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凌云
摘要:在維修系統發生的不安全事件中,有一些是在維修工作接近尾聲,做最后的測試或檢驗工序時發生了問題,這不僅影響了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也給營運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當我們深層次地剖析了各種因素之后,有必要深刻反思一下,在維修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即測試程序)上是否存在著各種不足。
關鍵詞:維修檢驗;施工;風險評估
維修工作中這其中可能存在這樣一些情況,比如:簡化或省略了測試步驟,工作完成后,因個人、客觀條件、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想當然地簡化或省略測試步驟,感覺沒問題就認為維修工作滿足了要求;憑經驗忽略測試程序,認為主要工作程序執行了,整個就工作完成了;測試程序與實際工作不符,不能認真按照手冊施工,或者一味地服從別人的指揮,自己沒有完整而又清晰的施工思路。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需要強調的是,測試時機不對,更多地表現在測試時機選擇過早,以致很多收尾工作還未完成或者維修施工還不盡完善時就開始進行測試程序。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趕時間。比如急著下班、搶時間排故等。最近幾年的突出表現為:受效益壓力的影響,航班正點率很自然地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考核,使得維修人員不得不盡可能地壓縮維修施工時間。其次是溝通不足。工作分配紊亂、人員搭配失調、施工程序不合理、施工步驟銜接不連貫、多頭指揮,以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施工。最后是經驗不足,知識面窄,考慮的問題寬度有限,往往顧此失彼。
那么,到底有哪些積極的應對措施呢?我認為:第一, 根據維修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剖析影響測試或檢驗工序的主客觀原因,并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來彌補這種偶爾的不足;第二,重視維修施工的完整性,嚴格遵守相關手冊的要求,努力做到步步有依據,步步不斷層;第三,做測試之前要明確部件安裝是否符合標準,區域附近有沒有外來物,管路的安裝有沒有扭曲變形,布局是否符合標準等;第四,重大工作和復雜工序要強調統一指揮和協調,不要被客觀因素亂了陣腳。
維修工作中的風險評估現在看來尤為重要!
一、工作準備階段
首先對于手冊查詢和打印要注意有效性,注意其中的警告和警戒內容。專用工具和其它工具要準備充分到位,航材耗材要準備足夠的量的余度,如果是拆裝蓋板接近的部件,蓋板螺釘等也要做好準備,防止擰花更換。工作梯等設施設備也要選用高度合適,工作方便的。
二、工作評估階段
首先對于完成的此項工作的各類風險點要有充分的認識,哪些步驟不能省略,哪些步驟不能跳步,哪些工作不能互換順序,對于工作要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標準施工。對于人員的資質要符合要求,每個航空公司要求不一樣,不但要有資質,還得再關鍵步驟和關鍵點做好檢查和標記,杜絕錯誤的發生。
三、工作實施階段
無論工作是否首做,抑或是經常做的,都要保證嚴格按照手冊完成,因為手冊也有可能有更新,所以不要有經驗主義。工作開展前,拔跳開關換勤務匯流條或者整機斷電,勿增壓,勿引氣,勿動各手柄和舵面,與其它部門的工作者做好溝通,互相之間不能有影響,掛好警示標志,整機放行人員做好統籌工作。拆裝部件之前注意拆裝順序,做好各類標記,必要時拆一個裝一個,分類放置好。拆時不圖快,記好每一步,裝的時候可以適當快一些,需要倒的部件一定按要求倒好。封圈和開口銷等按手冊要求更換新件,對稱安裝防止應力集中,按要求使用化工用品,涂抹均勻,勿沾到其它地方。按要求磅好力矩,使用雙扳手等,不是力矩越大越好,太大很有可能將喇叭口等造成裂紋,力矩應在手冊要求范圍內,一般取中間值或者偏上一點,保證力矩到位,保險拉緊,方向正確。各類間隙等要求也應符合手冊要求。
四、測試檢查階段
檢查者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檢查,從內到外或者從前到后,保證全部動過的地方都檢查到,保證交叉檢查原則,試車和增壓檢查前最好先將周圍殘余的油液清理干凈,噴涂上干燥劑,然后測試觀察。
五、收尾結束階段
首先是工具清點齊整,用過的封圈等耗材和廢棄的保險絲開口銷等清理干凈,保證現場無任何FOD。蓋板和包皮等恢復和關閉好,再次檢查跳開關全部恢復,工作梯等撤離,再完成工作簽署,放行飛機。
機務工作相對來講是一個比較單純的技術工作,同時又是一個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工種。最近幾年航空運輸業的飛速發展,社會經濟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矛盾顯得更加突出,尋求一種從根本上使得機務人員能夠拋卻外界壓力,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對飛機的安全和維修質量負責的高度上的方法,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民航資源網
[2]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