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猛 徐麗紅 段英俊 王鳳 趙力群 張澤峰 石文靜

【摘要】 目的 分析并研究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7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采用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早期高壓氧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 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腦水腫面積縮小、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提高, 且觀察組改善更顯著,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MSE)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分別為(22.5±5.7)、(21.2±4.6)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6.9±5.3)、(17.2±5.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具有典型的臨床效果, 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體征, 促進患者的恢復和預后, 提升患者的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早期高壓氧;高血壓;腦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98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血管疾病,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1]。其發病較急, 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當前臨床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能夠消除患者的大部分血腫, 但是在手術以后, 患者的血腫和周圍組織的血腫會繼續發展, 對患者的預后和神經功能產生不良影響[2], 產生較差的預后效果, 不利于患者的臨床恢復。臨床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治療時, 采用早期高壓氧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主要分析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價值, 選擇本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9例。觀察組中男18例, 女21例, 年齡56~85歲, 平均年齡(72.5±5.5)歲;對照組中男19例, 女20例, 年齡55~87歲, 平均年齡(73.5±6.2)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經過臨床檢驗和診斷均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診斷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有基底節出血患者34例, 丘腦出血患者18例, 腦葉出血患者2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進行高血壓腦出血的常規治療, 為患者控制血壓, 降低患者的顱內壓, 做好對患者的脫水工作, 必要時需要給患者進行開顱手術, 同時預防感染, 做好對患者的營養神經, 并對患者的水電解質紊亂情況進行糾正, 糾正患者的酸堿失衡情況, 預防相關的并發癥發生。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為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 采用加壓艙為患者進行面罩吸氧, 為患者升壓15 min, 使壓力值保持為0.22 MPa后, 進行穩壓處理。患者需維持吸氧0.5 h/次, 共吸氧2次, 兩次吸氧間隔5 min, 使患者調整休息, 最后減壓25 min進行出艙。患者進行治療1次/d, 連續治療10次為1個療程, 每個療程之間相隔2 d, 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情況, 并判斷是否需要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對本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評價, 比較治療前后的腦水腫面積, 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GCS評分情況。同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MMSE評分和MOCA評分進行比較分析[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治療前后的相關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 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腦水腫面積縮小、GCS評分提高, 且觀察組改善更顯著,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治療后MMSE和MOCA評分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MSE和MOCA評分分別為(22.5±5.7)、(21.2±4.6)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6.9±5.3)、(17.2±5.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患者會因為腦血管的自身調節存在障礙和高熱等情況, 致患者的顱內壓升高, 使患者出現早期缺血和缺氧狀態, 最終導致患者的腦組織膨壓情況下降。加之因為腦組織通過無氧酵解分解利用葡萄糖, 它會使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出現早期的腦組織和血漿腦脊液乳酸水平明顯升高的情況[4]。
高壓氧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腦和機體的缺氧情況, 它能夠提高血漿物理溶解的氧量, 使血氧分壓增高。血管彌散能力在此情況下也得到明顯的提升和增強, 可以阻止糖酵解情況發生, 也能夠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現細胞內的乳酸形成情況,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減少了興奮性, 氨基酸的形成可以有效地進行氧自由基和炎性介質的改善, 它能夠減輕患者的腦水腫發生, 也有助于促進對患者的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 患者的血腦屏障處于完整狀態下, 更好的使患者的離子泵功能恢復, 保證患者腦組織的有氧代謝[5]。
本研究主要分析早期高壓氧對高血壓腦出血進行治療的臨床價值,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腦水腫面積、GCS評分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MSE和MO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有效證明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具有典型的價值。高血壓腦出血會對腦組織產生壓迫, 導致患者腦出血后血腫周圍缺血形成, 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腦血腫情況, 既有的血腦屏障遭到破壞, 使患者出現血管源性腦水腫。也會導致患者的腦細胞缺血缺氧功能障礙, 進而使得患者的細胞毒性腦水腫出現, 對患者的神經結構產生破壞作用, 導致患者的神經組織和纖維聯系出現中斷, 對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
高壓氧能夠增加患者的腦血氧含量, 增加患者毛細血管動脈端的氧分壓, 這種情況可以有效減輕血管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粘附情況, 進而能夠改善患者中要害部位的循環和血液灌注。高壓氧可以阻斷細胞缺血缺氧情況, 避免患者出現水腫的惡性循環, 進而能夠提高損害部位對于腦組織葡萄糖的利用率, 有效的促使患者的腦缺血“半暗區”可逆狀態的神經細胞相關功能的恢復。它還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顱內壓, 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 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 進而減輕紅細胞的剛性指數, 能夠使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增強, 進而確保患者的腦缺血局部得到有效的氧供。
綜上所述, 采用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具有典型的臨床效果, 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體征, 促進患者的恢復和預后, 提升患者的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母傳利.高壓氧聯合常規藥物治療腦外傷癲癇的療效觀察.中國療養醫學, 2016, 4(7):154-155.
[2] 陳方方, 胡霞.高壓氧治療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4(10):52-54.
[3] 種曉琴, 杜佳鑫, 李春霞, 等.間歇長療程高壓氧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DEACMP療效觀察.西北國防醫學雜志, 2016, 14(5):1587-1589.
[4] 盛召明.高壓氧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出血患者的療效分析.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24(33):6484-6485.
[5] 高麗梅.高壓氧治療吉蘭-巴雷綜合征療效分析.中外醫療, 2014, 21(17):415-416.
[收稿日期: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