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麗
【摘要】 目的 觀察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培菲康)聯合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 Hp) 感染的效果。方法 80 例 Hp 感染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 例。對照組采用四聯療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培菲康。兩組均治療10 d, 治療結束4周后, 采用13碳尿素呼氣試驗檢測 Hp 陽性率。結果 觀察組 Hp陽性率為10.0%, 對照組為37.5%,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陽性率(62.5%)顯著高于對照組(40.0%)(P<0.05);觀察組出現味覺異常3 例, 腹瀉3 例, 糞便黑色3例, 對照組分別為8、5、 4例, 其中對照組還有2例出現便秘。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培菲康聯合四聯療法可明顯提高Hp根除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四聯療法;13碳尿素呼氣試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16
Hp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細菌。我國為Hp高感染率國家, 人是目前唯一被確認的Hp傳染源, 其感染后幾乎無例外的引起胃黏膜炎癥, 因很難自發清除而變成慢性感染。大量臨床研究發現, Hp 感染與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以及胃癌有關。因此, 成功根除治療Hp, 可有效緩解 Hp 相關疾病, 避免復發[1]。由于廣泛使用標準三聯方法及其他各種原因, 各地區抗生素耐藥率不斷上升, 對Hp感染經典的三聯治療方案根除率普遍偏低, 各種指南均提出以含鉍劑的四聯療法為根除Hp的一線治療方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節奏的加快, 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研究針對目前臨床根除Hp的現狀, 比較和分析培菲康聯合四聯療法在臨床根除中的作用。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門診收治的 Hp 感染(經13碳尿素呼氣試驗證實)慢性胃炎(經胃鏡證實)患者80 例,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77歲, 平均年齡(54.6±7.5)歲;體重51.8~73.9 kg, 平均體重(56.1±6.0)kg。觀察組患者年齡29~75歲, 平均年齡(51.6±7.8)歲;體重50.8~71.4 kg, 平均體重(57.5± 4.7)kg。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標準 ①藥物過敏反應者;②有心臟疾病者;③神經系統病變者;④肝腎功能損害者;⑤肺部疾病者;⑥患有精神疾病者;⑦腦部疾病者;⑧全身系統病變者;⑨近期使用抗生素者。
1. 3 研究方法
1. 3. 1 對照組 給予四聯療法, 主要包括:①枸櫞酸鉍鉀(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3186)。220 mg/次。
②克拉霉素(濟南利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83810)。500 mg/次。③阿莫西林。1000 mg/次。④雷貝拉唑(哈爾濱健爾制藥廠, 國藥準字H23020836)。10 mg/次, 2 次/d。40例患者連續治療10 d。
1. 3.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培菲康(上海信誼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0950032;規格:12粒)進行干預, 雷貝拉唑、枸櫞酸鉍鉀, 早、晚餐前30 min服用, 抗生素早、晚餐后服用。培菲康在服用抗生素2 h 后服用。并告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Hp 檢測:采用13碳尿素呼氣試驗。患者檢測前必須口服尿素膠囊, 然后向袋中呼氣, 靜坐大約30 min后, 再次呼氣, 待2~5 min后便可得到檢測結果。其中Hp感染用陽性代表, 根植成功則用陰性表示。②細胞毒素相關蛋白 A( CagA) 抗體檢測:抽取0.8 ml的患者靜脈血, 并進行稀釋, 稀釋比例為1:200;然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對CagA抗體進行檢測, 試劑盒出產于上海晶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agA表達<12.5 U/ml代表陰性, CagA表達12.5~20.0 U/ml代表疑似陽性, CagA表達>20.0 U/ml表示陽性, CagA表達>40.0 U/ml表示強陽性。總陽性率=強陽性率+陽性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陽性率 治療結束4周后, 觀察組 Hp 陽性率為 10.0% (4/40) , 對照組為 37.5%(15/4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agA抗體強陽性15例、陽性10例、疑似陽性10例、陰性5例;對照組強陽性8例、陽性8例、疑似陽性14例、陰性10例;觀察組總陽性率(62.5%)顯著高于對照組(4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味覺異常3 例, 腹瀉3 例, 糞便黑色3例, 對照組分別為8、5、 4例, 其中對照組還有2例出現便秘。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Hp 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2], 長2.5~4.0 ?m、寬0.5~1.0 ?m, 其典型的形態主要表現為弧形或螺旋狀, 生長于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且生長在固定培養基上時, 不僅包括典型的形態, 還可表現出圓球狀或是桿狀。于1983年首次被報道。Hp 感染在臨床主要引起胃炎、潰瘍等疾病, 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胃癌等。
臨床常用的鑒別方法有, 胃黏膜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切片染色或培養細菌、非侵入的 13碳、14碳呼氣試驗, Hp 糞便抗原檢測, 血清 Hp 抗體檢測等。其中, 13碳呼氣試驗目前臨床用于檢測Hp上主要的技術, 感染Hp患者體內含有大量尿素酶。可以通過水解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氨氣。收集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 利用同位素質譜儀對同位素CO2含量進行檢測, 進而判斷Hp是否存在。具有準確性高, 易于操作等優點, 可反映全胃Hp感染狀況, 可克服細菌“灶性”分布的差異,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活檢取材的點的局限性 。
由于廣泛使用標準三聯療法以及其他抗Hp方案, Hp對抗生素的耐藥率日益升高, 使Hp的根除率明顯降低, 給治療帶來一定困難, 尋找新型治療藥物和改善治療方案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含鉍劑的四聯療法雖然有效率提高了, 但鉍劑及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導致用藥的依從性下降。受到宿主及外環境變化的影響 , 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 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3]。近年來, 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提高三聯方案或四聯方案的Hp根除率。培菲康含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 口服后可直接補充正常生理性細菌, 能調節腸道菌群, 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減少抗生素相關腹瀉及便秘, 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益生菌之所以能提高Hp的根除率。同時, 益生菌還可能通過機體免疫反應的調節, 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 增強胃腸道的屏障功能。一些益生菌亦可通過刺激胃腸道黏膜產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 而提高胃腸道黏膜防御能力。本研究顯示, 治療結束4周后兩組 Hp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 Hp 陽性率為 10.0% (4/40) , 對照組為37.5%(15/40)。不良反應狀況可知, 觀察組出現味覺異常3 例, 腹瀉3 例, 糞便黑色3例, 對照組分別為8、5、 4 例, 其中對照組還有2例出現便秘。有研究認為CagA是Hp的致病因素之一, 臨床檢測患者體內CagA的陽性率可有效評定Hp感染的病情輕重程度并預測疾病的預后[4]。在本研究中, 進一步對比兩組的CagA陽性率發現, 觀察組的總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再一次驗證了提高血清 CagA 抗體陽性率有利于篩出必定病原體。
綜上所述, 培菲康聯合四聯療法在臨床根除 Hp 感染上有著較好的作用價值,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亮, 許學新.益生菌在治療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價值.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2, 24(4):218-219.
[2] 黎莉, 楊衛文, 楊景林, 等.含益生菌四聯療法根治頑固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觀察.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3, 25(6): 673-675.
[3] Izumi SI, Muano T, Mori A, et 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 Life Sciences, 2006, 78(15):1696-1701.
[4] 張華玲, 譚周進, 蔡光先.腸道菌群失調調控技術研究進展.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1, 23(11):1033-1035.
[收稿日期: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