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鬼腳七
以己養鳥的悲劇
文/鬼腳七
莊子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經常講一些很有寓意的小故事。他有個故事叫《魯王養鳥》: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大意是這樣的:有一天,魯國城郊的上空突然飛來一只海鳥,是魯王從來沒有見過的鳥。以為是什么神怪之物,就派人把它捉了回來,并供養在廟堂里,愛護有加。魯王時常吩咐人把宮廷里最美妙的音樂演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鳥。可是鳥呢,根本體會不到國王一番盛情的招待,嚇得魂飛魄散,舉止失常,一片肉也不敢嘗,一滴水也不敢沾。就這樣,只過了三天,鳥兒就活活地餓死了。
我們看了這個故事,都會覺得這個魯王很愚蠢吧。其實不用笑魯王,我們很多人都和魯王是一樣的,這樣的事情也許每天都在我們周圍發生。
我和朋友吃飯,發現一個特點:廣東、福建那邊的朋友特別熱情,每次都會主動給我夾菜。夾了菜,有的我不喜歡吃,又不好意思說。我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弄得很尷尬。我說了很多次不用給我夾菜,但他們還是會這么做。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表示尊敬。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認識在廣度上總是有限的。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以己養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對待別人。出發點是好的,但對方不一定會接受,有時候反而是傷害。那應該怎么做?以鳥養鳥。如果真的希望對別人好,那么就要用別人適應的方式,而不是自己最喜歡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