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紅

【摘要】 目的 探究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采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的臨床變化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顯效16例, 有效14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患者顯效20例, 有效17例, 無效
3例, 總有效率為92.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癥狀, 糾正低氧血癥及二氧化碳潴留, 降低患者心臟負荷, 有效幫助患者恢復和改善缺血、缺氧的狀態, 進一步促進心力衰竭的恢復, 有效的提升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 因此, 此方法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關鍵詞】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加強護理病房;重癥心力衰竭;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99
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血液動力學變改變, 伴組織灌注不足, 易出現嚴重低氧血癥及二氧化碳潴留, 患者很可能因缺血、缺氧等癥狀導致各類并發癥的發生, 死亡率也比較高, 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應該及時糾正患者缺氧、缺血狀態, 改善組織器官灌注, 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 對改善重癥心力衰竭預后極為重要。但是, 常規的藥物治療對重癥患者不能夠快速改善病情[1, 2]。因此, 本文對無創機械通氣治療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究, 并且與常規的治療方法進行了比較, 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重癥心力衰竭患者80例, 入選條件:重癥心力衰竭, Killip分級Ⅱ~Ⅲ級, 患者嚴重喘憋、呼吸困難, 血氣分析(非吸氧條件):pH 7.10~7.25, 氧分壓4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 二氧化碳分壓60~80 mm Hg。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齡18~70歲, 平均年齡(43.56±9.38)歲,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藥物治療方法, 包括面罩吸氧, 嗎啡鎮靜, 西地蘭強心, 硝普鈉擴血管降低心臟前后負荷, 呋塞米利尿治療。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在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耐受情況調整吸氣相正壓(IPAP)、呼氣末正壓(EPAP)、吸入氧濃度(FiO2), 如果患者在這期間出現情緒煩躁、不安等癥狀, 可給予追加使用嗎啡適當鎮靜[3, 4]。如果患者癥狀緩解, 氧分壓及二氧化碳分壓改善, 血流動力逐漸恢復穩定, 便可以撤掉呼吸機。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所有患者進行各項指標觀察, 觀察指標包括: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 比較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其次,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判, 根據患者的恢復狀況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 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并且可以轉到普通病房的判定為顯效, 患者各項指標有好轉的趨勢判定為有效, 患者各項指標并無明顯好轉的判定為無效[5, 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顯效16例, 有效14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患者顯效20例, 有效1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本次臨床實驗治療主要是對無創機械通氣治療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詳細的研究, 結果顯示, 治療后兩組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能夠幫助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改善臨床癥狀, 顯著提升了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有效幫助患者恢復, 改善缺血、缺氧的狀態, 降低心臟負擔, 進一步促進心力衰竭的恢復。但是, 在使用無創機械通氣時很有可能對患者的生理方面造成較大的損傷, 并且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很有可能發生感染或者是并發癥等情況, 因此, 在治療中還應該加強無創通氣治療的基礎護理。
綜上所述,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 明顯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改善組織灌注, 降低患者心臟負荷, 有效的提升了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 因此, 此方法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育苗.左西孟坦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機械通氣患者臨床效果觀察.當代醫學, 2015, 21(36):143-144.
[2] 徐方林, 雷睿, 姜玉芬, 等.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為切換點的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觀察. 江西醫藥, 2015, 50(3):236-238.
[3] 黃金華.有創-無創序貫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及其切換點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5, 23(4):20-23.
[4] 鄭瑞強, 劉玲, 楊毅, 等. 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5, 14(1):21-25.
[5] 邱祖紅, 殷樂, 居置波, 等. 機械通氣輔助治療老齡患者急性左心力衰竭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5, 21(5):650-654.
[6] 朱艷玲, 田亮東, 方華. 有創-無創序貫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機的影響研究.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5, 23(4):17-19.
[收稿日期: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