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摘 要:《學記》中“預”的原則,意指預先施教,防患于未然。其本質精神是主張一切教學的啟發誘導,長善救失,都必須有“預”的意識。葉圣陶先生認為“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在語文課程中,預習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實踐證明,預習是學生最重要也是最應當掌握的一種學習策略。上好預習指導課,精心設計課前預習內容,重視課前預習檢查,讓預習真正落實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讓預習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做好課前預習進行闡述,以期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前預習;語文學習;自主學習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90-01
新的課程標準和課改理念,為教師確定了新的角色定位。即轉變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巧在如何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學習線路,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同時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和創造,從而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達成這一目標,我認為,首要任務是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預習,就是在講課之前先閱讀、粗知要學新課內容的學習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預備性學習,是自學的嘗試和演習。一名學生要掌握好教師所教的知識,就必須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
我是一位小學班主任,因為小學生天真善良、活潑可愛,和他們在一起感覺心態年輕了許多,也不需要有任何復雜的心理負擔,所以我喜歡自己的每一名學生,更發自內心地喜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我總在冥思苦想,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活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教了二十八年的語文課了,課堂上每當你出示比較深的問題時,總是學習優秀的幾名學生在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而其他的學生就好像與他們無關一樣,甘當旁聽生,無論我怎樣激勵他們,他們都無動于衷,課堂如一潭死水,使我覺得有勁使不上,為此感到十分苦惱,無計可施。
自從我校在教育局的號召下,強力推進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為此我在網上看到杜郎口的語文課堂視頻,學生表現出了高漲的學習熱情,整節課看不到老師、聽不到老師說幾句話,大部分是學生朗讀、背誦、表演、交流,甚至是辯論著自己的理解。可以說整節課氣氛非常熱烈,學生的才能表現得異常卓越。于是,我眼前一亮,這樣的課堂不正是我想擁有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嗎?我的語文課錯就錯在沒有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因為他們對課堂中的相關知識不能胸有成竹,所以沒有自信,更沒有激情去展示。
因為我有了這樣的覺醒,在2011年的4月教育研究院來我校調研,我認真備課,由于自己思路不是那么寬,在設計中就虛心請有經驗老師出謀劃策,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因此我很有興致地上了一節四年級上冊的語文七色光六。本單元的主題是名勝古跡,我在設計的時候,又進一步認真地研究了我校要求實施的教學模式,課前布置了預習目標和內容,鼓勵學生從工具書、網上廣開渠道查找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再拓展。課上就把時間充分還給學生,正副班長以主持人的身份到講臺前導入新課——如:本單元學習了那幾篇文章?(生對答)男:主題是什么?(生:名勝古跡)。女:語文七色光又開播了!男:我們的口號是——生齊——語文七色光、快樂在課堂,YE! 這個獨具匠心的導入一下子就輕松愉悅地點燃了學生學習的激情。
緊接著讓學生合作:小黑板出示合作要求:(1)小組長要發揮你的組織作用,帶領組員把你們課前預習的所有內容達成共識。(2)學生合作交流4分鐘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你組的學習成果,比一比看哪組最棒!課上32名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僅匯報了書上的內容,還聲情并茂的把自己搜集到的優質名勝古跡的對聯朗讀給大家聽。聽課者都向他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尤其是知識窗環節,我課前請微機老師幫忙把我國的名勝古跡制成了幻燈片,一個組6人把他們搜集到的資料以小導游的身份,用標準的普通話、落落大方、聲情并茂地一一介紹給“游客”,此時聽課者都驚嘆這僅僅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如此高的文化底蘊啊!真是了不起!
教研專家白老師充分肯定了這節課,她說:“這節課你把握了語文七色光的特點,在充分地預習基礎上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都能用激勵性的語言來恰到好處地及時點播評價每個環節,每個人的發言,出色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據我的觀察本節課你面向全體,這節課你班學生每人至少發言兩次,有的甚至到達了三次以上,你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我校的聽課領導、老師們都說:“你班學生綜合素質真高!這都是你培養出來的結果啊!”我甜甜地笑了。從本節課中,使我體會到了只有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學生他們已經對自己要展示的內容有了正確的答案、十足的把握,因此就能信心百倍、積極主動自信地去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蕭伯納的一句名言:“自信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課前做好充分地預習,就是上好這堂《語文七色光》的成功秘訣!
參考文獻:
[1] 張曉梅,喬艷青,高文杰.太原市迎澤區新西小學“自我建構、自我超越”課堂教學模式思考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7):102-103.
[2] 冷愛霞,劉曉琴.語文教學中“預習教學法”的有效嘗試[J].當代教育科學,2010(12):59-60.
[3] 常 智.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起點[J].學周刊,2013(02):94.
[4] 鄭耀紅.語文教學中的預習前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05):88
[5] 趙 婕.論如何推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