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豫
[摘 要]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機制創新,對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意義重大。上海市青浦區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在選任培育、管理監督、激勵關愛機制建設等方面既有實踐積累也有創新之舉,大大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基層黨建;書記隊伍;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 D2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6)10-0034-03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新期待,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機制創新尤為重要。上海市青浦區歷來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基層、建機制,強基礎,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有活力有成效,全區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明顯加強。
一、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實踐與創新
(一)選優配強干部班子。結合換屆選舉,選優配強村(居)黨組織班子,從2005年開始,青浦區在基層黨組織換屆中試點探索“兩推一選”、“公推直選”和“兩票制”等不同的選舉方式。2008年起,全區各村(居)黨組織全部實行“公推直選”,通過“組織推薦、黨員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的方式,由黨員直接選舉產生黨組織委員、書記和副書記,改變了以往“由少數人選人”和“在少數人中選人”的狀況,一批年紀輕、能力強、群眾擁護的黨員脫穎而出,優化了基層黨組織班子結構,增添了基層黨組織的生機活力。
(二)優化教育培訓。完善村(居)干部輪訓制度,把基層干部培訓納入全區干部培訓規劃。每年組織全區村(居)黨組織書記、主任進行崗位輪訓和專業研修,形成了定期、規范、科學的培訓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2010年成立了青浦區村(居)黨組織書記聯誼會,通過課題調研的方式,對村、居民區工作遇到的一些普遍性、趨勢性問題進行研討和總結,為村(居)黨組織書記提供了思考和工作交流的平臺。
(三)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健全保障機制,青浦區委制定實施《關于進一步深化村級組織綜合配套改革的試行意見》《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村(居)干部的崗位報酬和養老保險,落實了村(居)干部的基本保障,調動了村(居)干部工作的積極性,穩定了干部隊伍。拓展發展空間,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從工作成績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中選拔街鎮領導干部。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村(居)干部參選“兩代表一委員”,推薦優秀村(居)干部評選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開展從優秀村(居)干部中定向招錄公務員工作。
(四)加強后備干部培養。2006年,青浦實施選聘社會有志青年到村任職、選送機關優秀青年到村掛職、選派結對單位黨員干部到村任黨建工作指導員的“三選工程”,有效增強了農村干部力量。自2006年至今,按照市委要求,選聘了452名市區兩級“大學生村官”,先后有42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居)“兩委”班子,進一步優化了村(居)黨組織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
二、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保守,創新少。村(居)黨組織書記在工作方法上憑經驗辦事,思想比較保守,創新意識不強。平時主要忙于事務,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意識不強。有的村(居)黨組織書記對一些突發性事件、群眾普遍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的處理辦法不多、效果不好。對如何開展新形勢下的村(居)工作缺乏創造性和開拓性的研究和思考,存在著“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困惑。
(二)權責不清,任務重。目前,村(居)黨組織書記擔負的職責繁重,上級部門各項工作任務、指標都有賴于他們去落實。在動拆遷、三項整治、新農村建設等具體工作中,直接面對群眾,處在各種矛盾的焦點上。工作面廣、量大、事雜,特別是計生、綜治、環保、安全生產等多項工作實行“一票否決”。村委會、居民區委員會作為自治組織,不是一級政府的延伸,不具備政府行政管理的功能。由于權責分離,有職責,無職能,村(居)黨組織開展工作手段有限,履行職責,完成任務的難度確實很大。
(三)選任渠道單一,顧慮多。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換屆選舉時由于受傳統換屆選舉的方式、選人用人理念等因素的影響,街鎮黨委在村(居)黨組織書記的選配上還是注重平穩,視野不夠開闊,基本上聚焦在現任村(居)兩委班子成員。村(居)黨組織書記選拔任用渠道比較單一。黨支部和居民區委員會都是三年一換屆,在任職的三年中,第一年熟悉情況,第二年干工作,第三年又要準備選舉,真正開展工作的時間只有1年,使得工作和目標規劃缺乏長遠性和連續性,影響了各項事業的建設。部分村(居)黨組織書記存在老好人思想,選舉前一年“做老好人、不得罪人”“不敢做事、不愿做事”現象比較明顯。對一些不合理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怕在選舉中受影響,一旦落選,自身沒有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受身份、年齡、學歷等限制,村(居)黨組織書記的晉升機會不多,一些優秀的村(居)黨組織書記,因為晉升渠道較窄,存在“干得再好,也列不了編(指機關、事業編制),離任后還是去拿集體干部退休工資”的思想顧慮。
(四)后備力量不足,留人難。由于農村青年大量外出務工、村(居)黨員年齡偏大的實際情況,“缺乏源頭活水” 。此外招錄的452名市區兩級大學生村官中,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離職的有292人,期滿后真正留在村里工作的很少。后備干部難選拔、難培養,村(居)黨組織后備干部儲備不足。個別村(居)黨組織書記對后備干部的培養不夠重視,或傳幫帶能力不強,不能發揮應有的引導培養帶教作用,受換屆選舉競爭力的影響,怕年輕人搶了位置,直接影響個人利益。由于后備干部力量薄弱,有的基層黨委反映不得不讓能力不強的、年齡偏大的繼續留用,一些不愿再擔任村(居)黨組織書記的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繼續要其擔任。
三、加強村(居)黨組織書記
隊伍建設機制創新的幾點思考
(一)新的選任培育機制。通過完善村(居)黨組織書記選拔任用培育機制,進一步優化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一要完善選任機制,選優配強村(居)黨組織書記。根據全區各基層黨組織的不同特點。在選任村(居)黨組織書記的過程中,首先,要嚴格選任的標準,做到堅持政治標準、能力標準和群眾標準,選拔黨性強、有責任感、有能力、在群眾中有威望的人做村(居)書記。對于哪類人可以選,哪類人不可以選,上級黨委和村(居)黨組織要有鮮明的態度和明確的立場,堅定地發出黨組織的聲音,從而引導黨員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其次拓寬選任視野,改進選任方式。堅持公開選、跨村兼職并舉,切實把服務意識強、服務本領強的優秀黨員選到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來。實行公開選拔,重點面向致富能手、離退休黨員、復轉軍人黨員、大學生村官等。跨村兼職,對部分沒有合適書記人選的村或居民區,打破村域、居域限制,組織優秀黨組織書記跨村(居)兼職,交流任職,實現以強帶弱,均衡發展,著力在選好用好帶頭人上實現新突破。在村(居)黨組織書記選舉程序上,可探索實行述職、演說、答辯等競爭程序,讓真正優秀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真正體現強中選強、優中拔尖。再次要嚴肅紀律。廣泛宣傳換屆選舉的法律法規政策,引導黨員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堅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適時通報查實的違法違紀案件,增強教育實效。加大違法違紀案件的查實力度,對于那些買票、賄賂等行為,必須堅決查處,深入核查,依法辦理。二要建立和加強后備隊伍建設機制,為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培養接班人。要拓寬選拔渠道。明確選拔標準、程序和培養管理措施,通過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招錄一批熱愛基層工作、群眾基礎較好、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后備干部隊伍。從各街鎮管理的集體干部中選擇綜合素質較高、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的年輕同志下派一批到村、居民區任職,擔任條線干部、助理等職,通過針對性的定向培養,為村、居民區儲備一批書記后備人選隊伍。進一步擴大本地生源在“大學生村官”“大學生居官”中的比例,加大激勵保障力度,對于經過一定時間培養,經考察符合要求的,及時提拔使用或由組織推薦參加民主選舉,進入村(居)“兩委”班子,留住一批,使“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居民區安心扎根。要加強后備干部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各街鎮要建立后備干部信息庫,對后備干部的基本情況、參加教育培訓情況、考察考核情況以及工作成績和獎懲等情況進行詳細記載,以此為基礎建立村(居)后備干部定期考察調整制度,做到備用結合、動態管理,可以將后備干部納入民主評議村居干部范圍,接受群眾監督。積極推進優秀村級后備干部到鎮機關、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制度,放到艱苦、重要、復雜、一線崗位鍛煉,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要打通成長通道。村(居)后備干部、條線干部通常是在村里工作了一段時間的本村人,黨員群眾對他們已經比較熟悉,相對來說,他們更容易被黨員群眾所接受,因此,對于經過一定時間培養,經考察符合要求的后備干部,應當及時提拔使用或由組織推薦參加民主選舉,進入村居“兩委”班子,從而在村居切實建立起后備干部、條線干部——中層干部——村(居)主任、書記梯隊的良性循環,確保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的充足穩定。
(二)新的管理監督機制。通過建立健全管理監督機制,規范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一要創新教育培訓機制,提升村(居)黨組織書記整體素質。把加強素質培養作為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中長期培訓規劃,分級培訓,采取多種形式,突出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培訓任務的延續性,提高村(居)黨組織書記的素質能力。新一輪換屆結束后,及時組織開展新任村(居)黨組織書記初任培訓,并每年組織村(居)黨組織書記開展輪訓,采取短班化、專題化的形式,通過案例研討、實踐操作、信息化培訓等形式,重點加強政治理論、黨性修養、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管理知識、群眾工作、區域、村域經濟、社區管理、實用科技知識、法律法規知識、黨務工作知識的培訓,突出實際、實用和實效,提高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要創新任期監督管理機制。建立起運行高效的監督管理體系,嚴格管理村居黨組織書記隊伍。健全各項制度,強化民主監督。進一步明確以村(居)黨組織書記為代表的村(居)干部崗位目標職責,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和監督約束工作機制。村(居)黨組織書記要簽訂任期和年度目標責任狀,向黨員、群眾公開,接受上級黨委和黨員群眾監督。加大考核力度。要建立健全目標考核機制,制定具體的實績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組織考核與民主測評相結合,不搞平衡照顧,對村(居)黨組織書記的全年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并針對考核結果有相應的激勵和管理措施,真正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與干壞也不一樣”差別,從制度層面促使村(居)黨組織書記踏踏實實干工作,出成績創一流。三要建立村(居)黨組織書記正常的退崗機制。建立完善村(居)黨組織書記退崗制度,以《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為依據,制定出臺具體的村(居)黨組織書記退出實施辦法,明確規定村(居)黨組織書記退出的情形,如不執行黨組織的決定或村民代表會議的合法決定、決議,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如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等;落實具體的操作辦法,如可以結合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檢查、述職評議、民主測評、年度考核等工作的開展,定期對村(居)“兩委”班子運行情況進行動態分析,對工作無成效、群眾不認可的黨組織書記,上級黨委要及時進行撤換調整,對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村(居)委主任,要對其勸退,對勸而不退的,街鎮黨委要指導村、居民區黨組織提請村、居民區代表會議罷免,從而破除村(居)干部只進不出的“惰性思維”。
(三)新的動力機制。通過建立科學的激勵保障和關愛機制,充分調動村(居)黨組織書記的工作的積極性和活力。拓寬村(居)黨組織書記的成長進步渠道,面向優秀的村(居)黨組織書記考錄公務員,積極推薦提名優秀村(居)黨組織書記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為他們提供參政議政、發揮作用的舞臺。加大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工作力度,更多地從優秀村(居)黨組織書記中選拔街鎮中層干部及街鎮領導干部,形成從基層一線選人用人導向,為村(居)黨組織書記創造政治上的成長空間,讓他們政治上有“奔頭”、事業上有“干頭”,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落實職業化待遇保障。對村(居)黨組織書記,要保證在職待遇,同時,要完善養老、醫療等等社會保障補助制度,加快村(居)黨組織書記職業化管理進程。探索建立村(居)黨組織書記結構化崗位補貼、基本養老保險、離崗退位的生活保障機制等制度,以解村(居)黨組織書記的后顧之憂。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青浦區委黨校副教授
■ 責任編輯:劉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