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長德
摘 ? ?要: 情感管理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內容,體現了文化管理的親和力,其核心是調動人工作的積極性, 消除人的消極情緒。學校管理以民主管理為突破口, 以人為本, 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挖掘教職員工的潛能, 為學校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校長在日常管理中加強情感管理應做到:情要真;情要切;情要久;情要美。
關鍵詞: 學校管理 ? ?制度管理 ? ?情感管理 ? ?高效管理
人是有著豐富感情生活的高級生命形式,情緒、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有效的領導者就是最大限度地影響追隨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為”。學校領導者僅依靠一些物質手段激勵員工,而不著眼于員工的感情生活,那是不夠的,與下屬進行思想溝通與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現代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著組織作用,支配和組織著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摯的情感,增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情感聯系和思想溝通,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的一種管理方式。情感管理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內容,體現了文化管理的親和力,其核心是激發人工作的積極性,消除人的消極情緒。學校管理以民主管理為突破口,以人為本,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挖掘教職員工的潛能,為學校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學校制度本身就是一種示范和引領,而不是冷冰冰的條條款款,具有生動的內在思想。校長要讓制度富有生命力,這樣學校才能發展,教師個體的要求才能和諧發展。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對學校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既是學校管理的一次重大創新,又是現代學校發展的保證,更是實現教育民主化的基礎。
管理制度要有實效,要能被教師心悅誠服地接受,校長應將制度產生根植于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植于師生的發展實際之中,這樣產生的制度才會真正承擔起監督、制約、激勵的作用,其蘊藏的文化內質會成為學校的一種形象、一種氣質、一種個性、一種特色,甚至一種品牌。
校長應力求把每一項小的管理制度都精致化、人文化,著眼于教師這個有思想、有情感、有尊嚴、有需求的“人”,突出關愛、激勵、尊重、人文的功能,從精神需要角度出發,讓制度會說話,讓制度發揮出更大效應,讓每一位教師工作起來都能精神百倍,風風火火,兢兢業業,充滿朝氣與活力。
富有生命活力的制度要能體現學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率,只有對全體教職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制度,才能較易成為大家認同的目標。制度形成要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合理需要,要能讓教師參與到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中,讓教師感到自己也是學校的主人,使制度的形成過程成為教師的職業意識、角色認同、教育理念、價值取向與學校的管理目標、主體文化協調一致的過程。
情感管理就是校長以真摯的感情,增強校長與教職工之間的情感聯系和思想溝通,滿足教職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諧融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的一種管理方式。我想,營造和諧、自主、充滿激情的工作環境,關鍵在于管理者的方式,強硬的學校制度制約固然是管理的前提,但從中體現的原則性、機械性和整體性,卻不能滿足教職員工的心理內在需求的東西,一切可能都將成為被動地執行和完成任務。從內心深處讓每一位教職員工成為學校的主人,離不開情感化的管理,讓大家以主人翁的意識面對工作,愉快、主動、熱情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可見情感管理有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情感管理是從內心深處激發每個職工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情緒,使他們真正做到心情舒暢,努力為自己與學校開拓新的成績。這種情感力量是一種內在的自律性因素,猶如一只“看不見的手”,可以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有效規范和引導教職工的行為。
因此,實行科學合理的情感管理,可以增強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學校管理與發展。校長在日常管理中加強情感管理應做到:
情要真。所謂“真”,即不能有任何虛假的成分。假如用情一段時間后還不見回報,用情者就換了一副臉孔,這樣做難免使人產生虛情假意之猜想。真正給予教師關切,給予溫暖,給予體貼,給予心理補償,使他們感到溫暖。關心要從日常瑣碎的生活中開始,如果恰如其分地將情感融入其中,則可以大大縮小管理者和教職員工的心理距離,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教學氛圍,就能提高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學校就能在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中更好地發展。真情投入是內心的流露,“不管有無回報如何,我情依然”,應當是每個校長的管理思維、辦學理念。
情要切。情是一種可以相互感染并相互作用的東西,應當努力使情具有實效性,即提高情的質量與價值。在學校里,教師平時努力工作著,心靜如水,把做好本職工作作為第一要務,生活的交往圈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很少有教師跨出學校搞交際圈。因此,一旦教師遇到較大困難時,很容易產生依賴校長提供的及時關心和幫助,這時,如果校長也注意了,并且主動向教師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教師一定會加倍努力工作,同時以此產生“蝴蝶效應”。
情要久。校長加大對教師的情感投入力度后,少數教師回應會遲緩一些,其中冷靜觀察者有之,認為火候不到者有之,但不管怎么樣,校長都應堅持用情,因為不僅可以反映出校長的品格,而且關系到能否將情感轉化為生產力。事實上只要校長對情有正確的認識和把握,那么時間一久,即使無動于衷也會被感化,而且情感越久爆發力越強。
情要美。校長用情時一定要基于學校的管理需要,千萬不能只對有親情的,或與個人感情交厚的人用情,用情不正,只能導致學校未來混亂,以及教師對校長的用情不屑一顧。因此,校長用情時一要內容美。校長千萬不要墜入情感物質的認識誤區,須知在衣食足之后,人們看重的是精神需求,即使需要以物質形式出現,也要大方得體。二要形式美。一位受到校長關懷的老師這樣說:“我退休在家,校長星期天來看我,還給我帶來了家傳秘方,我的病就好了一半。”即校長對學校的“弱勢群體”及時予以關心和照顧。
情感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應該指出,情感管理不是萬能的,施行不當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因此,校長要客觀地、冷靜地認識到情感管理的相對性、局限性,并善于使情感管理與其他管理方式結合,以克服情感管理中有可能出現的以下消極趨向。
1.好人主義問題。一味追求情感管理的完美,容易使校長喪失原則性,對教師中存在的問題不敢管理,怕觸及矛盾,做老好人。校長遇到尖銳矛盾和原則問題時,管理也要講原則,善于運用管理的藝術,讓情感管理柔中帶剛、剛柔相濟。
2.管理失度問題。情感管理中懷柔、包容的成分較多,即以校長對教師的寬容、忍讓和多謀利益而理順教師的情感,進而效力學校多作貢獻。但是,過分這樣做就會造成管理失度,使教師誤認為校長過于軟弱無能,懼怕教師。因此有可能出現較多教師違規違紀,不把學校規章制度當一回事的現象。為此,校長應該讓教師知道,寬容和忍讓絕不是對錯誤行為的放縱和懼怕,而是善意的理解和寬以待人、嚴于律己。
3.潛伏矛盾問題。施行情感管理失度,容易助長教師對校長的依賴思想,即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求校長幫助解決。一旦問題得不到解決,或解決得不滿意,就會有想法或鬧情緒,干工作出勤不出力,直接影響學校的工作效率。為此,校長有責任讓教師明白:當教師遇到重大的自己難以解決的矛盾時,校長就是他們的依靠者,但絕不是事無巨細的“管家婆”,教師也要自立自強,可以依靠自己的就不要依靠別人。
總之,學校管理中情感管理關注教師的內心世界,激發教師的正向情感,消除教師的負面情緒,只有讓教師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學生,才能使教師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之中,作為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面對同事和學生,關愛別人,快樂自己;帶著激情投入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它是工作動力的源泉;每天笑對工作,讓喜悅作為情感的滋潤甘露;展示獨一無二的新風范,自信地工作,為自己而自豪;讓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充滿成就感,不斷創新,真抓實干,實現學校與自身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畢波.情緒、情感在組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2).
[2]張鳳娟.情感管理——和諧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隱性力量[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4).
[3]湯杰.重視情感管理實現企業管理人性化[J].科技信息,2009(9).
[4]王洪賓.論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情感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