,筆者認為實體書店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不合理的內部動線、照明設計不合理、分類指引不清楚、色彩運用單一、導識系統設計缺乏特點,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視覺感官需要,無法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導識系統設計不再單純的視為指引空間某個詳細位置,空間標注、說明的功能,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不僅需要滿足基本功能,也兼具審美和烘托環境氛圍的功能。西西弗書店的導識系統更注重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以及設計對象的整體性,使人產生一種親切感。本文將對導識系統設計在該空間中的運用進行剖析,希望對其他書店的導識系統設計的運用與表達有所啟示和借鑒。
一、空間布局設計概述
西西弗書店位于上海市大悅城二期,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書店秉承“參與構成本地精神生活”的經營設計理念。店面的外部設計上,借鑒了專賣店的門頭,入口的地方設置了兩個通透的櫥窗,作為門店的產品展示和信息宣傳平臺。店內的空間布局包含三個主要區域,面向入口處右側設置了“不二生活創意館”,為讀者提供閱讀的延伸;書店最里面設置了“矢量咖啡”休息區和靠窗的圖書抄寫區,滿足讀者閱讀時的環境需求;剩下的區域是圖書售賣區,由“7&12 Reading Call”兒童館、收銀臺和其他種類的圖書組成。
二、導識系統設計與環境風格協調統一
西西弗書店的導識系統包含以下三個類型:分區導識:書店總平面圖、區域引導標識;產品導識牌:入口導識牌、各圖書分區牌;服務類標識:書店的標識、收銀標牌、矢量咖啡廳標牌及精品閱讀標牌。
西西弗書店以英倫風為主,不同區域混搭老上海設計元素,各個區域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導識系統扮演著空間指引、過渡的角色,需要與整體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店內導識牌為復古的木質標簽造型,服務類標識是絲帶造型的標簽(圖2),產品導識牌為一個方形疊加兩個方形的形式,每個書架設置簡潔的方形標牌(圖3),便于讀者定位所在的圖書區域。平面圖(圖4)貼于書店入口的地面,直觀地展示了空間的分布,在空間交匯處的地面設置箭頭和文字,提示讀者空間的轉換。咖啡廳等休息區域除了濃郁的咖啡香氣充當指引,更直接配以輕松的文字做成報紙版面的地磚,從入口鋪裝一直延伸到休息區入口(圖5),既傳達了信息又裝飾了地面。書店內不僅地面用于導識,墻面也用于信息的傳達、指引,內部柱子、局部墻壁不單單張貼書籍的宣傳海報,而是不同的區域繪制不同的內容,展示與該區域相關的圖片、文字或者趣味涂鴉,對不同區域的連接起到了過渡的作用,也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歸屬感。
店內的各種導識方式更符合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審美取向和生活習慣,琳瑯滿目的書籍和簡潔的標牌形成了對比的視覺效果。導識系統設計常常與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遵循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設計原則,從而形成相得益彰的視覺效果。
三、導識系統中色彩要素在復合空間的運用
復合型空間往往滿足功能的復合化,保證每個分區都有各自的功能,對于空間形態的分區、邊界往往處理的十分模糊,避免產生空間的割裂,使消費者在店中的體驗更加完整、順暢。色彩是最為先聲奪人的視覺元素,在視覺信息傳達中通常具有歸類、區分、提示等功能②。色彩還有機的將空間聯系在一起,豐富的色彩通常使導識系統更加突出、具有辨識度。
(一)利用不同的色彩進行分區,增強空間的導向性
入口導識牌與櫥窗的紅色邊框顏色一致,與門口環境融合度極高。在書店前端,重點新書推薦區的導識牌選用深紅色,書店中后段暢銷區的導識牌則用深綠色,從顏色上可以快速區分圖書的區域;在滿足環境照度的情況下局部配以暖黃色的射燈,為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種安靜的氛圍。
(二)與周邊造型色彩呼應,突出空間的統一性
暢銷書區域(圖6)的深綠色導識標牌置于鐵架桿的頂部,鐵桿的中間部位向兩側展出書籍海報,整體與頂部懸掛的八邊形裝飾頂燈形成呼應,既給人一種老上海路燈的復古感,又帶給人一種現代廣告形式的快節奏感。
(三)運用色彩的疊加,活躍了空間的豐富性
兒童館的導識系統(圖7)顏色更加絢麗多變,天藍色、白色、大紅色等鮮亮的顏色與深綠色形成強烈的反差,以兒童喜愛的色彩來啟發他們的視覺感官,使導識系統變得更加醒目。
色彩的表達往往與材質的運用密不可分。從人類最開始造物,便不斷嘗試利用各種材料和制造各種材料,材料不僅是構成物品的基本載體,也有利于突出整個空間的層次。金屬材質給人以現代感,玻璃材質給人以通透感,石材往往給人以肌理感。書店各個墻面的圖畫(圖8)運用墻面貼紙、噴漆、立體字的表現手法,涂料、金屬線框、塑料等材質以線、面結合的方法增強畫面的立體感,看上去更加具有裝飾性,使導識系統設計各具特色,不同材質配合燈光效果打造出富于變化的視覺效果。
四、導識系統的位置在復合空間的運用
導識系統的位置應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導識牌的高度應設定在1米4到1米5之間,處于最佳的人眼的視覺范圍之內。店內標識的大小設定、懸掛的高度也應適中,既滿足識別性也與周邊的環境、設施相互融合在一起。為了提高復合型空間的辨識度,有效的為消費者進行指引,不僅從橫向方面設置導識系統,更是橫縱結合,地面、立式、懸掛的標識牌相互配合,增強引導性。
西西弗書店導識系統在空間位置上共分三個層次:懸掛在同一高度的服務類標識牌;產品導識牌和每個書架的各層設置的標牌;地面的導識圖和文字。這些都對讀者起到指示的功能,可以讓讀者直觀的對圖書分區、定位,在縱向的空間形成了明確的分層,垂直上帶來了新的視覺感受,即便店內擺放著多種商品,標識也沒有被其他物體遮擋。不僅如此,無論從正面還是反面,人們都能夠清晰地辨識標牌的內容,使讀者的參觀動線更加通暢。
相比而言,單一空間為了引導讀者,經常會懸掛海報或一些裝飾物,在位置的設置上會為讀者帶來空間定位的困擾,也不利于空間的規整、統一。
五、導識系統的人性化設置在復合空間的運用
復合空間為了弱化由于功能分區過于明確而帶來的空間單調感,在區域設置時會以小場景的方式呈現,導識系統設計方面也會偏向人性化和趣味性,使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
(一)便利性
每層書架設置的圖書標牌,都是導識牌通過插入的方式置入鐵質框架內(圖9),易于更換和維護。懸掛的導識牌也賦予人們自主選擇權,一邊是文字導識,另一側為數字符號,可通過文字和數字雙重定位圖書,從而提高了導識牌的使用性。
(二)趣味性
兒童館的導識系統設計符合兒童心理,以數字和圖畫標識并存的表達形式:入口的標識還增加了卡通驢形象,拉近與家長、兒童的距離,也使空間指引變得更加簡單有趣。為了避免收銀臺處排隊擁擠的現象,書店特意設置兩個收銀臺,分別置于書店的前端和后端轉角處,導識牌懸掛于頂部(圖10),造型類似一枚篩子,每個面通過人民幣符號和英文字母兩種形式進行指引,置于收銀臺頂部,又像一盞小吊燈,小巧精致,充滿趣味性,白色底色搭配深紅色邊框、黑色文字與周邊的色彩形成豐富的效果,也緩解了消費者的視覺疲勞。創意生活館中還配置了一些綠色植物,多肉,可以嗅到植物的芳香,海藻球等植物與一些小文具用品形成小展示場景,讓人有濃厚的趣味性,激發人們繼續停留探究的欲望。
六、結語
西西弗書店在電子購物的沖擊下,因時而變、因需而變,從單一的書店轉變成復合型的多種使用功能的書店,統一的設計風格中兼顧不同的地域文脈感,賦予書店新的形象、新的定義,提升了空間的文化意蘊,適應并引領了當代人的審美取向和生活方式。導識系統設計也在滿足基本的指示功能的前提下,融入藝術性、趣味性,在設計的表達中也增加了人情味,消除空間的距離感和冷漠感,使人們在視覺、嗅覺及心理感受上對空間產生全方位的感知。在與環境風格協調統一的情況下,單純的書店售賣功能復合了咖啡廳、圖書抄寫區、生活創意館體的文化體驗的生活空間功能,導識系統除了指示功能又附加了新的功能,在設計上更加注重色彩、造型、材質、位置及觸感,豐富了人們的視覺體驗,為人們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體驗空間。
注釋:
① 王紹強.導識系統與空間整體關系的研究[J]裝飾,2011(8).
② 王瑾.北京地鐵與東京地鐵導向信息設計之比較[J]裝飾,2011(11).
參考文獻:
[1]王藝湘.環境視覺導識設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2]向帆.導向標識系統設計[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3]王紹強.導識系統與空間整體關系的研究[J].裝飾,2011(08).
[4]儀祥策.重塑書店形象——數字時代新華書店設計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3.
[5]徐小曼.城市街道導識系統研究——以“大柵欄設計社區”為例.[C]中國環境設計·城市街道家具.2015(11).
[6]謝曉如,封丹,朱竑.對文化微空間的感知與認同研究——以廣州太古匯方所文化書店為例[J].地理學報,2014(2).
[7]甄明舒.城市空間導識系統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