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言
(110036 遼寧大學 遼寧 沈陽)
經濟法的社會整體利益觀研究
鐵 言
(110036 遼寧大學 遼寧 沈陽)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經濟理論的發展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有關社會整體利益相關理論觀點也處于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但在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進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這里,文章通過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觀念入手分析,同時結合中國傳統的發展觀念與現代的經濟發展規律,對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的經濟發展觀進行具體分析。
社會整體經濟;經濟發展進程;反不正當競爭
(一)社會整體利益的概念解析
1.社會整體利益與社會利益
對于市場經濟的相關法律的建立與完善是為了實現對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在這里,經濟學家龐德對需要通過依靠法律來維護與保障的相關利益按照其性質進行了分類。其總體分類大致為三個方向,即為個人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會利益。
2.社會整體利益與國家利益
對于社會整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進行分析的同時,也需要對社會整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認識對于前者的區別。對于社會整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進行比較,得出后者的關系更為簡單些。
(二)社會整體利益觀在經濟法理論體系中的地位
在經濟法理論體系之中,社會整體利益的觀念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于經濟法的定義是為了實現對于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效維護,這是已經形成共識的觀點。雖然,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經濟法學家對于其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對其重要性的認可程度是一樣的,都是將其作為實現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效保障。
(一)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調整手段具有多樣性
由于經濟不斷的發展也就使得所需解決的經濟矛盾的多樣化開始呈現,使得對于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難度進一步加劇。
在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公私化進行定義判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的判斷標準進行明確。對于公共法律的核心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對于私法的核心即為維護個人權利的觀念進行認可。
(二)經濟法整合功能的獨特性
在本文對社會整體利益的觀念進行闡述的過程中,注重于對整體的含義進行正確地理解。在這里,對整體性的含義進行理解的過程中,需要首先理解其哲學角度的含義,應將其對比面“部分”進行理解,通過辯證的分析來實全面的現理解范圍。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夠發現對于整體的理解應該是對構成事物的眾多不同要素所形成的統一整體的分析,部分指的是這個整體中的某個或者某些部分。它們通過二者的聯系來實現對調制關系的建立,它的地位區別于其它的法律類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主體穩定性,其復雜性也顯得更為突出。
(一)社會整體利益的享有者和維護者
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對其的保護也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從角度的變化分析,也能看出,對于社會的整體利益來說是缺乏主動的去關心社會整體利益的人而存在的,但卻存在著諸多的人企圖去將其分配得到,對于保護與分配的態度截然不同。在這里,我們應當意識到對于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者的定義存在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社會全體公民與各級組織的整體利益,狹義指的是對于擁有者而言的利益確定。對于如何實現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劃分,需要從其主體的不同進行明確判讀,進而為不同的代表者實現其利益的保護。
(二)社會整體利益的保障
1.損害社會整體利益者應當承擔的實體責任不易確定
當社會整體利益遭到破壞的時候,其具體所需解決的問題即為對經濟責任的認定。對于這一問題,經濟法的研究學者所提出的觀點存在著諸多的差異。有些學者認為對于相關責任的認定具有如下的特征形態如下:政府經濟失誤賠償、懲罰性賠償、實際履行、改變或者撤銷政府經濟違法規定和行為等等。也有學者認為對于經濟法的責任認定包括了從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以及刑事責任的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的要求。
2.缺乏追究損害社會整體利益者應承擔經濟法責任的程序
在對經濟法的責任形態與采取方式的不確定也會導致對于已經造成的社會整體利益追回的困境,對其經濟法程序的限制,導致了不同的經濟責任承擔。
結合上述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將直接導致我國的經濟法對于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與實現,倘若在對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與完善關系上,經濟法不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實現,保證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最終使得經濟法失去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價值所在,也就喪失了經濟法固有的法律地位。在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過程中,個人認為對于明確如何解決經濟法責任的具體形態問題是開展的前提,倘若對于實際責任不能夠進行明確,對于其所需選定的程序來說,不管是采取非訴程序亦或者是采取訴訟程序均會失去采取的意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在對經濟法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當與我國經濟法的發展現狀進行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一些經濟法的責任與手段進行借鑒與運用,同時,應當嚴格地遵循相關的體現要求與規定,對其進行創新與完善,并且嚴厲追究對于破壞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對其傷害的判定應當與對其的責罰相結合,對其采取的措施進行明確與結合。使得創新的意義能夠實現,使得社會更加的穩定,其發展環境更加良好。
[1]李松妍.淺談社會經濟法的整體利益觀[J].河北大學,2014,6 (12):367-367.
[2]馬小潔.法社會學視角下的經濟法——社會整體利益觀的體現[J].蘭州大學法學院,2014,3(7):93-94.
[3]易崇艷.能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機制研究——基于農村、農業和農民能源利益保障的視角[D].西南政法大學,2012.
[4]王海成.經濟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1.
鐵言(1990.6~ ),女,回族,遼寧錦州人,遼寧大學,16級在讀研究生,法律碩士學位。
