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佩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00-01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共同的活動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fā)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為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本文就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一、概念引入的教學法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對概念的解釋,但有的過于形式化,有的解釋得不容易讓小學生理解,有的解釋得不夠到位。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概念引入的作用,用正確的方法方式引入概念,使學生更易于理解。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概念引入的方法吧。首先,設置疑問,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好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不僅僅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數學,還能夠給教師省出教學時間去進行更多更精彩的活動,同時還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應該著重注意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以便于更好的進行數學學習。
二、分組合作討論的教學法
為了增強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將學生分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組,視情況而定,并注意小組學生分配時學生的安排,可以將掌握知識水平不同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相互監(jiān)督和學習,使分組合作教學更加有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地位更加顯著.在學生獲得知識基礎,有直觀淺顯的認識時,展開分組合作討論,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獲得新知,得出正確的結論.當然,在剛開始執(zhí)行分組練習時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合作不積極、小組內分工不明確,可以多安排一些討論的問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為以后更好地進行分組合作練習打好基礎.
三、講授教學法
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對一些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教師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運用講解法幫助學生理解。但如果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學生單純地當成是錄音機或知識倉庫,教師只顧一味講解,而不顧學生如何理解,那就成了注入式講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的關系,注重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四、情景教學法
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是以情境認知理論與情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為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情境中愉悅地進行學習。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好動性強,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加上數學學習中的一些抽象的數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于是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情境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五、游戲教學法
愛做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在教學中不僅考慮學生“ 能不能”學習,更重要是要看學生“ 樂不樂”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到態(tài)度和藹可親、舉止自然大方、語言精煉、準確流暢、幽默、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游戲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正是落實編寫意圖。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導演"和"教練",誘發(fā)學生"入景",使學生產生"入景始入親"的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但是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如:游戲的目的,游戲的組織等等。其中游戲的組織是很重要的,否則整個課堂會不好控制,而且達不到游戲的目的。
六、演示實驗教學法
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數學實驗正是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能直觀地探索抽象的數學問題,化枯燥為有趣,這一個過程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就以五年級“分數乘分數”的內容為例吧,理解與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算理)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裕的探究時間及必備的學具(如長方形紙),并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操作、探究要求,如,先折出一張的四分之三,并涂上陰影部分;再把陰影部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涂上其它顏色;然后回到第一張紙,即展開整張紙;再把剛才折紙的操作活動用算式表示出來。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節(jié)課都有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目標不同,就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要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時,常采用講解法;要使學生掌握某種現(xiàn)象背后的規(guī)律時,常采用演示實驗法或游戲法;要提高學生數學交流能力并發(fā)展其智力,則采用分組討論法等等。總之,教學方法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即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決定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