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
摘 要:口語交際來源于生活,實踐于生活,口語交際教學必須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連。本文從話題的選擇到創設情境、實踐練習都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敢說、樂說、會說,并能做到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在生活中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接觸生活;走進生活;深入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47-01
近幾年,我結合課標精神以及農村學生的實際口語水平,采用了口語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思路,努力選擇貼近兒童生活、兒童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們有話可說;精心創設與生活類似的交際情境,讓孩子們樂于參與;重視日常生活的實踐,在頻繁的口語實踐中不斷提高孩子們的交際能力。
一、課前——接觸生活做準備
小學生是憑借直觀形象來思維,往往是看見什么就說什么,怎么做就怎么說。所以,上好口語交際課,課前的實踐活動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根據話題的內容,有目的地安排學生觀察實踐,搜集素材,或者體驗生活等等,讓學生能心中有感,說有依據。如教學《找春天》,就布置學生到周圍的田野、山村走一走,觀察春天姑娘給它們帶來了什么變化,選取你最感興趣的一兩處記錄下來,可以畫畫、可以拍照,也可以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獲取實物。當學生上課時帶來了他們準備的各種資料,信心十足,都爭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發現介紹給身邊的同學。由此可見,充分的課前準備讓兒童有了說話的依據,變得胸有成竹,交際的欲望因此而強烈起來。
二、課堂——走進生活多交流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情境中產生的,聽說雙方互動的言語活動,具有特定的場合、時間、對象。一定的情境又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因此口語交際教學必須有具體的交際情境,盡量模仿社會交際的實際情景,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圍,讓學生在這種交際情境氣氛中產生交流欲望,無拘無束地參與。情境的創設是口語交際中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在教學中要重視以下幾方面:
一是重視多媒體的運用,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先進功能。利用現代具有技術手段創設近似真實的交際情境,調動起學生各種感官的運用,激發興趣、鼓動參與。實驗小學特級教師洪濤在上《學會祝賀》這一課時,成功運用了多種媒體的手段在課堂上創設了多種情境,如春節祝賀、生日祝賀等,以“生日祝賀”這一情境為例,通過播放一段同學們為某一學生祝賀生日的錄像,讓學生們身處實地地感受到祝賀的氛圍,調動起學生的已有記憶,沉浸在為同學祝賀的氣氛中,這樣做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給了學生一個生動的口語交際的實例,啟發學生如何進行祝賀話題的交際,避免了說教式的交際行為的指導。
二是針對一個話題創設多種情境。針對一個話題,要集思廣益,開拓思路,結合兒童生活實際,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情境,在情境中自主地、積極地進行交際,獲得情感上的愉悅,這也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條渠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把心理活動的指向集中到學習對象上來。如以《買文具》為例,就可以以此話題創設多種情境:在超市選購玩具;在大型商場購買兒童服裝;在菜市買菜;在攤子前挑選水果等等,這些情境中的事件都是由買賣雙方進行口語交際活動構成的,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積累,選取熟悉的,有興趣的話題展開交際,既有了自信與勇氣,又在交際中培養了語言素養,提高了交際的能力。
三是重視兒童的交際心理,處理好情境與氛圍的關系。口語交際既是人的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一種生理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情境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際的具體環境,是開展口語交際的特定場所合。氛圍則是指交際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平等、融洽的關系則是營造民主和諧的人際氛圍的前提。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愉快、放松的心境和氛圍,學生的潛能就能得到最有效的釋放和開發。在交際中教師要發揮組織、促進的作用,平等地與孩子對話,做“平等中的首席”,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兒童在寬松的交際氛圍中自信地、愉快地進入交際情境,并在這種愉悅的心境中完成口語交際。
另外在口語教學中還應注意,介紹一些成功生動的口語交際的實例進行示范,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的知識;交際的形式多樣,如小組合作、學生參與評價等;交際中情感態度的培養,人際交往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是十分重要的,如自信心、勇氣、誠懇、尊重對方、有主見、談吐文雅等等;堅持說普通話等等,這樣利于學生在情境中順利、輕松地、文明地進行交流。
三、課后——深入生活重實踐
兒童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除了在口語課堂上創設類似生活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實踐外,更多的實踐機會是在課外。
一是在各科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口語交際的實踐。語文課堂是口語交際的又一主要陣地,課堂上師生的對話、生生的交流討論都是一個個口語交際實例;加強學科教學之間的聯系,在其他學科內同樣也具有相似的例子,將“口語交際”融入各學科之中。
二是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增加兒童交際實踐的機會。口語交際教學在課堂上創設類似生活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課堂上典型話題的實踐,積累口語交際經驗,這經驗是模糊的,不固定的,我們還應該根據典型話題設置安排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以班隊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走出去”,在生活中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盡可能讓他們設計安排具體的活動程序,讓他們與別人打交道尋求幫助,解決問題,讓他們在活動中增強口語交際實踐能力。
三是鼓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交際實踐。無論是課堂還是有計劃組織的活動,這些形式必定是有限的,更多的實踐機會還是在生活的大舞臺上;豐富的校園生活,溫暖的家庭生活,多彩的社會生活,這一切都是兒童進行交際的場合。教師在課堂上給他信心、給他勇氣、給他鼓勵,讓他更自覺更主動地將口語經驗的積累運用到生活中去。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帶領學生進行更多有意識地訓練。大量的口語實踐將促進學生們不斷豐富口語經驗,不斷提高交際能力。口語交際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口語交際教學發揮著典型、示范、指導的中介作用。通過一個個循環反復的過程,使兒童達到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別人“合作”,從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為今后步入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