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聲音
異地傾倒危廢,來源地需要負起責任,不能因為“不污染我,我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把監管、處置都推給被傾倒的地方。環境是一個整體,在污染面前,沒有哪個地方能獨善其身。
最低工資標準高了,企業用工成本會增加;最低工資標準低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恐怕難以保障。最低工資標準,向來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鄧儀用“村寨銀行捆綁封山育林、建立產業合作社發展產業”等理念使河源村的村民們積極參與到生態產業合作社里的蟲草、蜜蜂、天麻、豬苓、瑪咖、野生菌等6個分社中。在他的扶持帶動下,河源闖出了一條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扶貧開發新路子。“三生共贏”扶貧開發模式,已經被推廣到石頭鄉的蘭香、桃花、利苴村委會,以及黎明鄉的黎光等村委會,輻射范圍達850平方公里,79個村民小組。鄧儀說:“我就想扎在土地里做點事情。”

“一站式”行政執法想要走得更遠,必須與行政機關“大部制”改革相配套,從執法資源整合到職能部門整合,綜合執法機構的定位和運行問題,與有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問題等等,才能得到理順。

當村民們在雨天仍能通暢出行時,當村民們感受到村容村貌日益變好時,當村民們在大旱之年不為生產生活用水發愁時,總忘不了夸贊南華縣人大代表、南華縣龍川鎮二街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竇正寶。竇正寶經常提醒自己:“群眾這樣信任我,我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職責,時時刻刻為群眾辦實事。”幾年來,他走遍了社區的家家戶戶,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鄉親們的困難及意見。在竇正寶的帶領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村民們的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3485元增加到7732元。
菜市場里的豬肉漲價了,蔬菜副食品貴起來了等等,這些看起來都是雞毛蒜皮的日常生計問題,卻會讓一些低收入群眾愁上加愁。這些菜市場里的現實民情,同樣值得引起重視。一直以來,我們各級政府或部門大會小會上都會提及“民生無小事”一類話題,很多地方政府也很重視民生保障工作。但一些領導干部,因為工作繁忙等多種原因,一年到頭都不去或很少去菜市場,又如何能夠了解群眾油鹽醬醋的細小事情?如何切身體會老百姓生活中有什么具體困難呢?廣大領導干部不妨深入到群眾中間去走一走,多逛幾次菜市場,多聽一聽基層百姓的聲音,真正解決好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不久前,中共天津市紀委就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原常委、原副總經理吳樹元(副局級)嚴重違紀案發出通報指出,吳樹元對黨的紀律、規矩缺乏敬畏,一次伸手未被捉便再次伸手,是典型的“拿了害怕、退了不甘”,知懼而不知止。
知懼更要知止。黨員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把紀律規矩立起來、嚴起來的極端重要性。堅守紀律“底線”,追求道德“高線”,在考驗面前不失信念,風險面前不掉本色,誘惑面前不丟骨氣,責任面前不忘擔當。如此,便不用擔心在開會現場被紀委帶走,不用憂慮被某位老板“朋友”咬將出來,不用害怕被上級約談后一去不返,不用恐慌被網絡舉報而瞬間身敗名裂。一言蔽之,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