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法治企業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對依法治企的研究,分析林業企業如何加強法治建設,有效實現企業健康科學發展,保護和培育好森林資源,推動綠色轉型發展。
關鍵詞:林業企業;依法治企
一、依法治企的背景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專門議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掀開了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篇章,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作為一項戰略舉措,依法治國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的法治新常態。依法治國涉及國家的方方面面,林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全面推進依法治企,促進依法經營,規范管理,不斷提高企業法治化管理。
二、林業企業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現階段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貿易增長乏力,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等成為中國經濟改革新階段的目標任務,而依法治企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也必將適應新常態,發揮法治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隨著社會意識形態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各種經濟活動以及各個經濟利益主體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越來越多,依法治企正適應了市場經濟變化的需求,而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法治建設是新形勢下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企是促進林業企業改革發展的有效措施
2015年4月1日,國家決定吉林、內蒙古等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開創了中國現代林業發展的新篇章,標志著重點國有林區從開發利用轉入全面保護的發展新階段,而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也進入關鍵期,打破了國有林區和林場原有的利益鏈條,林區將進入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期,使林業企業加快轉型,推動林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創新。隨著國有林區、國有林場改革和停伐政策的實施,林業企業的采運業、營林業、林木加工業等全面萎縮,大批富余人員需要分流安置、大量資產設備需要處置等諸多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解決好這些問題的同時林業企業還肩負著加強和森林資源培育管護,進一步提升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促進綠色發展的責任。改革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良好的法治環境才能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才能促進改革順利進行,才能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三)依法治企是林業企業依法治林的有力保障
林業企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經營性企業,同時還有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和義務。依法治企可以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管理,作為林業企業依法治林是依法治企的一方面,是實現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對保護森林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
三、新形勢下林業企業依法治企的措施
(一)增強法治意識,科學謀劃工作思路
要強化法治教育,引導管理者和員工堅定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意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大推進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在法治軌道上維護企業經營秩序、解決各種矛盾問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推進依法治企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建立符合企業實際、具有企業特色、體現企業發展規律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要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平安林區建設、完備企業法律服務體系等工作強化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前邊我們講到林業企業有特殊性,新形勢下的林業企業要把生態效益放在首位,用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企業轉型發展,作為林業企業的員工,自然就有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和義務,要加強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增強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和責任,不僅僅是管好這片林地,而是怎么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保護好這片林地。特別是林業企業現在處于改革時期,要及時貫徹學習新的政策新的精神,在法治的框架內科學合理制定工作方案,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保障生態建設,使綠色發展成為林業企業員工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
(二)加強制度建設,科學規范管理企業
要把依法治企工作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各方面,建立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投資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濟運行管理、風險防控管理、績效管理、文化管理等全方位的規章制度,形成上下銜接、相互協調、覆蓋全面的制度體系,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使企業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嚴格執行可行性研究、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嚴密、依法合規,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對林業企業來講,科學合理的決策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發展,還可以有效規避破壞森林資源的風險。要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維護員工群眾合法權益,把依法治企與員工利益相結合,強化法律在維護員工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的權威地位,增強員工群眾依法維權意識,引導和支持員工群眾理性表達訴求,有效化解糾紛。
(三)實施全方位監督,加強對權力的制約
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督制度,全面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綜合運用紀檢監察監督、監事會監管監督、職代會民主監督、審計審查監督,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提高監督工作效果。加強黨內監督,發揮黨委巡視辦公室作用,認真開展經營風險檢查和巡視活動,搞好資本權益和資產安全監管檢查及整改,有效防控經營風險。企業還要不斷加強完善員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與監督的權利的渠道,加大勞動保障監督力度,維護員工權益,從而發揮員工在依法治企中的監督和貫徹作用,使員工能夠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進一步推動企業向著法治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