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蘭 王友清

【摘要】 目的 探討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的影響。方法 70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 均接受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 治療前后行口服葡糖糖耐量試驗(OGTT), 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胰島素濃度(FIns)、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及早時相胰島素分泌指數(I30/G30)差異。結果 治療后患者FBG為(6.49±2.18)mmol/L、2 h PG為(7.62±1.58)mmol/L均明顯低于治療前的(13.54±2.58)、(17.56±4.62)mmol/L,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HbA1c為(9.05±1.54)%, 低于治療前的(9.68±1.05)%,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FIns、HOMA-β及I30/G30均明顯降低, 而HOMA-IR較前明顯升高,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明顯降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改善胰島功能并減輕胰島素抵抗,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胰島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5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統計表明我國成人中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高達11.6%, 其中95%以上屬于2型糖尿病[1]。研究顯示胰島細胞功能受損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機制所在, 而恢復胰島β細胞功能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關鍵[2]。本研究旨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的影響, 為臨床上更好的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0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①FBG>7.0 mmol/L;②OGTT 2 h血糖>11.1 mmol/L;③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隨機血糖>11.1 mmol/L。排除標準:①非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②1型糖尿病患者;③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癥;④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⑤合并嚴重感染、血液病及腫瘤性疾病等;⑥合并內分泌疾病對血糖有影響者。其中男38例, 女32例;年齡30~68歲, 平均年齡(45.8±7.2)歲。
1.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糖尿病飲食, 予以適當運動, 在此基礎上早飯前、午飯前給予賴脯胰島素R皮下注射, 晚飯前給予賴脯胰島素25皮下注射, 強化治療方案, 總劑量(U)為體質量(kg)×0.5, 注射3次/d。期間根據血糖情況調整三餐前劑量, 直到血糖達標(FBG≤7.0 mmol/L, 2 h
PG≤10.0 mmol/L)。持續治療4周后停止胰島素治療, 囑繼續糖尿病飲食及適當運動。所有患者均行OGTT, 比較治療前后患者FBG、2 h PG、HbA1c、FIns、HOMA-β、HOMA-IR及I30/G30差異。其中HOMA-β=(20×空腹胰島素)/(空腹胰島素-3.5);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22.5;I30/G30=(第30分鐘的胰島素濃度/血糖濃度)。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70例患者治療前后患者FBG及HbA1c變化比較 治療后患者FBG(6.49±2.18)mmol/L、2 h PG(7.62±1.58)mmol/L均明顯低于治療前的(13.54±2.58)、(17.56±4.62)mmol/L,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HbA1c為(9.05±1.54)%, 低于治療前的(9.68±1.05)%,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70例患者治療前后胰島功能變化比較 治療后患者FIns、HOMA-β及I30/G30均明顯降低, 而HOMA-IR較前明顯升高,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長期的高血糖會造成胰島β細胞功能的破壞, 繼之引起機體調節血糖功能的紊亂形成糖尿病。研究顯示在糖尿病初期受損的胰島β細胞功能具有可逆性, 即在發病初期盡可能的使胰島恢復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轉受損的胰島β細胞功能, 不但可以明顯降低患者血糖, 還可以延緩病程進展和并發癥的發生[4]。有報道顯示對于新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4周的胰島素強化治療后其中5例患者出院后僅通過控制飲食即可獲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提示強化治療對于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動物實驗[6]表明對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進行為期4周的胰島素強化治療后其胰島β細胞凋亡明顯減少, 證實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減少胰島β細胞損傷, 這也是促進胰島功能恢復的基礎理論所在。林秀紅等[7]的研究表明對于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給予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強化治療10~14 d后患者的OGTT胰島素曲線下面積明顯升高, 定量胰島素敏感性檢測指數也明顯升高,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顯示治療后患者FBG、2 h PG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患者HbA1c低于治療前,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FIns、HOMA-β及I30/G30均明顯降低, 而HOMA-IR較前明顯升高(P<0.05)。說明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明顯減輕胰島素抵抗恢復胰島功能, 具有明顯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明顯降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改善胰島功能并減輕胰島素抵抗,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勝花, 李利娟, 宋欽華. 胰島素強化治療對不同時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 廣東醫學, 2010, 31(1):114-115.
[2] 尚霞, 唐國斌. 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轉為多次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較及用量探討. 中國全科醫學, 2011, 21(35):4042-4044.
[3] 張文娟. 胰島素泵在2型糖尿病中強化治療中的療效. 臨床醫學, 2009, 29(12):64-65.
[4] 阮丹杰, 楊正強, 王雪琴. 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的影響.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9, 17(7):516-518.
[5] 武晉曉, 呂肖鋒, 焦秀敏, 等. 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胰島素第一時相分泌的影響. 廣東醫學, 2009, 30(5):830.
[6] 王德峰, 孫力, 潘書梅, 等. 強化胰島素治療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β細胞凋亡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2):264-266.
[7] 林秀紅, 邱凱峰, 徐明彤, 等.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及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 今日藥學, 2016, 26(1):22-25.
[收稿日期: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