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紅
摘要:興趣是學書法的動力,老師要從周邊的影響入手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讓學生占“大便宜”,讓學生多“養眼”,以達到促進學生敏銳的書寫情感,最終達到理想高效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書法;興趣;培養
興趣是學書法的動力,而書法本身不能給學生帶來樂趣,課堂上教師單純地講用筆、運筆、筆畫的寫法、字形結構和章法等高深理論,對小學生來說既空洞又枯燥,不但不能激發興趣,反而使他們對書法產生厭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周邊的影響入手調動學生的興趣,不斷地讓他們感受到學書法的樂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教學方法要靈活高效,勾住學生的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興趣,引起師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讓孩子們覺得學習書法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在寫字教學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幾點探索:
一、讓學生體驗成功
體驗成功是一個人的強烈愿望,心里需求的感受。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將會激起無休止的力量。蘇美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學生從未體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快樂,那將是他的不幸”。因此我在寫字教學中不停地自問,我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快樂了嗎?我認為成功、快樂應在小組競爭中,在師生的贊揚聲中。我抓住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強,好勝心重,有較強的上進心,都有被認可、被人欣賞以及承擔責任的需要特點,盡可能的創設環境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我在班級把學生分成七個小組,每小組四名學生,每小組最少有一名學生字寫得好,并且是其他三名學生好伙伴,讓他們一起練習書法,讓寫字好的教本組的組員,當組員寫的字有一筆寫得成功,教的學生比當事人還高興,贊揚聲不斷,組員練寫的興趣更濃了。
我引領學生欣賞名人書法作品,講述名人練書法的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給書寫附加情感色彩,使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愉快,達到情感交融,使學生進入最佳的書寫狀態。通過這種方式把家庭、學校的小課堂與社會的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地讓這些誘導因素都成為對學生學習書法和書寫經驗積累的一個“整合”,讓學生視書法與生活為內在聯系的一個整體,從中受益,便可開拓學生一片廣闊的學書天地,此時學生的心沒有以前那么浮躁了,對漢字和書法的內涵及文化價值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身的文化素養也隨著練字在不斷地提高。
為了讓學生有堅持練字的高漲情緒,我在班級開展了給小隊加分,展示學生書寫作品,給個人加紅花,通過校訊通在家長面前表揚學生的書寫有進步……活動,讓學生天天都嘗到成功的喜悅,有勁頭去練字。有的學生觀察力、模仿力、領悟能力差,練了許多,字也寫不好,只要我感覺他是用心寫了,都會給予鼓勵、肯定、及時表揚,并趁機提出更好更高的要求,讓不同的學生不斷地獲得不同程度地成功。用這種方式指導學生寫字,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讓學生不斷地品嘗到成功的滋味,是激發學生持續練書法的最好動力。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么體驗“成功”是獲得更大成功的階梯。
二、讓學生占“大便宜”
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征,他們的學習動機還不十分明確,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中各因素的影響,注意力不夠穩定,自我約束力尚差,在練字的教學中常會出現耍“小聰明”的學生。
我在班級進行了教學革新,實行分層指導學生練字的教學改革,把學生按字寫得好壞分四個層次,字寫得好的,每天中午過20個字(即寫得字和范字很接近),字寫得一般的每天中午 過10個字,字寫得不好的每天中午過6個字,特差的每天中午過2個字,(要求學生每天過的字不許重復)一大部分喜歡“偷懶”的學生發現往常每天是寫一二百字,現在只寫這么少的字感覺自己占了大便宜,練字的興趣又來了,他們挑選自己能寫好的字練寫,再找我給指導,每當我說他書寫的某個字過關了,學生都十分高興。這比一個勁兒沒滋沒味地寫書上的范字,要新鮮得多,有趣兒得多,便又開始愉快地投入到練字的活動中去了,其實小孩子們真的很好“騙”,從開展過字活動的第一天開始,每個學生不但沒少寫,反而寫得更多了,因為他們想搞提前量,把明天要過的字量,今天給過了,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大半學生把一學期的字量給過了,他們體驗到了練字的快樂,獲得了過字的成功喜悅,練字的興趣也慢慢養成了,現在,每天中午練字的時間由20分鐘延長到30分鐘,學生還是不停地抱怨說:“中午練字的時間過得怎么這么快,還沒寫幾個字,時間就過去了。”聽這話我很高興,因為他們對練字感興趣了。
三、讓學生多“養眼”
當學生對寫字有了一定的興趣,書寫水平已達到行款整齊、美觀的程度時,他的書寫興趣就會變成習慣,此時我開始引導學生養成“提筆就是練字”的好習慣,在生活中尋找、感受書法的美。追求美是人的共性,美好的東西人人樂意接受.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獵取美,來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是培養審美理念和學習興趣的關鍵。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抓住學生們的心,讓他們身心愉快地投入到書法學習當中,學習興趣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的,關鍵是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隨學生的心態變化而靈活多變,才能達到理想高效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