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存,謝莉紅
AD患者腦電圖δ+θ/α+β比值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孫永存,謝莉紅
目的 探討阿爾茲海默病(AD)患者腦電圖δ+θ/α+β比值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為AD的臨床輔助診斷提供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60例AD患者,根據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評分結果分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另選擇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檢測4組的定量腦電圖變化及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結果 隨著AD病情的發展,患者腦電圖δ+θ/α+β比值和IL-1β、TNF-α及IL-6水平逐漸升高,且4組間比較均差異明顯(P<0.05),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表明,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r=0.903,P=0.019);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AD患者的δ+θ/α+β比值與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P<0.05)。結論 AD患者的腦電圖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和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IL-1β、TNF-α及IL-6可作為輔助AD診斷的指標。
阿爾茲海默病;定量腦電圖;IL-1β;TNF-α;IL-6
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認知、精神功能障礙及行為損害,患者會出現語言、記憶力及智力下降[1],多起病于老年期,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腦電圖是從顱內記錄或頭皮表面記錄到的局部神經元電活動的總和[2]。有研究表明,白細胞介素(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可能與AD的發生、發展相關[3],但目前尚無血清炎癥因子對AD臨床診斷意義的研究。定量腦電圖檢查是一種客觀、量化的腦功能檢測手段,常用于AD的病情診斷。本研究通過分析AD患者定量腦電圖變化與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的相關性,探討血清炎癥因子對AD的診斷作用,以期為AD的臨床輔助診斷提供參考。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60例,均符合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和AD及相關疾病學會確立的AD的診斷標準[4];患者行MRI或CT檢查可見腦萎縮。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排除無法正常交流、視力及聽力障礙、嚴重運動障礙等不能配合檢查者。根據簡明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結果[5],將患者分為輕度(19例)、中度(21例)及重度(20例)3組,輕度組MMSE評分16~24分,中度組MMSE評分8~15分,重度組MMSE評分<8分。另選擇同期MMSE評分正常、無認知功能障礙的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各組的性別、年齡及受教育年限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3組患者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檢測指標及方法
1.2.1 定量腦電圖 使用日本光電8200k型數字化腦電圖儀進行檢查,選擇頭皮盤狀電極,進行16導單極導聯采樣,額葉:FP1、FP2、F3、F4;顳葉:F7、F8、T3、T4、T5、T6;頂葉:P3、P4;枕葉:O1、O2。所有患者都以8 s作為1個采樣單元,記錄時間15~20min,選取10個能代表腦電背景活動而無肉眼所見偽跡片段的采樣單元,取其平均值,采用該機配套的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算δ、θ、α、β頻段的絕對功率值,以δ+θ/α+β比值作為定量腦電圖的觀察指標。
1.2.2 炎癥因子 在患者入院時、健康體檢者來院體檢時抽取5ml肘靜脈血,2000 r/min離心10min,吸取上清液待測。使用Multiskan MK3酶聯免疫吸附儀(芬蘭雷勃公司),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IL-1β、IL-6、TNF-α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相關性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檢驗;δ+θ/α+β比值與炎癥因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δ+θ/α+β比值比較 對照組δ+θ/α+β比值為3.113±1.416,輕度組為4.758±2.241,中度組為5.795±2.187,重度組為7.041±1.756,4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5.98,P<0.05)。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r=0.903,P<0.05)。
2.2 各組IL-1β、IL-6、TNF-α水平比較 對照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的IL-1β、IL-6、TNF-α水平依次顯著升高(P<0.05)。AD患者的δ+θ/α+β比值與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呈強正相關(r= 0.989、0.985、0.995,P<0.01),見表2。

表2 各組l L-1β、l L-6、TNF-a水平比較(ng/L)
AD早期,病變主要發生在內嗅、海馬皮質,晚期主要在腦部其他部位及大腦皮質,這些腦部病變將導致腦電波慢化[6]。
定量腦電圖是將波幅隨時間變化的腦電波變換為腦電功率隨頻率變化的數字化信號,為腦電圖分析提供客觀量化的參數。AD常導致患者δ、θ波增多,α、β波減少[8]。由于絕對功率值在個體中差異較大,難有完善的診斷標準,而各腦區某一頻段值占總功率值百分比的相對功率值(δ+θ/α+β比值)是一個較為穩定的指標[7],因此本研究選擇δ+θ/α+β比值為腦電圖觀察指標。結果表明,隨著AD病情的發展,患者δ+θ/α+β比值逐漸增加,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r=0.903,P<0.05),說明隨著病情的加重,δ+θ/α+β比值逐漸增加,δ+θ/α+β比值可以作為一種客觀、量化的評估AD病情的指標。AD發生、發展過程中,神經纖維纏結及Aβ沉積是AD的重要病理特征,而炎癥因子的大量生成及炎癥反應亢進是造成Aβ沉積、神經元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9]。IL-1β、TNF-α可直接作用于神經元,進而造成神經細胞損害,因此,腦脊液、血清中過度的IL-1β、TNF-α是造成AD發生的重要病理因素。IL-6是一種經過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產生的內源性趨化因子,會在神經元局部募集多種炎性細胞,以促進炎癥因子的分泌[10]。因此,本研究選擇IL-1β、TNF-α及IL-6作為觀察指標,探討其與AD發生、發展及δ+θ/α+β比值的相關性。結果表明,隨著AD病情的加重,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表明,AD患者的δ+θ/α+ β比值與IL-1β、TNF-α及IL-6均呈正相關,表明δ+ θ/α+β比值越大,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越高。
綜上所述,AD患者的腦電圖δ+θ/α+β比值與病情程度和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IL-1β、TNF-α及IL-6可作為輔助AD診斷的指標。
[1]嚴鋼莉,劉登華,李朝武,等.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睡眠腦電圖分析[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10(3):210-212.
[2]于健,王兵.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健康老人腦電圖及神經心理學測試比較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5):31-36.
[3]李潔,盧麗萍,藍麗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關電位P300和腦電圖相關性研究 [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10):758-760.
[4]Mc Khann G,Drachman D,Folstein M,et al.Clinic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report of the NINCDS-ADRDA work group under the auspices of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ask Force o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ogy,1984,34(7):939-944.
[5]王文娣,呂玉丹,牟靜靜,等.44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與腦電圖特點分析[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4,31(12):1107-1109.
[6]吳越,徐文煒,劉曉偉,等.不同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0):1624-1627.
[7]徐清,徐文煒,張玉琦,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定量腦電圖特點[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1):1612-1614.
[8]李潔,朱英標,陳偉康,等.輕度認知障礙老年病人事件相關電位P300和腦電圖的研究 [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12):1519-1521.
[9]李昕,陳澤濤,謝佳利,等.阿爾茨海默癥早期評估研究綜述[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15,32(5):1146-1149.
[10] 李欣,曹祥,汪麟,等.老年癲癇患者腦電圖檢查與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1):3055-3056.
R 749.16
A
1004-0188(2016)10-1199-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10.040
2016-05-12)
810007西寧,青海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孫永存);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謝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