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星火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情感教育,注重言傳身教,積極創設情景,倡導師生間、生生間的探討交流, 融情感教育于政治教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言傳身教;創設情景;探討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88-01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 情緒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健康發展。教學過程既是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情感發展的過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隨認識效果自然而然地產生和發展,它需要教育者專門的評價和培養。長期以來,傳統的思想政治課迫于片面追求升學 的壓力,一味搞題海戰術,政治課成了呆板、空洞、流于形式的說教。學生成了被灌輸的對象,缺乏情感教育,學生厭學。“知之深,情之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情感教育,并使之與課堂教學巧妙結合,以此構筑學生的情感基石,形成獨立健全個性。可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離不開情感教育。教師應注意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用自己的情與愛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鮮明性、趣味性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整個教學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感氛圍,從而達到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知情和諧統一。筆者就此淺談幾點看法:
一、言傳身教,以情激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對青少年學生接觸最多,了解最深,影響最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常常是學生的楷模”。我國教育學家錢夢龍說過“教育的藝術是影響人的藝術”,闡明了教育的真諦,教育——育人。可見,一位政治教師通過教學,可以極大的影響學生的政治課學習,并且以其自身的示范激勵作用,對學生情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中老師應處處以優良的道德品質,嚴謹的治學態度熏陶學生,做學生的表率,事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學生的榜樣;時時以自己的優秀言行去影響教育學生,使學生的言行受到熏陶,從而產生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教師對工作的負責,對學生的愛,在學生的心靈上會喚起相應的情感反饋,使學生學習獲得最好的效果,而且還應對學生品德個性進行關懷教育,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品德修養,要用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去打動學生,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帶有情感色彩,學生從內心深處體驗到學習政治課的樂趣和幸福,從而達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創設情景,以景激情
情感具有情景性,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場合下產生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情緒體驗,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手段。教師應重視每一節新課的導入,因為剛上課時學生情緒難以穩定,而新穎、獨特的導入可以及時吸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識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上課伊始,我們可以運用小品表演、歌曲、故事等導入來創設情景,喚起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抓住一切契機,提供一個現實情景,把學生對問題產生疑問的那股力量化為一股激情,一股吸引力,避免一些生硬的理論枯燥的闡述,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求知,輕松且水到渠成。把課本知識變成學生的活生生的情感,把教學過程演化成為不斷探索真理的帶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動,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探討交流,以情傳情
不難想象,一成不變的授課模式,枯燥冗長的講解,令人窒息的題海戰術將對學生的情感產生了壓抑作用。課堂教學需要交流,學生不僅要聽,而且還要說,有機會讓他們討論所觀察到的事物,所了解到的新東西、所要掌握的新知識等等。一堂好的政治課,應該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課,是師生間、生生間通過高質量討論而取得對知識本質共識的課;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質疑問難,營造“情感共鳴、思維活躍”的和諧而又緊張有序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例如,在講授《關愛社會》中的環境問題時,在學生看書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提出了相關的問題:(1)什么是環境問題?(2)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是什么?(3)環境問題有何危害?等等。學生們針對已有的問題相互交流、相互探討,這時學生的情緒激昂、興趣高漲,我也因勢利導:(1)國家如何解決環境問題呢?(2)在我們身邊還存在哪些環境問題呢?(3)我們應為環保做些什么呢?學生通過思考、交流、探討發現結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這一過程中,師生相互激勵、獲取信息、傳遞感情,使教與學達到和諧統一,學生的情感素質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與提高。
同時也應注意到,探討交流的內容和方向主要是由教師決定的,始終在教師的調控之中,教師對學生表達的欠缺不是指責,而是指導;對學生思維受阻,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給予啟發誘導;對學生的“創造性”答案不是冷漠對待,而是給予熱情的贊賞。一個學生的情感可以使另一個學生產生同樣的情感,因此,目的一致的學習,心平氣和的討論乃至爭論,情投意合的探究,使同學之間感情融洽,無疑會增進友誼,激發熱情,甚至影響終身。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培養,讓師生雙方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投入地愛一次,忘了自己……在共同的目光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使教與學達到水乳交融的和諧境界。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成功的標志,也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思想政治課教學追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