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勝
摘 ? ?要: 高校擴招致使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國家為了穩定就業、推動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鼓勵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但創業教育中有些學校忽視對創業法制教育,致使某些大學生遭遇創業法律風險而創業失敗。本文為了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從分析當前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著手,提出完善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創業法制教育 ? ?法律風險 ? ?完善對策
高校不斷擴招,致使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國家為了穩定就業、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鼓勵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走自主創業的道路,以創業帶動就業。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十多年來,選擇創業的學生逐年增加,但創業的成功率不高,其中創業失敗的原因與高校的創業教育中忽視法制教育有一定的聯系。為了增強創業大學生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本文從分析當前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入手,就完善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一、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2002年決定在清華大學等九所高校開展創業教育試點,創業教育正式在我國高校開展,到今天,創業教育已經在國內高校開展了近十四年的時間。這十四年,國家有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鼓勵支持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大學生自主創業。但從麥可思研究院研究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的2015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3%比例和2012屆畢業生畢業時2%的學生創業,這2%的創業學生中三年后只有42.2%的學生仍在堅持創業的數據看,我國創業教育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其原因與創業教育中忽視創業法制教育有關。筆者在網上查閱了很多開展創業教育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情況,包括在創業教育開展較好的清華大學,在其主辦的中國創業學院中的網絡創業教育自學課程,都大多偏向于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技能類的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課程,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方面的法律教育類課程。結合筆者所在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開展的創業教育課程實際來,我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只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技能,主要是給學生傳授一些經商的經管類課程,未涉及與學生創業常用的法律知識教育。即我國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多數高校不重視創業法制課程,甚至不開設創業法制課程,致使已經創業學生的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缺乏,創業失敗者居多。
二、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高校不重視創業法制教育的原因很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有關部門對鼓勵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有政策法規執行落實不到位,對高校創業教育開展情況督查不力,使得某些高校不重視創業教育開展,引導少量大學畢業生去開辦公司掙錢就應對上級的創業教育檢查,更有一些高校至今都沒有開展具體的創業教育工作。二是高校自身創業法制教育師資缺乏、創業法律課程內容體系認識不清、創業法律教育的教學經驗缺乏。某些開展創業教育的高校多數授課教師都是臨時抽調團委、學生處及部分輔導員老師充抵,這些教師大多數沒有法學專業教育背景,沒有創辦公司企業的創業實踐經歷,只能講授一些創業理論知識,與創業實踐教育嚴重脫節。三是多數學生受傳統厭惡訴訟觀念影響,忽視法律知識學習。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中,某些人厭惡訴訟,不想與法律打交道。這種傳統厭惡訴訟觀念的影響,致使當代多數大學生認為,只要自己不去違法犯罪,就沒有必要學習法律知識。這種觀念在今天大學生中比較流行,使得他們不愿主動學習創業法律知識,增強創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
三、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完善對策
1.政府部門應嚴格落實執行現有的創業教育政策法規,加大對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情況進行督查力度。
我國高校開展了十多年的創業教育,但至今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比例低,創業人群中創業成功的更少,這與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形式化有關。2012年,教育部就制定《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要求高校全面開展創業教育,創造條件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程,但目前多數高校都沒有將“創業基礎”課程作為全校學生的必修課程開設。即使已經開展創業教育的高校,多數都對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認識不清,認為創業教育只是教會學生開辦公司企業掙錢。對于創業教育蘊含的對學生進行創新創造性思維培養,增強學生的崗位競爭力,使廣大學生在就業后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創新,立于崗位競爭不敗之地的創業教育深刻內涵認識不到位。要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效果,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嚴格落實其制定的創業教育政策法規,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予以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對自主創業學生進行政策照顧和資金幫扶,對落實開展創業教育不力的高校加大懲處力度,使各高校都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創業教育政策法規,切實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2.高校要加強創業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創業法制教育課程內容和完善創業法律教育教學方法。
(1)加強創業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可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加強本校的創業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法學專業教師走到創業孵化園去體驗創業過程,增加創業實踐經驗,走到律師事務所兼職,利用做兼職律師擔任企業法律顧問的經歷了解掌握企業經營常見的法律風險。利用這些具有豐富創業實踐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的法學教師來對學生開展創業法制教育的效果肯定會明顯提升。若高校法學教師資源缺乏,可以采用與校外相關機構合作的方法,定期請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人民法院法官、人民檢察官來對創業學生開展專題法制教育,講解創業中所需勞動法知識、知識產權法知識,刑法知識及法律糾紛問題解決所需的訴訟法律知識。高校通過這兩種途徑增強了創業法制教育師資力量,增強了創業法制教育效果。
(2)完善創業法制教育課程內容
大學生創業者在企業設立、經營、清算及終止過程中主要涉及民事、行政、刑事三大類法律風險,其中主要是民事法律風險居多,創業民事法制教育課程內容繁雜。創業者民事法律風險主要是合同法律風險、企業法律風險、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用工勞資風險。創業學生學習《合同法》、《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預防企業運營的合同法律風險;學習《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破產法》、《合伙企業法》及其司法解釋內容,可以預防企業運營的企業法律風險;學習《專利法》、《商標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法律及司法解釋知識,可以預防企業運營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學習《就業促進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及司法解釋知識,可以預防企業運營的用工法律風險;為了保證企業正常經營,不壟斷和采用非法手段競爭經營、生產銷售合格質量產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大學生還應加強《婚姻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及司法解釋知識學習,預防相應法律風險。創業學生學習稅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各類企業組織登記條例和《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知識,可以預防企業運營中的行政法律風險。大學生學習《刑法》中創業者可能經常觸犯的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合同詐騙罪、虛報注冊資本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占罪、貸款詐騙罪、偷稅罪、非法經營罪等罪名相關知識,可以預防創業企業運營中的刑事犯罪法律風險。
(3)完善創業法律教育教學方法
只有教師的創業法制教育教學方法豐富,才能通過其良好的教學方法將創業法律知識向已經創業或準備創業學生傳授,提升學生的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和創業法律知識運用能力。對法律知識教學最有效的方法是理論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相結合,即教師通過傳統的創業法律理論知識講授,使學生了解掌握大量的與創業相關的法律理論知識,后學生再運用這些創業法律知識在案例教學中展開有效的討論,通過案例解學的討論和教師點評獲得自己創業所需的法律知識。教師除了創業法制課堂教學外,必須結合創業教育的創業實踐,在校內或校外開展豐富的創業法制實踐教育活動。
目前,我國的創業教育不夠健全,特別是創業法制教育不被人們重視,為了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法制教育效果,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筆者僅結合現有的與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及法制教育實際就完善加強我國的創業法制教育進行討論,以期引起相關學校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任瑞娟.新常態下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問題探析[J].法制博覽,2016(3).
[2]姚興良.加強大學生創業中的法律教育與培訓[J].管理觀察,2016(6).
[3]李栗燕,王蘇杰.大學生創業實用法律課程設置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