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何東樂+王小悅+曾燦博
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更加受到關注。尤其實在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的今天,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全面不及心理健康知識已經勢在必行,本文以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為內容,對其建設經驗以及反思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經驗;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25-01
提升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能夠有效保障高職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健康人格的構建。首先,我國高職教育目前已經逐漸從外延建設,向注重學校內涵建設以及教學質量方面過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高職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體現。其,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全民化階段,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這樣一來高職學生就業難度也不斷增大,此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健康常識,在強大的就業壓力以及生活問題面前,就不會
一、主體部分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
在高職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很多新的健康觀念,在心理健康教學中被提出,教師應該向學生介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理論,明確心理健康標準,幫助學生科學認識心理問題,并能夠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念,以此奠定學生的心理健康基礎。
2、高職生的環境適應與人際交往
對新的學習環境以及陌生的人群,產生一定的怯怕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現。但是對于剛剛入校的高職學生來說,如果這種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就很容易衍生出更多、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在新的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中,學生會產生很多苦惱和困惑,容易與他人發生交往沖突,人際關系也會因此變得不和諧。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幫助主動關心學生,解決他們生活以及學習上的難題,使他們能夠盡快消除對新環境的陌生感,進而主動融入新的集體,開始新的生活。
3、高職生的學習心理
高職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因此心理教育中學習心理是非常重要部分,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很多學生都會出現學習不適應的問題,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開展高職學習,而是習慣性將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沿用下來,實際上,中國的教育中,中學階段的學習,與高職階段的學習,在方法上有很大區別。中學學習屬于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在這個階段中,學生在學習心理上更加依賴教師,大部分的中學教師都會明確告訴學生應該學習什么,需要復習什么,學生學習是相對模式化,系統化的,但是進入到職業院校之后,學生需要開展大量的實踐學習,教師不會一直告訴學生怎么做,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去完成很多學習任務,這樣一來,很多學生起初摸不到學習的規律和方法,學習效率很低,進而會出現一些焦慮、煩躁、沮喪或者自卑的心理,這個時候,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將分析高職學習與中學學習的差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克服學習上的難題,建立良好、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二、拓展部分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最終的教育目標,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要夯實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需要開展很多拓展教育,達到不斷提高學生心理建設,完善學生人格的目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拓展是主體部分的延伸,是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開展的。主要包括學習心理學、創造心理學、青年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等,這些部分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使心理健康教育進入一個更深入的層次。
支持和鼓勵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及心理學專業畢業的教師開設相關心理學選修課,以拓展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升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層次,滿足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繼續學習深造的需要。其課時、學分及開設時間根據學科性質特點和實際需要確定。
三、補充部分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相對于主體部分與拓展部分而言,專題講座更能直接切入學生的現實心理。關注的是學生普遍存在或某一階段出現的突出心理問題。比如,圍繞學生應激心理而進行的“危機干預”系列專題講座,針對新生對環境和學習的不適應而作的“大學新生主要的心理問題與調適”專題講座和針對目前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而作的“學會感恩珍惜生命”系列專題講座等,都是針對學生最關心、最困惑的心理問題而進行的心理輔導,對幫助大學生及時解除心理困惑和促進自我身心健康成長有積極意義。
高職院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設,能夠根據市場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斷完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是高職教育進入一個新臺階的體現。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三觀,是高職院校學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必須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能夠以此為前提,不斷完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促進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舒婷.試論如何加強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08)
[2] 薛 峰 龔定宏 徐 奇.上海市某社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