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正明(楚雄市中山鎮黨委書記)
依靠科技 突出重點 強化措施——加快推進楚雄市核桃產業發展
文/張正明(楚雄市中山鎮黨委書記)
在核桃適宜發展區依靠精細管理,加大產業化開發,提高核桃產量、品質和知名度。
核桃是楚雄市產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的產業。抓住時機,在核桃適宜發展區加大栽培,依靠精細管理,進行產業化開發,對提高核桃產量、品質和知名度,對廣大群眾的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來,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楚雄市群眾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很高,但隨著發展速度的加快和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凸現出來,必須認真解決好這些問題。
(一)栽培地塊規劃不合理,栽培技術質量差。由于規劃粗放,多數造林地塊立地條件差,沒有做到真正的適地適樹。群眾在栽植苗木時,由于無技術指導或指導跟不上,存在林地不清理、定植塘小、很少施底肥、灌水少、不覆蓋地膜或覆蓋不嚴實等問題,造成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低。
(二)后期撫育經營管理跟不上。楚雄市大部分核桃種植是通過爭取干果基地建設、造林項目、扶貧攻堅項目來發展的,普遍存在零散種植、重栽輕管現象,核桃栽下后群眾靠天吃果,由于不懂技術,有的農戶在種下核桃樹后就沒有管理過;少數群眾因為核桃苗不用出錢,苗木拿到后,隨便亂栽,栽植密度大,有的栽在不宜造林地上,多數地塊不設防護圍欄,沒有專人管理,致使牲畜危害嚴重,新植核桃苗木被盜;不進行中耕管理、不進行抹芽,整型修剪,樹體放任生長,沒有林水配套設施,致使核桃樹生長緩慢、結果時間推遲、產量低、果品品質差。
(三)技術培訓跟不上。近幾年,核桃種植已在全市15個鄉鎮鋪開,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但由于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培訓次數少以及地塊分散等原因,達不到優質高效。
(四)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產量低而不穩。核桃經濟林產業發展資金缺口較大,能爭取到的項目資金主要用于項目前期工程建設,大多沒有實行林水配套,后續管理資金基本沒有保障,只能靠農戶投工投勞解決,群眾沒有肥料錢、自己也拿不出資金解決水利設施,在一些土壤貧瘠、干旱缺水的地方、苗木成活率低,核桃樹栽下后很少能正常結果,產量非常低,幾乎見不到成效。
(五)核桃采收、加工技術落后,機械化程度低。楚雄市的核桃采收還停留在用棍棒敲打、自然堆放、人工敲剝青皮、自然干燥階段,勞動力成本高,果品品質差,外觀欠佳,產品的質量難以和國外產品抗衡。
(六)龍頭企業少,帶動力不強。楚雄市現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6家,核桃龍頭企業4家,帶動作用不明顯,利益結合方式比較松散,農民參與率不高。
(七)市場流通體系培育力度不夠,銷售渠道狹窄。目前,楚雄市沒有一個統一的對外銷售服務機構,缺少規范的林產品交易市場,核桃銷售渠道狹窄,沒有形成終端市場,林產品的加工、銷售和運輸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在流通領域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質量保障體系。
核桃栽培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科學,核桃產業發展需要技術部門、農戶、政府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只有合理規劃,科學栽培管理,才能促使其健康發展。根據核桃生產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對策:
(一)鞏固現有面積,加強栽培管理。加強核桃基地管理,對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的核桃林地進行全面補植補造,提高現有面積成活率和保存率。設置防護圍欄,訂立村規民約,防止人畜危害,精心管護直至成林見效。
(二)開展集約化經營。核桃是一種落葉高大喬木,具有枝葉繁茂、主根深長、根系發達的特點。核桃的生長周期長,壽命長,可一年栽樹,百年受益。栽培目標是早果、高產、優質、低消耗。圍繞這一目標,一方面要為核桃栽培選擇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另一方面,還應懂得改善環境條件,使之與核桃生長相協調,沒有樹體的健壯生長就不會有高額的產量,而產量形成的高低,又取決于根對土壤肥力的吸收和葉的光合效益,因此,針對以上特點,必須加強土肥水管理,才能滿足核桃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才能使核桃根深葉茂、正常結果。在筆者看來,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對于新栽植的核桃園,要提高核桃種植成活率。各個種植戶要嚴格執行栽培技術標準,同時進行創新改進,做到核桃種植的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層層負責,切實提高種植質量。
對于核桃低效林,要進行深耕改土、整平土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強核桃產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管理,搞復合立體開發,合理間作套種糧食作物;建立核桃與畜牧相結合的肥料支撐體系;建立林下產品與核桃共同發展的經營機制,開展核桃與農作物(矮桿作物為主)、綠肥、藥材、蔬菜套種,結合間作套種,在給作物施肥、灌水及中耕管理時,核桃從中得到養分。在套種時注意分清主次,做到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增加農民收入;進行修枝整形、中耕、灌水、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復壯樹體;對一些品種差的樹,進行高頭換接技術,改良品種;對品種單一的核桃園,合理配置授粉樹,核桃屬于雌雄同株風媒傳粉樹種,但多數品種雌花和雄花花期不一致,為了提高坐果率,必須配置授粉樹,授粉樹和主栽品種的比例一般為1:3或1:4為宜。只有加強科學的田間管理,核桃產業才會有生命力;事實證明,只有在滿足核桃生長發育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早果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三)加強核桃技術培訓,提高核桃栽培管理水平??茖W技術必須走在產業發展的前面,只有使科學技術與林農接軌,提高林農技術水平,才能創造出楚雄市優良的核桃果品品牌,產生出更好的經濟效益。要通過專業技術培訓、以會代訓、走村入戶實地操作、廣播、電視、輔導書籍、宣傳單等方式進行核桃栽培技術培訓宣傳,讓核桃栽培技術深入種植戶人心。
(四)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核桃發展扶持力度。市政財加大對農業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把核桃產業的投資納入財政預算,另外,由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專門用于核桃種植技術培訓和推廣、新品種研發等,以此提高科技在核桃產業發展中的貢獻率。要充分發揮好銀行信貸資金的拉動作用,加大對產業的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將造林大戶、新興核桃生產企業的貸款納入貼息范圍進行扶持,為其提供一定的初期發展資金。要鼓勵群眾投工投勞,只要有利于核桃產業的發展,不論采取何種方式投入,都積極予以支持,確保核桃基地建設有序推進。
(五)加大核桃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整合部門切塊資金,實行部門聯動,發揮聚焦效應,一是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采取修壩塘、建水池、水窯、開引水溝、鋪設管道,采用節水措施,實行果水配套解決核桃生產用水。二是電力、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力求滿足核桃基地建設的需要。
(六)加強種苗管理,加大種苗行政執法力度,提升種苗質量。要嚴把苗木質量關,堅持在本市內育苗,杜絕外調苗木,砧木和接穗要嚴格把關,為群眾提供放心的合格苗。
(七)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核桃采收、加工技術、提高機械化水。核桃的適宜采收期一般在白露以后,要適時采收,嚴禁采青,有條件的收購部門要直接收購青皮核桃,統一脫皮、漂洗和燒烤(晾曬),既有利于新技術的應用和商品質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機械操作,降低生產成本,全面完成好州上下達的200座小烤房建設任務。美國栽培核桃的歷史不長,但發展比較快,栽培比較集中,而且機械化水平高,從栽植管理到采收、加工幾乎全部機械化。果品從采收、脫皮、漂洗、干燥、分級包裝15天內完成。要廣開加工門路,扶持龍頭企業,帶動核桃的產、工、銷及研發一體化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核桃生產的快速發展。
(八)培植龍頭企業,加強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創名優產品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建設林產品流通和交易市場,拓寬林產品銷售渠道,走“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路子。
(九)重點打造“六帶”“三園”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結合全市核桃資源現狀、發展思路和核桃資源水平地帶分布,2014年起楚雄市重點在核桃主產區域的三街、樹苴、八角,大過口、中山,西舍路,新村,大地基,東華鎮的宜茨、路上村、力峨么村委會,建設六個核桃經濟產業帶。在水、電、路方便,集中連片的地塊,建設三個不同經營類型核桃集約經營示范園:在樹苴二街毛羊場建設核桃種植集約化科技培育示范園;在西舍路閘上建設萬畝連片核桃復壯提質增效培育示范園;在中山草芥建設老樹核桃集約經營增產、增效培育改造示范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