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
“顏值即正義”,據說成為“流行文”了,居然與嚴肅文化并行不悖。它是以極其無厘頭的方式對“看臉”“漂亮就行”等社會現象的概括,是無邏輯的邏輯,非法則的法則。趕不上“流行文”的腦子讓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那就請出幾位有名的女性“現身說法”吧。
小鳳仙,是一名藝妓,顏值亦高。1915年,17歲的小鳳仙成了33歲的蔡鍔將軍的紅粉知己,情感甚篤。隨后,她冒極大風險協助將軍擺脫稱帝在即的袁世凱的監視逃離北京,將軍才得以于年底在云南發動護國戰爭,迫使當了83天洪憲皇帝的袁世凱1916年3月22日退位。蔡將軍成為再造民國的英雄,小鳳仙與有功焉。英雄命促,將軍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終年34歲。小鳳仙獲知噩耗悲痛欲絕,托人送去兩副挽聯,其中一聯云:“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余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燕支,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兵P仙不負蔡將軍,從此不再接客哪怕是達官貴人,決意對將軍從一而終。直到解放后,因生活無著,52歲的鳳仙才嫁人,5年后去世。如挽聯所言,她千秋留名。但并非因靠顏值。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詩人,也是歌妓,“秦淮八艷”之一,屬于高顏值。她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1641年,23歲的柳如是嫁給了59歲的明末清初詩壇盟主大學問家大官僚錢謙益。當清軍兵臨南京城下時,柳如是勸夫一同投水殉國,錢應允,但以手試水后說“無奈水太涼”,柳如是知其反悔即“奮身欲沉池水中”,被錢拉了上來。錢旋即降清,當上了大官。柳如是多次勸錢謙益隱退以不負前朝而不得。1664年,錢謙益病死。34天后,心灰意冷的柳如是自縊身亡,身后留下《湖上草》《戊寅草》《尺牘》等著作。柳如是名垂千秋,因了她的高風亮節,亦非因高顏值。
陳圓圓,小柳如是5歲,顏值奇高,惹得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可是,紅顏終有褪去時,色衰即愛弛,做了清朝平西王的吳三桂早已移情于別的紅顏了。圓圓失寵內心凄苦,于是剃發為尼,在青燈黃卷中了卻余生??梢姡佒嫡\可貴,不足留令名。
鐘離春,戰國時齊宣王(前319—301年)的王后,長相奇丑。因她生于“無鹽”那個地方,人們就用“無鹽女”指代丑女。鐘離春雖貌丑卻有德。李白有詩云“貌丑翻在深宮里”,長得丑怎么啦,不是照樣母儀天下成為一代賢后嗎?歷史記住了這個“無鹽女”。這說明,德勝于顏。
馬秀英(1332一1382),明太祖朱元璋原配夫人,一雙天足,俗稱“馬大腳”(當時以不纏足為丑)。但她性善,對于暴虐嗜殺的朱元璋時有勸諫,多方斡旋,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崇尚節儉,善待后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利,不允許外戚干政。美德蓋住了那雙丑腳。
倪萍,1959年出生,曾經的大美女,名演員名主持人還寫書畫畫,擁有眾多粉絲,在他們心中不因其青春不再而失色。57歲的她本是用不著“為悅己者”而“容”的,可她為除皺還是打上了“美白針”,哪怕“很痛,遭罪”。這說明我們這個社會“顏值即正義”思潮沖擊力度之大,連大名鼎鼎的倪萍也一時走神。
更有諸多走火入魔者卻難以清醒。1月13日《中國新聞周刊》發出《危險的美白針,要美還是要命》警告,但愛美者置若罔聞。為了獲得高顏值,不惜以身試刀者前赴后繼,以至“女子花20萬整形致神經截斷,跪求醫生‘殺了我吧”(《民生周刊》6月28日)。
古人提倡“德言工貌”,德行、言談、女紅排前,顏值叨陪末位。貌美人之皮,心美人之核,貌美心不美不算美,心美貌不美不算丑,這是我們優良的傳統觀念。而今顏值與正義卻無端掛靠上并成為了社會“流行文”,是喜是憂?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養顏護顏加科學整容,無所謂憂,憂的是,重表輕里重名輕實之風甚囂塵上,不止于顏值。
【童 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