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銘
(110035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遼寧 沈陽)
再談辯訴交易——未成年人校園暴力的法律設想
趙子銘
(110035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遼寧 沈陽)
以美國最為典型的辯訴交易制度在于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方面有重要作用,另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相對的公平正義,其在解決刑事糾紛方面有很多優勢。近年來,校園暴力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更是在成為全國兩會的一個焦點問題。因此,本文從辯訴交易制度出發,結合我國國情,提出引進辯訴交易制度或制定帶有“辯訴交易”色彩的制度來解決未成年人校園暴力問題。
辯訴交易;校園暴力;法律規制
1.辯訴交易制度的產生基礎
辯訴交易制度在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最為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美國有辯訴交易制度的文化基礎。實用主義與契約文化是辯訴交易制度盛行的重要文化因素。美國的實用主義思潮產生于英國殖民時期,這種哲學指導美國人民為了解決日益增多的刑事案件和大量得不到審理的刑事案件而設計了這種司法效力極高的制度——辯訴交易制度,這不僅避免了檢察官在經歷長期的刑事審判程序后白忙一場的尷尬,還節省了大量的司法資源,自然是檢察官們的最優之選。而契約觀念的深入人心,促進人們對合乎意愿的公平正義秩序的渴望,促進契約自由的法律原則化。而且,雙方在這場刑事訴訟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在這種風險共存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地去考慮交易的問題,以期達到共贏。
其次,美國有辯訴交易制度得以實現的重要制度基礎。現代正式的辯訴交易制度在美國產生的必然性和日后的健康發展與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系,最為典型的就是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律師協助、檢察官的自由裁量權、證據開示制度和最為著名的沉默權。
2.辯訴交易制度的優勢和缺陷
任何實務都有兩面性,關于辯訴交易制度,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確立了一種良好的協商機制,尊重的當事人的權利實現雙方的共贏,極大提高了司法效率和相對公平正義的實現積極作用;當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國實行該制度的司法程序障礙,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排斥和容易滋生司法腐敗等問題,因此,我們在引進該制度或制定帶有“辯訴交易”色彩的制度時要注意發揮它的長處,規避它的缺陷。
1.辯訴交易在我國的基礎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對于我國實行辯訴交易制度持否定態度,很大原因是我國沒有相關的基礎,作者以為,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實行該制度或制定帶有“辯訴交易”色彩的制度的基礎:
從文化方面來說,一方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中“和為貴”的思想辯訴交易這種通過對話解決刑事糾紛的特質;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新觀念新思想廣泛被接受,自愿理性地解決糾紛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這與辯訴交易中雙方協商合理分配利益的思想不謀而合。
從法律制度方面來說,我國法律雖然不承認辯訴交易,但相關的法律設計還帶有辯訴交易的色彩,比如《刑事訴訟法》中,規定了針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條件的不起訴制度,公訴案件和解程序,簡易程序和關于“坦白從寬”政策的規定等。
2.辯訴交易解決未成年人校園暴力的探析
(1)降低立法難度。將辯訴交易制度納入我國刑事法體系相比于重新立法難度要小很多,法的效率和法的社會效益也會提高很多,最大程度保護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和潛在受害者。
(2)綜合雙方利益。實行辯訴交易制度一方面可以使促使加害方的家長為了降低未成年人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而積極承擔責任,進行最大限度賠償,以期能夠達成協議,這種積極態度也會對受害方的家長形成一定的心理補償;另一方面,辯訴交易高效率的特點不僅可以節約大量司法資源,更重要是其可以不經過漫長的司法程序而以相對公平的方式快速解決糾紛,使受害方迅速走出暴力陰影,重新回歸生活,減少暴力加害和司法拖累的雙重影響。
(3)有利教育改造。將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問題納入刑事法的體系本身就是一種加重的處理方式,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和治理決心,也能夠促使法治觀念教育走進未成年人,還能夠有效的規范未成年人的社會行為,促使其理性成長。適用辯訴交易制度解決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問題,使嚴重加害的未成人不僅要付出必要的經濟代價更要付出自由的代價,其效力和影響力要遠遠超過單獨立法,這不僅能夠形成強有力的社會教育,另一方面也放寬了處罰的標準,給予未成年犯罪人改過自新的空間和實踐,有利于促使其改變思想認識,也能夠使這類問題不僅僅停留在學校處分層面。
3.實行辯訴交易解決未成年人校園暴力的應有限度
辯訴交易弊端明顯,必須對其加以限制。從適用范圍來看,我國實行辯訴交易僅限于解決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案件,從適用條件來看要在被告人在理性與志愿和雙方的共同協商一致基礎上適用;從交易內容來看,應當將這種交易限定在量刑交易上,并加以量的限制,既要有新引力,又不能給予過度的刺激。此外,為保正交易的正當性,還應當加入法官審查,對被告人交易的理性與自愿和交易所基于的基礎進行確認,還應當設計相關的救濟途徑,促使該制度的良好運作。
[1]劉根菊.確立中國式辯訴交易程序之研討[J].政法論壇,2000 (4).
[2]龍宗智.我國實行辯訴交易的依據和限度[J].四川大學學報,2003(1).
[3]周松青.中美校園暴力法律規制比較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1).
作者介紹:
趙子銘(1988.3~),性別:男,籍貫:遼寧營口,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警務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