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眾多參與者怎么定位自己,那要看各自的資源稟賦,也就是你認為你自己擁有的核心競爭能力與市場空缺之間的匹配程度。你是銀行,你的優勢是資金,那就發揮這個優勢與非金融機構合作,在技術方面領先其他銀行一點點就會積累勝勢;互聯網時代賦予弱者超過以往強者的重大機會,在在線供應鏈金融領域,無論大小銀行,機會是均等的,起跑線是一樣的,看誰能夠提前布局,從技術上、人才上、體制上、資源上早做準備;假如你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者,那你就將機制的優勢和企業家的才能聚焦在技術上,國外獨立的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公司已經存在并且發展到超過千億美元的規模;假如你是核心企業,有著可以主導的供應鏈場景,那就更要恭喜你,這是供應鏈金融最重要的資源,如果你希望未來變得更好,那就抱著開放、協作、共享的互聯網思維尋找合作伙伴吧!當然,這個生態圈的參與者還有很多,都會有機會的!
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金融格局下,商業銀行仍是供應鏈金融主要的提供者。然而,中國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在經濟下行期是在收縮的,體現在以鋼鐵業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存貨融資的整體退出,汽車行業部分經銷商融資的逐步退出,多個行業應收賬款融資信貸政策的收緊。同時,擁有場景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從消費貸進入經營貸,越來越多的互金平臺轉換為線上的保理公司,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實現轉身,加入這個市場。
在熱血沸騰的變革中,也要冷靜下來看到現實的掣肘和風險。比如應收賬款的真實性認定,應收賬款債權轉移的有效性問題,在線安全性問題等。供應鏈金融是先于互聯網金融出現的概念,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具備一個產業供應鏈的基礎,是產業和金融結合的結果。無論是什么金融,只要是金融,風控就是核心,這也是我最真誠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